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基于预应力锚口摩阻损失及管道摩阻损失的原理及计算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对郑徐铁路客运专线萧县特大桥跨301省道预应力连续梁进行分析,最终得到预应力摩擦系数μ、孔道偏差系数k及锚口喇叭口摩阻损失.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实测值与设计值较为接近.与以往的客运专线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试验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可为同类试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方某严寒地区高速公路段预应力混凝土T梁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大范围裂缝,经过现场试验调研,初步认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张拉预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预应力偏位、预应力管道浆体冻胀和水冻成冰冻胀静爆.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张拉预应力时混凝土强度不同及预应力偏位状态下的40 m T梁应力状态进行分析;运用MIDAS有限元软件,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对预应力管道浆体冻胀和水冻成冰冻胀静爆引起梁体管道周围混凝土应力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管道冻胀是引起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频移理论的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缺陷定位方法。采用已知频段的可控震源信号(Chirp信号)在梁体预应力管道端头钢绞线断面处激发,沿梁体侧面钢绞线水平投影的走向等间距依次接收,对激发和接收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计算每个测点处对应的频谱质心位移值Δf,根据Δf的异常来判定测点处预应力管道的注浆情况。模型预应力梁板的验证实验表明频移方法可有效定位桥梁预应力管道的注浆缺陷并提高缺陷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高海拔地区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梁裂缝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一系列模拟梁试验,对西部某大型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梁出现沿预应力管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提供的实验数据,有利于提高裂缝梁的耐久性分析,以及防止在以后的类似工程中再次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挠度试验及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挠度曲线进行了分析,并且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用ANSYS软件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提出了预应力在ANSYS中的表示方法.从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比较中,论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为以后的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构件分析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由于较大的预应力损失而直接影响了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使结构过早的失效或破坏,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阻是影响其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郑州市某三跨连续箱梁桥的摩阻试验为背景,以弯曲通长束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和二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孔道摩擦系数μ和管道偏差系数k,同时结合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对实际桥梁在不同摩阻系数下进行挠度和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弯曲通长束而言摩阻损失对跨中截面处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对该桥预应力施工提出了优化措施,这可以为同类型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与计算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三峡电站坝后背管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结构为基础 ,在保证压力管道承载力要求、提高结构耐久寿命的前提下 ,提出了钢衬预应力混凝土联合受力压力管道的设计方案 .考虑结构荷载工况和施工工艺 ,对后张有粘结真空辅助压浆方案和后张无粘结方案的预应力筋束锚固方式、扶壁夹角和钢衬厚度等进行了论证 .通过对不同钢衬厚度、不同外包混凝土尺寸压力管道有限元计算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三峡电站钢衬预应力混凝土联合受力压力管道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对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揭示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在内压力作用下的受力破坏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配置在管道中的钢筋产生预应力,并且随着钢筋量的增加而增加;钢纤维的作用是延迟了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开裂,提高了管道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管道灌浆质量事关桥梁安危,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共面电容传感器的预应力管道灌浆质量检测系统,能够检测预应力管道内灌浆分层状况.利用前期推导的平行共面电容传感器半解析方程确定了优化参数的共面电容传感器.基于相邻电容测量原理设计了数据采集单元、数据转换单元.为完善系统,设计了相应的系统控制单元与数据显示单元.依据近似理论,设计了系统验证试验,通过改变玻璃表面液膜厚度,利用设计的检测系统测量电容值变化,将测量结果与COMSOL仿真结果比较并进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最终完成系统误差评价.实验表明:系统测量平均相对误差9.5%,分辨率达到0.1 mm,能有效分辨预应力管道内灌浆分层情况.此外,检测系统(不包括传感器)尺寸仅为100 mm×80 mm×30 mm,配有便携电源,便于在线检测.本系统能够用于预应力管道灌浆质量检测,且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立交桥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应力钢束的摩擦损失试验,测试并理论计算了预应力的摩擦损失,推导了该桥预应力钢束与金属波纹管之间的摩擦系数和管道偏差系数,指出现行《公桥规》以及当前设计工作中有关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