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涛 《粘接》2004,25(3):8-8
华南理工大学科研者将MMA、BA、丙烯酸羟丙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硅氧烷等原料,在过硫酸铵引发下,以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以聚硅氧烷为核,聚丙烯酸酯为壳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其可做防粘剂。当聚硅氧烷的质量分数在2 0 %~30 %时,该共聚物剥离及粘附力有较好保持率,且隔离效果好。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防粘剂@王涛  相似文献   

2.
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接枝剂,用一次投料法合成了稳定的丙烯酸酯-有机硅氧烷接枝共聚胶乳,考察了有机硅含量、接枝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含量不仅严重影响聚合反应和胶膜的力学性能,而且对乳液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有机硅单体用量为10%、接枝剂用量为008%、聚合反应时间为5h时胶乳的成膜性及胶膜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斌  吴警 《安徽化工》2009,35(2):41-43
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乳化剂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的影响,并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单体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性能优异,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涂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丙烯酸共聚物乳液聚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可制得聚合过程和贮存稳定的有机硅丙烯酸乳液,使有机硅组分在聚合物中的含量达到10%。讨论了反应温度和pH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的表面自由能和耐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乳液。通过测量水和乙二醇和硅丙接枝共聚物表面上的接触角,计算该共聚物的表面自由能,并讨论了共聚物组成对其表面自由能和吸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共聚物的表面自由能和吸水率随聚硅氧烷含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支化型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交联单体,以具有支化型大体积疏水基团的有机硅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MATS)为功能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稳定的交联型高硅含量硅丙乳液。对乳液聚合过程及聚合物膜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随聚合体系中MATS用量由0增加到占单体总质量的10%,乳胶粒子的z-均粒径(Dz)由133.5 nm减小到123.7 nm,粒径多分散指数由1.150减小为1.131;聚合物膜的水表面接触角由61°增大到78,°48 h吸水率由5.9%降低为2.5%。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半连续预乳化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有机硅改性共聚乳液,研究了影响乳液性能的几种因素。FTIR谱图分析表明,共聚过程中,有机硅氧烷已经接枝到丙烯酸酯聚合物分子链上,并且改变了共聚树脂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改性全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氟辛酸和SOCl2经酰基化反应,再与乙醇胺经酰胺化反应得到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然后分别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甲基丙烯酸B—羟乙酯作用制得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丙烯酸酯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为溶剂,上述单体与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酯类单体进行溶液聚合得到全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硅烷偶联剂单体KH—570,制得有机硅改性全氟丙烯酸酯溶液共聚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有机硅改性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硬度、耐水、耐碱、耐溶剂、表面自洁及耐沾污性能等,可用来制备性能优良的氟硅涂料。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耐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等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有机硅含量的有机硅/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构,利用热重分析测试了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结果表明,丙烯酸酯聚合物上成功地引入了有机硅链节,且耐热性能得到很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SiO2-有机硅”共聚物耐热涂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SiO2 溶胶与有机硅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 ,制得了兼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优点的“SiO2 -有机硅”新型共聚物 ,并配制成耐高温涂料 .固化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等测试表明 ,该共聚物涂料比纯有机硅、环氧改性有机硅等传统耐高温涂料具有更高的耐热性和高硬度特性 ,同时保持了良好的附着力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1.
硅-丙共聚物纳米乳液的合成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以胶膜吸水率和单体转化率为实验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到42%固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的硅-丙共聚物纳米乳液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乳化剂、引发剂、有机硅用量分别占单体质量的3%、0.1%、7%,单体配比m(MMA)∶m(BA)为28∶20。对最优方案所得样品的粒径及其分布分析发现,粒子93%以上小于100nm,平均粒径为71.0nm,粒径分布相对较宽;红外分析及交联度测定均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发生了共聚。所得乳液的胶膜具有较低的吸水率,乳液具有较好的钙离子稳定性、机械稳定性、耐热性、稀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改性有机硅织物柔软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乳液滴加法合成了酯基改性有机硅织物柔软剂,并对影响聚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利用水溶性催化剂,含氢硅油与丙烯酸酯在80°C条件下进行乳液聚合,可得到性能稳定的有机硅复合乳液,其对织物具有很好的柔软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主要原料,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二阶段聚合法制备出一种核/壳结构型硅丙乳液。研究结果表明:KH-570含量对胶膜吸水率影响较小;胶膜力学性能及其保持率随KH-570含量增加而增大;当w(KH-570)=5%(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乳液及其胶膜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吸水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92%、13.37 MPa和43.98%,吸水48 h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2.01 MPa和40.02%,吸水48 h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保持率分别为89.83%和91.41%。  相似文献   

14.
无皂硅丙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有机硅类单体为原料,采用无皂乳液的聚合方法,使有机硅与丙烯酸树脂通过化学键连接,通过对不同单体的优化组合,合成了性能优良、稳定的无皂硅丙乳液。讨论了苯乙烯磺酸钠的用量、滴加速度、水性功能单体种类以及有机硅功能单体种类和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烯酰胺为水性功能单体,当苯乙烯磺酸钠、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用量分别为总量的0.086%和3%,原料滴加时间为5h时,产品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的阴离子及非离子型乳化剂制得了带有蓝色荧光的半透明O/W硅丙微乳液。讨论了聚合方法、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用量、乳液固含量对硅丙微乳液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温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硅丙微乳液,所需乳化剂用量少、总反应时间短,所得粒子粒径小、分布窄;当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0%时,乳胶粒的粒径最小;当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0%时,乳胶粒的粒径分布最窄;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5%、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质量分数为30%、乳液固含量达37·5%时,微乳液乳胶粒的平均粒径为57·7nm,聚合分散系数为0·084。  相似文献   

16.
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一种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工艺,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7.
硅丙乳液/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有机硅氧烷(A-174)和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等为主要原料,制备硅丙乳液;然后以此为基体、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填料等为固体料,制备出一种耐水性、耐碱性、耐热性和柔弹性等俱佳的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该粘接涂层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1、w(A-174)=1.5%、w(AA)=2%、硅丙乳液聚合物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和固液比为0.8时,制成的硅丙乳液/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能够满足GB/T 23445—2009(Ⅰ型)标准中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乳液聚合方法,研究了合成过程中乳化剂、引发剂的加入方式及工艺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并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的最佳投加方式为(以乳化剂/VCM表示):先投加0.02,反应开始后流加0.02;引发剂的最佳投加方式为(以引发剂/VCM表示):先投加0.012,反应开始后流加0.012。该共聚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张明月  张炎  黄毅萍 《粘接》2012,(1):40-42
在水解抑制剂(YZ-1)的作用下,通过乳液聚合实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共聚,合成了硅丙乳液。研究了YZ-1和KH570用量对聚合过程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YZ-1用量2%,硅单体质量分数9%时,聚合过程稳定,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乳胶膜的吸水性由8.33%降至2.64%。  相似文献   

20.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THF、2G、TMEDA为结构调节剂,合成了溶液聚合二元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不同嵌段微观结构不同,和普通溶聚丁苯橡胶相比,该共聚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力学性能同时具有低滚动阻力和抗湿滑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