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服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服饰文化,有助于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章以传统文化服饰中的民族历史、非遗文化、工匠精神为切入点,提出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路径,即挖掘服饰历史特色、开展非遗服饰体验、开展服饰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观念,在学习中贯穿工匠精神理念,从而进一步塑造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传承中华服饰文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礼教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齐鲁服饰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亓延  范雪荣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0,31(3):104-110
 礼教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的建构。传统服饰受礼教文化的制约明显,使得传统着装成为区分等级、地位和身份的标志。通过对近代齐鲁民间服饰着装中等级观念、审美意识以及情感诠释3个方面的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及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传世实物的分析,阐述了礼教文化影响下的近代齐鲁服饰文化是一个由“顺受”至“逆反”发生流变的过程。在对“顺受”与“逆反”各自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近代齐鲁服饰文化之所以产生由“顺受”至“逆反”流变的原因是社会形态的改变与历史的变革,政府《服制通令》的颁布及西式教育的推广。这对进一步研究儒家文化、中国服饰文化和齐鲁民俗文化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实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因诸多原因,西方服饰文化盛行,传统服饰文化势微。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新中装",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经典,在设计造型上彰显了中国礼仪文化精髓,在设计意向上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彰显、传承、创新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提升本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展现了我国悠久而又审核的文化发展底蕴,是设计者在创新、发展中取之不尽的重要创意源泉。现当代,有许多的国内外服装设计者在了解中国悠久文化历史之后,纷纷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容进行搜索,并探究服装设计当中所设计到的不同元素和内容,找寻相应的切入点来进行设计。由此,本文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思考"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基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为基础,进一步推动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无论是餐饮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都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内容,服饰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秦汉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秦汉时期国家的强盛与政治制度的完善给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本文以秦汉时期服饰的审美特征为探讨,深入分析秦汉时期服饰艺术的特征,让我们对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有更为全面的了解,秦汉时代的服饰文化时至今日对我们服饰审美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秦汉时期服饰审美特征的探讨,有助于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在新时代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构建的作用,总结了传统服饰文化融合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服饰文化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策略,以期通过总结传统服饰文化作用机理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自信观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富含思政元素,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体现。因此,文章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构建服饰文化育人体系,探索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巩擎 《服装设计师》2023,(9):112-115
唐代服饰文化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影视服装设计是影视剧创作中的重要一环,优秀的影视服装对唐代服饰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作用,影视服装有着丰富的外观和艺术表现力,既能够生动地展现出唐代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也能够依托于影视作品将唐代服饰文化的艺术魅力广泛地向大众传播。作为影视服装设计师应当深入了解唐代服饰文化的内涵,结合现代电影科技手段,在设计时发挥好影视服装对唐代服饰文化的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9.
齐欢 《印染》2023,(5):85-86
<正>服饰从最初遮衣蔽体的工具,逐渐演变成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并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服饰在历史更替中吸收了多元的文化精髓,创造出色彩丰富、种类繁多的民族服饰,而其中蕴含的精神文明沉淀成独特的传统服饰文化。传统服饰文化不仅包含物质化的传统服饰,还包含传统服饰图案、织造及染印技艺,承载了华夏民族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服饰在营建国家文化与塑造国家形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项目是在国际社会与我国人民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有着自身的理论内涵。在新时代,通过一定的方法构建,进行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建立完整的中华服饰文化体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志军  蔡珍珍 《纺织报告》2020,(1):72-73,78
当前,我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传播最主要以及最有效的途径便是通过影视媒体。在我国的影视界以及服装设计行业中,带有民族特色元素的服装一直被广泛地采用,对于影视古装剧来说,传统服装元素必不可少。汉服在我国影视服装设计中较为常见,在现代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捧,本课题主要针对汉民族的服饰特点及其蕴含的元素展开分析,提出民族服饰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2.
眭晓慧  赵平 《毛纺科技》2021,49(1):102-106
为了探讨消费者生活方式与传统服饰文化在风格感知、自豪情感和意向行为间的影响关系,基于生活方式量表和传统服饰文化认同量表,提出了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影响的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AMOS21.0和SPSS20.0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生活方式对文化认同各个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有显著影响,追求时尚和偏爱传统的生活方式因子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意向行为影响显著,家庭事业、偏爱传统和价格敏感的生活方式因子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自豪情感影响显著,家庭事业、追求时尚和偏爱传统的生活方式因子对传统服饰文化的风格感知影响显著。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传统服饰文化认同有显著差异,重视传统的精英型对传统服饰文化认同度最高,缺乏兴趣的中庸型认同度最低。研究结果可供中式服装品牌和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影视服装不仅要满足人物的服用需要,更具有鲜明的历史象征意义。针对宋代影视剧服装设计中存在的不尊重历史等现状,以《大宋少年志》女主角赵简的服装为例,结合宋代女装款式、纹样、色彩和面料特色,将款式和纹样进行矢量化设计,并利用CLO3D技术再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在宋代影视剧中合理穿戴的服装,从而探究CLO3D技术在影视剧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及优劣性。  相似文献   

14.
徐倩倩 《西部皮革》2022,(1):103-105
魏晋时期作为胡服"汉化"与汉服"胡化"的重要交融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认同构建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魏晋服饰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魏晋时期服饰为载体,探究其文化基因构建的意义,并深入探讨魏晋服饰文化基因的提取方法,随后揭示了魏晋服饰文化基因提取背景下的设计应用领域.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栾龙威 《纺织报告》2020,(1):122-123,12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点主要在于"非遗"很难接地气,导致传承不能很好地进行。白裤瑶服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白裤瑶服饰文化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文章以IP为视角,对白裤瑶服饰文化展开保护路径的研究,提出白裤瑶服饰文化IP的发展路径要从深入发掘白裤瑶服饰文化内核,运用现代科技辅助IP建构,打造有情感、年轻化的白裤瑶文化IP,产学研用结合发展,跨界合作等方面进行,旨在为保护白裤瑶服饰文化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早在先秦时代,服饰即已成为礼治的重要元素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上古蚕桑业的崛起令中国纺织业大放异彩,中国服饰文化,不能不溯源于此。先秦服饰的设计与规定,事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且涉及诸多人生礼仪,反映出对儒家理想人格的追求。服色与纹样等要素也显示出当时中国人的文化倾向与禁忌。可以说,先秦服饰文化,与儒家的伦理思想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7.
米琪  梁勇 《纺织学报》2012,33(3):108-112
节日服饰色彩作为节日的重要特征表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也是节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此期间,各民族的服饰通过色彩的装饰来表现出中国人重视节日、祈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与信仰。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冲击与接触带来了色彩应用上的丰富多彩和变化万千,同时,中国纺织技术的发挥和中华文化的灿烂成就了中华民族服饰的神韵和风采,也造就了中国传统节日与服饰之间相应成趣的关联。在现代的传统节日中,除了饮食文化和祭祀活动外,服装理应成为要体现出现代中国人的积极向上的时代特征与精神风貌,体现出传统节日的标志性、民族性、传承性、兼容性和时尚性。  相似文献   

18.
位于我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多民族融合交流下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环境,“袷袢”作为新疆多个民族传统服装款式之一,依据其款式、色彩及装饰风格各民族袷袢特点各异。通过研究新疆地区传统民族服饰“袷袢”与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从中了解各民族间在服饰文化中的相互交融与影响,研究“袷袢”这一典型性民族服饰在文化交融中的共性与特性,从而更准确地认知民族服饰的文化功能,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服饰文化与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9.
王璐 《中国皮革》2021,(4):60-62,66
现代皮革服饰具有丰富影视拍摄中故事背景和人物的作用,探索现代皮革服饰在影视拍摄中的艺术审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现代皮革服饰的审美进行物化,分析现代皮革服饰的材质选择、剪裁工艺以及颜色搭配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影视拍摄中现代皮革服饰的作用入手,借助皮革服饰可定位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传达人物心理情绪以及暗示人物命运,帮助影视拍摄完善故事情节,实现现代皮革服饰在影视拍摄中的艺术审美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凉凉 《纺织报告》2020,(1):120-121
惠安女服饰作为闽南的传统服饰文化,尽管已经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残留及文化内涵没有在当地得到推广,这个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之路面临了危机。为惠安女服饰寻求一个适合市场推广的途径,不失为实现惠安女服饰文化可持续传承的一个途径。将中国各类民族服饰、民俗文化服饰依据市场需求进行再设计,让更多的民俗地域服饰适应时代潮流,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