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成形奥氏体不锈钢易出现与传统制备方法完全不同的非平衡亚稳微观组织,表现出独特的性能,其中激光增材制造的316L不锈钢,兼具高屈服强度、良好的伸长率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激光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的研究进展,针对其高冷却速率、微熔池冶金、强非平衡凝固和复杂热履历成形条件,阐述其微观组织结构的形成机制和调控方法,以及对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重点分析了激光增材制造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强韧化机制,最后展望增材制造奥氏体不锈钢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计划在指导确定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的性能方面,制定一个新的技术标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物理学家、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会员JohnA SlotWinski说:"ASTM F3049将被用来指导读者,找出现有的可以适用于金属增材制造应用领域的金属粉末标准,以便为希望测量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性能的人提供帮助。"ASTM F3049是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材料和加工领域的F42.05分委员会制定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还在起草一份与ASTM F3049匹配的内容涉及评估使用增材制造方法制备的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固态沉积技术, 冷喷涂增材制造(CS-AM)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喷涂制备材料的塑性较差, 而后续热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 相关研究涉及冷喷涂 Cu、 Zn、Al、 铝合金、 Ti、 Ti6Al4V、 低碳不锈钢等金属涂层(材料)。本文概述了热处理对冷喷涂增材制造上述金属涂层( 材料) 电阻率、 耐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热处理在冷喷涂增材制造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ASTM发布了新的国际标准,针对使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医疗、航空航天及其他零件。标准编号为F3303,介绍了使用激光或电子束粉末床熔合技术制作零部件的工艺,并概述了配置、控制数字数据的相关步骤。该标准由ASTM国际材料工艺小组委员会制定,属于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的一部分。另一条即将公布的标准为F3318,适用于激光粉末床熔合技术打印的铝合金零部件。  相似文献   

5.
EOS GmbH采用粉末直接激光烧结技术(DMLS)成功地制备了17-4不锈钢材料.该材料强度高、耐腐蚀,而且可以制造大块,有望在医疗设备、齿轮及其他工程元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锈》2009,(2)
现在Sandvik公司可提供液压和仪表系统用的不锈钢无缝管新的产品明细表。产品明细表涵盖了加工工业用的整套优质不锈钢管产品系列,包括304/304L,316/316L及321和316Ti管,904L和Sanier028。产品明细表列举了Sandvik生产的钢管所具有的各种优点,稳定的质量,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好和高纯净度,为安全目的而进行的膨胀性试验和严格的公差要求。  相似文献   

7.
《不锈》2009,(1)
①材料要求 医药工业的卫生要求相对比较高,为了确保产品的纯度和完整性,制造容器和管道系统用的结构材料必须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易清洁性。材料必须经得起生产环境以及清洁环境的高温、高压和腐蚀性。此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电解抛光特点。316L(S31603)奥氏体不锈钢是医药用途的主要选材。虽然316L在许多工艺条件下使用得非常好,但是使用者仍在不断地期待通过合理选择316L的特殊化学成分,采用改进的生产丁艺例如电渣重熔来提高316L不锈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韩国浦项制铁(POSCO)宣布,公司新研发的316L不锈钢替代产品新型双相不锈钢系列(Le-anDuplex)终于获得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不锈钢技术标准认证,产品商品名定为:POSDUO。  相似文献   

9.
铜顶吹吹炼炉喷枪头材料选型是影响喷枪使用寿命及冶炼强度和作业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喷枪头镍基合金材料与常规304、316L耐热不锈钢的工业化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了镍基合金材料与304、316L耐热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和耐高温、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镍基合金喷枪头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要优于常规304、316L耐热不锈钢,相同使用条件下,可实现使用寿命达48h。  相似文献   

10.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在钢铁材料制备领域逐渐崭露头角。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述了目前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前沿技术;之后汇总了大量增材制造钢铁材料的研究成果,包括不锈钢粉末的制备技术、增材制造不锈钢改性工艺、先进钢铁丝材的增材制造等;从多个角度回顾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增材制造钢铁材料的研究进展。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指出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未来钢铁材料领域的重要意义,并为中国钢铁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与规划。  相似文献   

11.
《不锈》2009,(2)
①316L仍然是标准用材 许多生物技术和医药工业的终端用户在它们的设备和部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一次性物品(聚合材料制造的一次性物品)。聚合材料也更多地出现在管道系统、配管、部件和设备中。然而,结构材料仍然主要是不锈钢,UNS S31603(316L)仍是大多数生物技术和医药工业应用的选材。  相似文献   

12.
<正>德国EOS公司是增材制造领域的一个著名企业,MTU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是德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MTU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正与EOS公司密切合作,希望能保证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发动机零件的质量。这2个公司已经签署了1个合作开发技术的战略框架协议,这份协议产生的第1个结果是:将  相似文献   

13.
在试验室中模拟不锈钢所处的高温高压生产环境,对两种牌号不锈钢在同种乙酸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并且对同种不锈钢试样在不同方法制备的乙酸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送样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较00Cr17Ni14Mo2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差;316L不锈钢在乙醇制乙酸中的耐腐蚀性能低于在乙烯制乙酸中的耐腐蚀性能。上述试验为某化工厂生产设备的选材以及生产介质的选择提供了相应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氮基气氛中材料的脱硫与氮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烧结铁基零件的硫损量和硬度、尺寸变化等与氮基烧结气氛成分、压坯含硫量等因素的关系,并比较了以硫或者MnS作为添加剂对增脱硫量及烧结件性能的影响,还介绍了烧结气氛中氮含量对烧结Fe-C材料的物理性能、烧结铁材料的磁性能和烧结不锈钢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以及不锈钢烧结材和冶炼钢锻材在氮吸收上的重要差别。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美国普莱克斯有限公司引进了美国艾姆斯实验室开发的雾化制粉技术,工业用钛粉可能将被首次低成本、大规模地生产。细颗粒、球形钛粉适用于增材制造和金属注射成形工艺,能制造航空、医疗和工业零件。使用该技术制造钛粉极可能会节约材料和资金,使用气雾化技术大量生产高质量的钛粉是材料科学家梦寐以求的。金属钛的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并具有生物适应性,适合制造飞机机翼结构零件、人工膝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工业领域不锈钢使用量不断增加,在各种腐蚀性介质中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标准不锈钢如304L和316L的高性能不锈钢,开始进入了不锈钢生产消费领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载由Nick-e1 Institute国际镍协会北京办事处提供的《高性能不锈钢》一文。本文从高性能不锈钢的分类、物理冶金学、力学、物理、耐腐蚀性能、加工制造、焊接、应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用MIM工艺,利用双色注射成形与共同烧结可制造双金属零件,但是,为了使收缩失配最小化,同时形成所期望的性能,必须使组成与烧结周期最佳化。烧结温度影响研究的M2工具钢与含硼316L不锈钢的烧结件的密度、硬度及力学性能。根据烧结时零件的原位强度与热应力计算,预测了这些材料共同烧结的相容性。对于应用所需要的兼具刚性与耐磨性的316L-0.5B不锈钢/M2工具钢零件的成功生产,证明了这项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朱敏 《世界有色金属》2022,(20):232-234
增材制造(3D打印)是一种将复杂的三维结构模型,通过原材料逐层叠加的方式,直接转化成完整零件的新型制造技术。以能量源作为划分依据,可将增材制造技术分为激光增材制造、电弧增材制造、电子束增材制造、光固化增材制造等。其中,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以激光为零件制造的能量源,激光加工具有诸多优点,如零件成型速度快、激光能量密度高、加工精度高的特点,可实现工业领域中难加工材料和复杂结构零件的制造,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国防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优势显著。本文围绕近年来激光增材制造的研究及应用,综述了激光增材制造的工艺方法、工艺原理、应用领域,并探讨了激光增材制造当前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技术市场公司与有关单位开发出一种电解行业用的新型电极材料,是在铜的外表包有不锈钢,因而成为一种低电阻的耐腐蚀的电解阴极用的良好材料,可以替代全不锈钢阴极。用这种复合材  相似文献   

20.
陈妍  潘文龙  何舒薇 《特殊钢》2015,36(4):18-22
根据1994年至今全世界公开的耐腐蚀油井管用钢专利技术,概述了耐腐蚀油井管用钢制造企业的研发特点,以及马氏体、奥氏体、双相、复合相不锈钢,低合金钢和Cr合金钢等耐腐蚀油井管用钢的化学成分,关键技术和性能。低成本、耐各种条件腐蚀的油井管开发是油井管生产企业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