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研究长平矿3#煤、15#煤层底板破坏特征,以3#煤层5302首采面及其正下方15#煤层工作面采场条件为背景,3#煤层首采5302工作面及其正下方15#煤层工作面的多煤层开采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计算软件进行底板岩体采动破坏特征模拟,分别得到了3#煤、15#煤层底板破坏深度,模拟结果表明:3#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平均值约为18.7m,15#煤层约为21.4m。模拟结果对矿井下一步防治水工作的总体规划与布局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野川煤业3#煤层作为研究对象,在3#煤层运输大巷1 100m处、回风大巷950m处和3104运输顺槽120m处等采用钻孔煤屑解析法对3#煤层的瓦斯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分源法对矿井瓦斯的涌出量进行了预测和构成分析。指出:3#煤层甲烷组分范围为82.08%~91.58%,煤层处在甲烷带;以90万t/a产量生产3#煤层时,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4.18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12.77m3/t,属高瓦斯矿井。  相似文献   

3.
区域瓦斯抽采中,顺层瓦斯抽采方法是一种广泛运用的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之一,为了确定屯兰煤矿顺层钻孔有效抽采半径,以2#、4#、8#、9#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煤层的瓦斯压力及煤的灰分、水分、孔隙率、容重的测定,采用直接测定法测定了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结果表明,屯兰煤矿各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时间为30d~60d是合理的,2#煤层抽采半径设计为2m~4m,8#煤层抽采半径设计为2m~4m,4#、9#煤层抽采半径设计为3m~5m。  相似文献   

4.
针对极近距煤层采用不同采煤工艺时容易出现相邻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压爆以及煤壁片帮的事故,以9#煤层和10#煤层为研究载体,在分析其当前错距下开采现状的情况下,根据错距确定原则和相关计算理论分析的基础,得出适合9#煤层和10#煤层采用不同采煤工艺时的最小错距为30m。经实践表明,当错距为30m时,相邻两个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未出现压爆现象,煤壁也未出现片帮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隆安煤业11#下组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煤层条件、围岩地质条件、围岩结构和强度等地质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对11301工作面巷道现有支护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支护材料、支护方式、组合构件、预紧力等方面提出了11305工作面巷道的支护方案,对11#下组煤层进行了支护优化。  相似文献   

6.
运用反射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霍林河14#煤中矿物分布特征,运用浮沉实验和煤岩组分定量统计方法研究了煤中6种微量元素的分布赋存特征以及有机亲和性.结果表明,霍林河14#煤中矿物含量较高,以伊利石黏土矿物为主;霍林河煤中微量元素As,Cr和Hg含量较高,Pb,Cd和Se含量较低;元素As,Cr,Hg和Pb明显富集于矿物中,主要为无机态,与有机组分亲和性较低,而元素Cd和Se与有机组分亲和程度比其他4种元素高,基本上均匀分布于有机组分和矿物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一系列检测与试验,针对白云鄂博矿选铁和选别稀土后的尾矿提出了两段磨浮回收萤石的工艺流程。第一段控制磨矿细度-500目质量分数在60%左右,采用1粗2精的工艺流程,以SF-1#为捕收剂,水玻璃为抑制剂,可以有效分离硅酸盐矿物和硅铝酸盐矿物;第二段控制磨矿细度-500目质量分数在72%左右,采用1粗6精的工艺流程,以SF-1#为捕收剂,酸化水玻璃为抑制剂,可以有效分离含有钡、钙、镁等金属元素的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及磷酸盐矿物,最终得到了CaF2品位为95.52%、回收率为60.6%的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测百灵井田3#煤层瓦斯参数,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百灵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煤变质程度较高,围岩封闭性较好是3#煤层瓦斯富集的根本原因,井田构造和煤层埋深是控制瓦斯含量分布特征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
某整合矿井主采2#煤层,整合前由于小煤窑私采乱挖、以掘代采,导致留下了空巷与采空区,对本煤层及顶板造成极大的破坏,但2#煤层为配焦煤,复采价值高.矿井整合后,在工作面布置过程中揭露,矿井煤层大部分或局部已造成破坏或严重破坏,采空区、废弃巷道在煤层顶部、中部到底部随处可见,而且空顶、空帮严重、压力大,局部地段有滴水和渗水...  相似文献   

10.
<正> 大化公司碱厂重碱车间蒸吸工段的吸收塔中间冷却装置于1990年3月试车成功并投入生产使用。该装置由国产钛板换热器、CZ型高效耐腐蚀离心泵(引进瑞士索尔维公司专利生产)、以及氨盐水过滤器(内衬耐120℃高温特殊防腐蚀材料)等组成,以取代以往吸收塔8#→6#段、6#→4#段中间冷却排管多台。而吸收塔的循环、计量排管早在1983年就为钛板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煤层的储藏特性,及煤层的测井响应。根据煤岩矿物成分特征,煤层对甲烷的吸附特性,利用测井方法确定煤级,精确计算煤中固定碳、灰份、挥发份、水份含量,以及煤层含气量。利用测井方法评价煤岩顶、底板岩性。煤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与砂泥岩有本质的区别,探讨如何精确计算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作面涌出的瓦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以宏远煤矿3#煤层为研究载体在分析其地质条件以及瓦斯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和瓦斯预测的方法,预测了3#煤层的瓦斯涌出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抽采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加设不同形式导流板的旋风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导流板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旋风器阻力,同时也对分离效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3#、4#导流板降阻幅度较大,但分离效率相对较低;2#的降阻效果强于1#,但弱于3#、4#,同时并没有降低分离效率;1#导流板只在一定限制条件内有减阻效果,其总体分离效率却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鲁松林 《山西化工》2022,(2):149-150+165
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在采掘过程中受上层煤采动影响,巷道顶板岩层破坏严重,稳定性差,增加了巷道支护难度。针对这一问题以富康源矿105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巷道围岩力学特性、围岩松动范围等研究,富康源矿现开采的2#、3#煤层煤层近距离煤层分层开采后,3#煤层顶板受上层煤层采空区围岩应力影响巷道支护困难,结合现场实际,设计了回采顺槽的锚杆(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参数;与原工字钢棚支护,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掘进速度快,衔接顺畅。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可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使顶板岩层形成最佳组合梁状态,保证巷道长期的稳定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综采工作面煤层突水事故频发的问题,以C矿3#煤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地质、水文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当前的防治水技术,并根据3#煤层针对掘进期间、开采前、开采中三个阶段的防治水方案进行设计,为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止保证盖州煤矿3#煤层老空水对9#煤层采掘工作面影响,避免采掘工作面透水事故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并解决传统地面打钻时无法确定采空区下煤层导水裂隙带准确高度等技术难题,晋能集团晋城有限公司地测防治水中心通过技术研究,决定采用导水裂隙带高度井下观测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该技术为可精确测量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为3#煤老空积水下9#煤的开采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防治水安全保障,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六种进口和国产化妆品级云母粉的化学组成(常规元素、禁限用元素),矿物组成,色泽特征(白度、颜色值)及pH值.结果表明:云母粉SiO2含量在47.89% ~51.14%之间,A12 O3含量均大于30%,产品纯度均达93%以上;致色离子影响产品白度和明度,含量越高,白度和明度越低;pH值在6~7之间.对比而言,进口云母粉色泽好,1#、2#绢云母粉各项指标基本一致,性能较优,而3#石英含量高、4#致色离子含量高;5#、6#云母粉pH更接近中性,各项指标与国外产品无明显差异但整体感官性差.  相似文献   

18.
姜春阳 《山西化工》2023,(10):146-148
为了研究分析煤层气水平井压裂数据与压裂效果间关系,选取沁城煤矿嘉能工区4口煤层气水平井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块3#、15#煤层水平井的压裂数据进行研究,报告了该区块3#、15#煤层的地质条件、瓦斯赋存情况以及水平井平均砂比、加砂量、施工压力等情况,统计分析水平井各项压裂数据所对应的压裂效果,对沁城煤矿区块水平井压裂数据与压裂效果间关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对煤矿煤层的岩石式样进行试验探究,采用宏观检测、微观检测等试验方法相结合。在宏观检测中,主要对岩石的结构、层理等特征进行研究;在微观检测中主要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岩石的矿物成分及比例、岩石结构、颗粒大小、胶结结构的主要矿物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到煤层起火的原因是由于煤层中黄铁矿的含硫量过高。随后对煤层的火灾进行防治,综合采用煤层火灾防灭火的技术手段如氮气置换采空区气体、液态CO_2置换采空区气体和灌注高分子材料充填采空区的空间等手段对煤层的火灾进行及时防治,达到很好的防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气石是电气石族矿物的总称,电气石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是以含硼为主的矿物,矿物分子式总体可以写成(NaCa)RAl6[Si6O16][Bo3]3-(O·OH·F)4。式中R主要为Mg、Li、Mn,有时也有Fe^3+和Cr^3-。由于电气石中含有不同的致色元素形成不同颜色的电气石。当R以Fe^3-为主时称黑电气石或称铁电气石(Schoy1),以Mg为主时称镁电气石(darvite),呈褐色和黄色;以(Al+Li)为主时称锂电气石(elbaite),若Mn进入称钠锰电气石(tsilaist),含Mn、Li和CS的电气石呈玫瑰色称“红电气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