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电缆用室温固化阻燃环氧浇铸料的研究,它适用于1~10KV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和终端,也适用于其他中、低压电器的绝缘灌封。它的最大特点是离火自熄和室温浇铸。此外还介绍了该浇铸料的要求和特性,配方材料的选择及产品性能等。  相似文献   

2.
LG_35聚氨酯灌封绝缘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和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加入扩链剂NN-101和填充剂硅微粉,在80~100℃,-0.095MPa条件下,制备了新型LG-35聚氨酯灌封材料。该材料具有粘度低、常温可固化等优点,适用于35kV级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连接盒的填充灌封。  相似文献   

3.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和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加入扩链剂NN-101和填充剂硅微粉,在80~100℃,-0.095MPa条件下,制备了新型LG-35聚氨酯灌封材料。该材料具有粘度低、常温可固化等优点,适用于35kV级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连接盒的填充灌封。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CDI用聚氨酯灌封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的CDI聚氨酯灌封材料是一种软弹性灌封材料。它粘度小 ,室温固化 ,固化物具有优良的弹性、良好的电性能和抗震性能。上机实验和实际应用说明 :研制的CDI聚氨酯灌封材料性能达到了进口材料的水平 ,适应用户现有灌封机的工艺性能要求 ,可以取代进口材料 ,用于新型摩托车无触点点火控制器CDI的封装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的主要用途,包括制作胶辊、灌封材料、模塑材料及其他方面。综述了为提高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的各项性能,在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的软段和硬段部分配方设计的优化,以及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潮流能发电机水下密封的问题,设计真空离心灌封装置,分析在不同离心转速下的灌封结果,对聚氨酯灌封后的定子进行浸泡实验和耐水压试验。结果表明,离心灌封装置转速为200 r/min,定子表面灌封胶层的粘附强度、厚度、密实度、硬度满足要求;经过浸泡实验和水压试验,发电机定子绝缘性能满足要求,密封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室温固化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俊  李静 《塑料工业》2006,34(Z1):316-318
选用聚合物H和改性异氰酸酯K为主要原料合成聚氨酯灌封胶。测试了材料各项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腐蚀性和电性能,非常适合电信电缆接头灌封和电子行业的灌封。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灌封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领域,不同材料配比对发泡体物理性质及电气特性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产品性能及应用范围,通过理化分析及实验验证的方式对灌封技术以及灌封过程中常用参数的选择做出分析总结,提出了信号产品进行聚氨酯灌封工艺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9.
美国莫贝公司近期推出三种新的、改性的电气元件灌封用聚合物多元醇,其商品名为Blendur。Blendur M试产品KU3—4506/2为高活性改性聚醚多元醇,用在快速固化浇注体系中,制备硬的聚氨酯灌封材料。Blendur P试制的KU3—4511是以环氧丙烷甘油醚为基础的改性聚醚多元醇,亦用于硬的聚氨酯灌封材料上,Blendur P试制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煤矿瓦斯抽采钻孔封孔用聚氨酯材料的一般制备方法和反应凝结过程,介绍了聚氨酯封孔材料的填充压密和黏结密封封孔机理;重点综述了聚氨酯封孔材料在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抗静电性能方面的改性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煤矿用聚氨酯封孔材料的发展趋势。为安全生产,需降低聚氨酯封孔材料的反应热,减少温度积聚现象。无毒无溶剂(或水溶性)聚氨酯封孔材料是保证环境友好和施工人员健康的发展需要。与其他类别封孔材料相比,聚氨酯封孔材料价格较高,其生产成本尚有降低空间。  相似文献   

11.
电场对汽液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电场的极化效应对物质分子间力的影响 ,研究了电场对乙醇 水、丙醇 水、醋酸 水体系汽液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加电场对这三个体系的汽液平衡均有影响 ,但不能明显改变共沸物系的共沸温度和共沸组成 ,即不能明显使共沸点漂移。电场使体系中介电常数大的组分在汽相中的含量增大 ,介电常数小的组分在汽相中的含量则减小。介电常数相差越大 ,越有利于电场的极化分离  相似文献   

12.
紫外光固化导电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英  刘彦军 《化学与粘合》2004,26(6):346-350
紫外光固化导电胶是近年来发展出来的粘合剂新品种,本文主要从紫外光固化导电胶的固化机理、导电机理、组成、固化设备等方面进行综述。此外,还简要介绍了混合电路用导电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对整流机组均流程度进行检测与调整的必要性。介绍了衡量均流程度的均流系数K及其计算方法,提出了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的快熔元件压降检测调整法。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electrical behavior of die draw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was investig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frequency range 10 Hz to 106 Hz. The electric permittivity and electric modulus were determined from ac impedance measurements. In the low frequency range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imaginary and real components of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was observed both parallel and normal to the chains alignment. This change is associated with a well defined relaxation peak in the plot of the imaginary component of electric modulus versus frequency. A high degree of anisotropy was observed in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and electric modulus. This anisotropy is a result of chains alignment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mobility of molecules in the amorphous region due to the high constrains imposed on this region as a result of the drawing process. The Cole-Cole plot of the real component versus the imaginary component of electric modulus for both normal and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chains alignment yields nearly perfect circles indicating that a certain polarization mechanism is dominant in die draw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copolymer.  相似文献   

15.
16.
分析探讨了磷矿石、炭质还原剂、硅石及其化学组分对电热法制磷的影响,认为优化配置磷矿资源可以提高电炉法生产黄磷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霜  罗会龙  王浩 《化工学报》2018,69(6):2432-2438
利用吸液芯为Ω形轴向微槽道热管在中低温余热回收领域中较高的热回收率和品质,设计与构建了一种基于Ω形微槽道热管风冷冷却的PV/T组件。测试分析了在主动冷却条件和被动冷条件下PV/T组件的热/电性能以及热风温度。试验结果表明,组件平均光电效率高于11%,平均光热效率为30%左右,平均(火用)效率高于13%,热风温度可达41℃以上,且主动冷却PV/T组件的光电、光热效率以及(火用)效率均高于被动冷却PV/T组件。与传统PV/T组件相比,该PV/T组件具有较明显的光电/热性能优势,收集的热风可用于建筑采暖、强化通风及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8.
采用SnO2、Sb2O3、陶瓷熔块等物质,成功地研制出了室温至200℃范围内使用的一系列不同温度系数及电阻率的NTC热敏电阻陶瓷,并研究了各种化学组分、烧成制度、老化处理等工艺条件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选用奇士增韧剂QS-070N做为增韧剂,合成具有较高活性的环氧树脂为甲组分,自制的固化剂为乙组分,2-乙基-4-甲基咪唑促进剂为丙组分制成了室温固化环氧树脂灌封胶,该胶机械性能、电性能优良,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李超  吴慧英  黄荣宗 《化工学报》2014,65(8):2882-2888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伪势模型,耦合流场和电场控制方程,研究了电场作用下油水共存体系中水滴分裂的动力学行为及特性,借助形变率衡量液滴的形变大小,展现了液滴从形变至分裂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了外加电场大小和液滴内外介电常数比对液滴分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场能促使液滴发生振荡形变,且存在临界电毛细数和临界介电常数比决定液滴是否发生分裂:高于临界值,液滴形变率振荡幅度随时间不断增长,最终发生分裂;低于临界值,则液滴形变率振荡幅度不断衰减,并最终趋于一稳定值。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电场强度与介电常数比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现有电毛细数的修正电毛细数唯一地表征电场作用下液滴分裂与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