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层厚度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后续的油层对比、水淹层解释以及射孔方案编制的基础,是正确认识油层分布状况和计算地质储量的依据。在北二西西部地区进行三次加密和萨尔图油层聚驱井方案调整厚度划分中,有部分井出现电测曲线异常,主要表现在微电极曲线、声波、密度、自然电位、深浅三侧向以及微球聚焦曲线电性特征不匹配,降低了厚度划分精度和准确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储层的异常高压引起的。为此,就如何利用测井曲线判别异常高压层,并能准确地划分出油层厚度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油层厚度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后续的油层对比、水淹层解释以及射孔方案编制的基础,是正确认识油层分布状况和计算地质储量的依据.在北二西西部地区进行三次加密和萨尔图油层聚驱井方案调整厚度划分中,有部分井出现电测曲线异常,主要表现在微电极曲线、声波、密度、自然电位、深浅三侧向以及微球聚焦曲线电性特征不匹配,降低了厚度划分精度和准确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储层的异常高压引起的.为此,就如何利用测井曲线判别异常高压层,并能准确地划分出油层厚度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异常高压层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根据油藏的静态参数、油水井的开发动态以及各种测井资料,总结出油藏异常高压层的分析方法,同时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杏南开发区异常高压层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指出,地层压力升高主要是由于区域性的注大于采造成的,合理调整注采比是保持地层压力稳定的前提,异常高压层的分析要以历史追溯为基础、以物质平衡原理和达西定律为准绳确定高压层,用经验认定和反证法来验证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厚度划分工作逻辑繁琐、复杂,测井曲线识别难度大,国内大部分油田的厚度划分工作仍然以人工为主,人工划分厚度速度慢、工作量大、效率低.为了提高解释效率,在研究小波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利用一维小波连续变换的方法实现计算机自动划分厚度.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表外厚度、砂岩厚度、有效厚度进行计算机自动划分.通过对3口取心井和30多口调整井的厚度划分对比表明,该方法一次划分厚度层数划准率超过了80%,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异常高压区的古沉积厚度和古地层压力恢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福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15(2):180-185
古沉积厚度和古地层压力的恢复是研究沉积盆地发育史、排烃史、油气运移聚集历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本文从QDN盆地泥岩声波时差资料出发,用泥岩压实的不可逆原理,建立单层组地层的孔隙度一深度,孔隙度-时间的正常压实趋势线,推导出了一套适用于异常高压区的古厚度和古地层压力恢复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分析了该区异常地层压力形成机制、时间,以及油气运移聚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东濮凹陷油气层有效厚度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正确识别东濮凹陷油、气层,划分有效厚度。方法:分析影响没、气层有效厚度划分的各种因素,探讨研制有效厚度标准的基本方法。结果:得出划分东濮凹陷油、气层有效厚度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结论:研究圾结果可对东濮凹陷早期可疑层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指导划分新钻地层的油、气层有效厚度。 相似文献
7.
该项目围绕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平面和层间压力分布不均衡、调整挖潜和防治套损难度加大的状况,在精细地质研究的成果上,根据SFT测试、分层测压资料、套损情况以及油层动用状况,对异常高压层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得出了异常高压层的几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8.
9.
李鹏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11(1):102-107
那读组泥岩是华南地区最典型的含油山间小盆地--百色盆地的主要生油岩。本文根据层速度和多项测井、录井资料,对该盆地田东凹陷那读组泥岩的欠压实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于岩性、物性差异较大的砂砾岩储层,有效厚度解释划分的判别模式不能套用岩性物性相近较为简单的砂泥岩储层标准。为此,针对海拉尔盆地呼和诺仁油田南屯组砂砾岩储层的地质特点,综合分析了影响本区砂砾岩储层含油性的各种因素,优化合理的测井响应曲线,研制出集深侧向、岩性密度、声波时差和微球形聚焦等多参数于一体的油层有效厚度电性划分标准图版,该图版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油层界限解释模式,图版精度明显提高;同时,将储层分为相对较好和相对较差的两类有效层,这一评价方法为油藏描述及产能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Arvand-1井是一口重点天然气探井,由于钻遇异常高压地层、钻井液密度偏低、不能平衡地层压力,起钻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天然气溢流,关井套压高达52.5 MPa,关井立压31.7 MPa。若对其实施常规压井作业,则存在井内憋压过高极易造成井喷和井漏、钻具不在井底难以进行正常循环压井、人员必须在高空作业而操作不便,以及境外施工井队后勤支持困难等难题,也存在井喷与井喷着火、硫化氢中毒等风险。因此,采取了工程师法、强行下钻法配合置换法的溢流压井配套技术,即先用高密度压井钻井液(最高密度达2.48 kg/L)置换压井以降低井内套压,再采用工程师法压井进一步降低套压,然后强行下钻再利用工程师法压井,共历时18 d,取得圆满成功。Arvand-1井的压井成功,对于异常高压地层的天然气溢流压井及境外项目的井控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异常高压特高产气井井下管柱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异常高压、特高产气井完井及生产过程中的管柱受力进行分析,是确保气井长期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之一。现有的管柱力学计算方法基本是建立在Lubinski模型的基础上,只能分析、计算封隔器坐封好后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而产生的温度效应、活塞效应、鼓胀效应和螺旋弯曲效应,而对于封隔器坐封前后管柱受力的变化、浮力的转移、生产过程中气体的粘滞力则没有现成的计算模型。文章通过将管柱受力分解为管柱入井、假定工况不变且无位移情况下的封隔器坐封以及工况改变且有位移时的封隔器坐封三步,在逐步推理的过程中分析了克拉2气田3口异常高压、特高产气井在完井过程中的管柱受力问题,对封隔器坐封前后浮力的转移、坐封过程管柱受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且采用新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气体的粘滞力进行计算,最终给出了针对异常高压、特高产气井完井及生产的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异常高压低渗透地层在测试关井恢复过程中出现关井压力外泄的情况,对测试管柱进行了改进,即在P—T封隔器上方组装一个水力锚,水力锚上方组配一个裸眼旁通阀,封隔器和水力锚之间加1—2根油管,并适当增大关井时的加压负荷,较好的解决了关井压力外泄问题,提高了测试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油井合理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试井资料、啄油PVT资料等,对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率伤害、产能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了油井的合理产能,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及采油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ȷ���쳣��ѹ���ص��ʴ�������Чѹ��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异常高压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提出了确定异常高压气藏原始地质储量和有效压缩系数的新方法。该法可称为二元回归分析法,用它可求得OGIP和Ce的唯一结果。 相似文献
19.
依南构造侏罗系埋深大于3000m,处于异常高压体系下,下侏罗统发育天然气气藏。侏罗系纵向上储盖组合发育,具有良好的封闭性,横向上边界断层亦具有良好的封闭性。据泥岩声波时差测井资料和泥岩实测孔隙度分析,地层为正常压实,对异常高压的形成无明显影响。气态烃的生成使地层孔隙流体体积增大,长石伊利石化使地层固体体积增大,构造抬升使地层维持原始地层压力,因此,控制依南构造带侏罗系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构造抬升作用、气态烃的生成作用及长石伊利石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主要为浅海—深水陆棚相沉积,分布面积广,厚度大。龙马溪组页岩气高产层段地层压力均为异常高压,研究认为,欠压实增压、矿物成岩作用、构造挤压和有机质热演化增压,是造成该层异常高压的主要因素。异常高压对页岩气藏的影响,一方面,能够全面抑制烃源岩热演化,使生气镜质体反射率下限上移;另一方面,能减缓压实等成岩作用,使储集层保存相对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通过诱导有机酸的溶蚀和岩石有效应力的减小,形成次生孔隙和微裂缝,提高了储集层的渗流能力,但对压裂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地层压力的增高,吸附气的含量也会随之增加,使得页岩气藏含气性更佳。总体来说,异常高压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