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降低二氧化钒(VO2)材料的相变温度并提高VO2材料的光学特性,采用溶胶-凝胶辅助水热法,控制硼(B)的掺杂原子数分数为6.0%,通过后续的高温退火处理制备硼-镁(B-Mg)共掺杂的纳米VO2粉体,然后将粉体制备成薄膜.通过对B-Mg共掺纳米VO2粉体微结构进行表征,探究Mg的原子数分数对复合材料相变温度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获得满足应用标准的B-Mg共掺杂纳米VO2材料.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掺杂的B元素和Mg元素分别以B3+和Mg2+形式存在于VO2结构中,当Mg的原子数分数为1.8%时,复合材料表现出相对优秀的热致变色特性,且具有最低的相变温度(tc=30.8℃),其太阳光调制幅度(ΔTsol=11.8%)能维持在10%以上,平均可见光透过率(■=69.7%)比未掺杂的VO2薄膜高12.1%,满足热致变色智能窗户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制备适用于热致变...  相似文献   

2.
以3,4-二溴噻吩作为单体,以三氟化硼乙醚溶液(BFEE)为电解质溶液,通过电化学聚合得到聚(3,4-二溴噻吩)[Poly(3,4-dibromothiophene),PDBrTh],其能够显示亮红色和蓝色之间的可逆变化,并研究了PDBrTh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其最快响应时间可以达到1.21 s,循环寿命达到1 800圈.以此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制成的全固态PDBrTh基电致变色器件能够实现红色/蓝色的可逆变化,对于丰富电致变色器件的颜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两个双氧化物非晶膜(Cu_xO-WO_3、V_2O_6-WO_3)光学特性及电致变色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薄膜的颜色和透过率能够连续、可逆变化。这种多色化效应是由于Cu_xO-WO_3膜中发生Cu~(2 )(?)Cu~ 与W~(6 )(?)W~(5 )顺序转变和V_2O_5-WO_3膜中发生V~(5 )(?)V~(4 )可逆转变而造成的。因此,它们有可能用于选择性透过窗或信息显示器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具有固-固相变蓄热特性的多元醇为蓄热体,以甲基纤维素为填料和连接体、混合温致变色材料得到具有蓄热和感温变色特性的涂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结晶紫内酯为发色剂、十二烷基酚为显色剂、十四醇为溶剂制备变色复配物,确定三者最佳质量配比为1∶4∶70,变色温度范围为30.1~37.4℃,变色时间为226s,复色时间为68s.为提高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稳定性,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变色材料微胶囊化,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变色材料复配物为芯材,确定微胶囊制备的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6.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控制材料所在周边环境温度及工作热源,实现对温度的调控,克服了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传递能量不稳定、波动性大及间歇性的缺点。其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可循环利用、环境友好,且在相变过程中性能稳定,近年来获得较快发展。将生物质基大豆蜡与食用油合理调配,获得了适宜人类居住温度范围的二元相变芯材;同时利用脱木素的方法脱除木质纤维材料中的木素组分,得到稳定的多孔纤维材料作为支撑载体;再利用真空浸渍对相变芯材进行封装处理,构筑了三维多孔异质定形复合相变材料。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CT、孔隙率、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材料表面、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热导率测试仪、热红外成像仪等,研究材料的储热、控温性能及传导热机制。结果表明,以生物质木纤维多孔材料为主体构筑的三维网络骨架,为相变芯材提供了优异的支撑能力和定形作用,解决了相变芯材易泄露的问题。最后通过搭建房屋模型进行控温实验,验证了该定形复合相变能材料在新型节能建筑及温度智能调节等领域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交流磁化率测试系统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感应熔炼多晶Co50Ni18Ga32合金的相变特性.研究发现多晶Co50Ni18Ga32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Tm)低于居里温度(Tc),马氏体相变时交流磁化率急剧下降.随退火温度升高,Tc升高.在500℃到900℃温度范围内,随热处理温度升高,Tm、逆相变温度(Ta)降低,相变热滞(Ta-Tm)减小.感应熔炼多晶Co50Ni18Ga32合金升温时析出γ相,γ相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在高温下全部转变为γ相,γ相的出现是不可逆的,即把温度降到室温或者长时间退火都不会改变γ相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吲哚啉螺吡喃3,3-二甲基-N-溴丁基-ɑ-磺酸基苯并吲哚啉螺萘并吡喃,采用IR、~1H NMR以及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升温IR,升温UV-Vis以及DSC研究了其热色性。结果显示该目标产物具有较为明显的热致变色性能。在温度升高到140°C左右时,能从浅绿色变为深绿色,并且这种颜色的变化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开发具有较高潜热的蓄热型相变材料可以满足工程热能管理应用和建筑节能的需求,而且充分利用材料的相变潜热储能有助于缓解全球传统能源不足的问题。文章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水合硝酸锰(Mn(NO_3)_2·6H_2O)/果壳多孔碳基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多种测试技术手段对其微观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相变材料在多孔碳中的相变行为和热储能机制。结果表明:摩尔浓度为1.67 mol/L的复合相变材料MNCPCM-2具有均匀的Mn(NO_3)_2·6H_2O颗粒分布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其熔化相变温度T_m、相变潜热焓ΔH_1分别为27.6℃和173.6 kJ/kg,存储效率为95.7%;经过1 000次热循环,其熔化相变温度提高了13.0%,相变潜热焓降低了20.6%,最小存储效率为92.1%,且过冷度和失重较小,具有优良的相变储热和热稳定性及较好的热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硬脂酸为相变材料,以甘肃临泽工业级凹凸棒石为载体,采用热熔法和溶液浸渍法制备了2种硬脂酸/凹凸棒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FTIR、XRD、DSC和SEM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不会产生影响,2种材料具有相似的形貌和结构,SA分别以38.64%和29.13%的比例以物理作用吸附于ATTP表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热熔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复合储热材料其相变温度峰值分别为57.3℃和55.2℃,相变潜热分别为68.71J/g和51.79J/g,均具有较好的储热能力和化学稳定性,且储热能力和SA在ATTP表面的吸附率成正比,但热循环实验表明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差。结合储热性能、储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研究,证明熔融法更适合于制备建筑智能调温和建筑节能相变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生物培养的方式制备了细菌纤维素(BC),并对其进行偕胺肟化改性制成了偕胺肟化细菌纤维素(AOBC)纳米纤维膜。对纳米纤维膜的表观形态和热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利用Cu~(2+)和Zn~(2+)溶液对纳米纤维膜的金属离子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AOBC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且具有优异的离子吸附性能。AOBC纳米纤维膜对于Cu~(2+)和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1.20mg/g和108.09mg/g。  相似文献   

12.
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虽因其优异性质已用于社会生产的多个领域,但其性能仍不能满足人们要求,因此,PVDF多孔膜的制备和改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总结了PVDF多孔膜的制备和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重点从溶剂的选择、浸渍沉淀法、热致相转换法、表面改性和共混改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PVDF多孔膜的亲水性和强度等方面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研究重点,此外,PVDF多孔膜与催化剂相结合的催化膜也将成为水处理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异丙醇钨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电致变色WO3膜。着重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膜的结构及电致变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的螯合材料分两步合成:首先,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的存在下,在环保溶剂NaOH-urea中制备对甲苯磺酰纤维素,得到易溶的对甲苯磺酸纤维素酯(甲苯磺酰纤维素)。并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摩尔比对取代度(DS)的影响。然后,甲苯磺酰纤维素与三乙烯四胺反应,得到最终产物(三乙烯四胺功能化纤维素,TC)。用得率、胺基浓度、FTIR和元素分析来表征新获得的材料。研究了TC对水溶液中Cu~(2+)和Pb~(2+)的吸附能力。TC对Cu~(2+)和Pb~(2+)的吸附能力分别为104.6、227.3 mg·g~(-1)。  相似文献   

15.
基于Layer-by-Layer技术,将有机染料刚果红和钒取代磷钨酸盐(K7P2W16V2O62·18H2O)复合,制备了一种复合电致变色材料:[PEI/P2W16V2/PEI/刚果红]2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监测显示复合材料的合成均一、稳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电化学工作站联机表明:染料刚果红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实现了由红色到栗色、再到红色的可逆颜色变化,增加了磷钨酸盐电致变色材料的变色种类.并且此复合材料展现了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复合材料在650 nm处的光反差可以达到20.11%,复合膜的着色效率可以提高到33 cm2C-1,着色时间和褪色时间分别缩短到4.74 s和8.16 s.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变色纤维变色响应性差的问题,以变色微胶囊、PMMA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电热致变色微胶囊/PMMA空心预制棒,以铜丝作为导电金属丝,通过纤维热拉制备电热致变色织物.结果表明:在电压为3V的条件下对纤维及纤维织物通电,它们的变色时间约10 s、变色温度约34℃、颜色恢复时间约5 s,电热致变色纤维材料的灵敏性和柔软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钨粉过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通过对电致变色原理的分析,研究讨论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氧化钨薄膜微观形貌和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对薄膜的微观结构、离子储存、离子扩散速率和光谱调制能力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热处理温度可以形成较低缺陷的非晶薄膜,此时薄膜具有优越的离子储存和扩散能力,从而具有较大的可见光调节范围;热处理温度为300,℃时,薄膜表现出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癸酸(CA)和月桂酸(LA)在超声波作用下混溶制备的二元有机脂肪酸为相变材料,多孔硅藻土材料为载体,利用多孔硅藻土的吸附特性,使用熔融法制备相变材料质量分数不同(35%、40%、45%、50%、55%)的多孔载体相变材料,分别采用步冷曲线法和等温吸放湿法对多孔载体相变材料的控温性及吸放湿性进行测试,并对热湿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同时利用压汞法(MIP)、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TG)等手段对多孔载体相变材料的孔结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形貌、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藻土孔隙发达,对CA-LA的物理吸附质量达到45%时,多孔载体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17.92~22.20℃,相变潜热在30.88~32.97J/g;在温度为14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该复合材料具有满足建筑室内对相变材料热性能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湿效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钨粉过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通过对电致变色原理的分析,研究讨论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氧化钨薄膜微观形貌和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对薄膜的微观结构、离子储存、离子扩散速率和光谱调制能力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热处理温度可以形成较低缺陷的非晶薄膜,此时薄膜具有优越的离子储存和扩散能力,从而具有较大的可见光调节范围;热处理温度为300,℃时,薄膜表现出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国产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低于室温的温度校正,采用冷压陶瓷技术制备了(Ba1-xLax)Ti1-x/4O3(x=0.06)(BL6T)陶瓷样品.BL6T陶瓷的铁电相变点(TC)由升温的介电温谱和降温的拉曼光谱技术确定.结果表明:BL6T具有一级相变特征,符合变温XRD校正要求.但BL6T显示热弛豫效应,采用两种技术确定的相变点分别发生在-3和-6℃,两者显示较小的热弛豫(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