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乌鲁木齐高层建筑历经六十余载风雨历程,亟待研究总结.笔者以时间为线索结合新疆社会、文化、建筑背景等综合情况将乌鲁木齐高层建筑的发展分为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转型期四个历史阶段,并在此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剖析了各时期高层建筑的风格,总结出四种建筑风格倾向.  相似文献   

2.
摘要 以建构“民居建筑学”学科为出发点,通过回顾 20 世纪初至今的国内民居建筑研究历程,梳理及确定“民居建 筑学”学科层面上的研究内容、对象、方法等核心内容。国内民居建筑研究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呈现出其既 有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使民居建筑学的学科属性逐渐明晰。今日所提出为抛砖引玉,展开争鸣,恳望 学界、业界对此展开广泛讨论,批评指导,唯望共同推进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就我国城市规划教育而言,抗战胜利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构建各建筑院校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二战结束后进行战后重建中,通过对规划制度、规划实践及高等教育等与规划教育相关领域的历史观察,考察这个时期规划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研究规划教育领域的时代特征和新中国规划教育形成所具备的基本要素。战后重建为规划学科提供实践机会,让规划教育肩负历史使命。由此,抗战胜利后在全球战后重建的背景下,强化了城市规划教育资源的积累,并于1952年在同济大学诞生了国内首个城市规划专业。  相似文献   

4.
简要地介绍了厦门市院前社历史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闽南乡村历史民居建筑保护及改造项目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利用参数化方法进行闽南乡村历史民居的保护及改造工作,通过对参数化保护及改造工作的框架及工作流程的探索,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优势及发展潜力,发现了现阶段各层面的工作对接过程是项目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王贵祥 《建筑师》2009,(1):15-21
本文从欧美大学教育与研究中的艺术史学出发,对中国大学教育与研究中的建筑史学,中国建筑史研究,艺术史与建筑史的发展历史,建筑史学科及其与之相邻的美术史、历史建筑保护等的学科历史,现状,及各自所处的尴尬的境地,对中国建筑史学既有的成就与学科发展中的困境与误区,及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仿生学的应用逐渐扩展到城市规划领域,为探究仿生学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演变历史,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城市规划与仿生学发展的时间脉络关系和两学科的耦合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形态模仿建城期、近代仿生命体美化期、现代仿“双生”(生物体结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期。对每个阶段城市规划、仿生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两学科交织产生的理论、成果进行介绍,发现仿生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从最早对模本形态的模仿转变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模仿。根据当前研究热点,对未来的应用方向做了简要预测,以厘清城市规划与仿生学的学科发展关系,为促进两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湘南传统民居历史悠久,显露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其对居住建筑适应南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贡献,使之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是具有多种多样居住文化的、具有包容性的大国,湘南传统民居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已成为亟待保护和发展的一汪活泉。目前地产界兴起了对新中式住宅的探索,它主张不应该盲目的追求纯粹的复古而无视国际化大背景和中国人的现代生活需求。本文试图从对湘南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建筑形态及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在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探讨中式住宅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探求舒适安逸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艺术也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民居建筑装饰,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项专题,保存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是研究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等课题的珍贵考古遗存。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是综合文化的体现,包括建筑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因时间年代的流变有所发展与变化。本文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为例,探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年代为背景,据陆先生记忆和口述,以访谈的方式了解先生从事民居研究,以及在面对丰富民居资源时,如何团结同仁、共同努力推进,将民居研究团队不断扩充,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的。通过先生口述,亦能获知一些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并折射出各时期的研究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在城乡一体化的浪潮中,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乡村民居拆建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文章在此背景下,以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北京市的满族聚居区的乡村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地区的现存民居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整理和现状分析,在一定的历史资料基础上,将这些民居按建造年代分成三个阶段,从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满族民居“炕”的变化入手,把握满族聚居区民居的空间功能、家具样式、建筑装饰等元素的变化过程,归纳了影响满族民居样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于2014年7月中旬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会议就“民居建筑文化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及其现代应用研究”、“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活化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同期宣布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公布新当选的中国民居建筑大师人选。会议集中展示了目前中国民居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民居研究的新动向。具体表现为:民居研究内容及方法深化拓展,民居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拓展,村落与民居保护更加务实创新。  相似文献   

12.
蔡凌 《新建筑》2005,(4):4-6
建筑、村落、建筑文化区是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三个层次。针对每一个研究层次,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筑层次应包含载体空间、事件、过程的研究,村落层次应进行村落形态、村落空间与村落历史的研究,而建筑文化区的研究则应建立在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利用文化区、区域共同传统、文化变迁的理论进行综合区划。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建国后1952年开始的建筑界院系调整至1966年建筑界发展停滞,这一我国建筑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分析当时的国内外背景及同济大学自身的历史及建筑教育特殊背景。在当时全国建筑院校学习苏联的氛围下,学院派建筑思想占主导,而同济大学仍然出现了大量对现代建筑空间、形式等多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校园建筑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同济出现的典型现代建筑进行研究,探究中国现代建筑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英格兰风土建筑作为乡村景观的物质载体、居住迁徙的历史见证,亦是不列颠文化传统认同和民族国家的建筑语言。英国学界一直是世界风土建筑的学术中心,具有研究对象的多元内涵和数世纪的历史跨度,方法论及问题域在战后主要拓展到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及生态学方向。本文通过对16世纪以来大量文献的整理与田野调查,归纳出英格兰风土建筑研究历经学术萌芽—样本考据—学科确立—学术成型—多维视野5个时段,并相应影响了同期居住建筑形态。研究表明,英国风土建筑学术遵循从狭义实体建筑形态到广义观念居住形态的过程,二战前的学术成果奠定了后续多维视野的研究基础。文中以学术问题域为切入点,并融合时间节点的史论分析方法,重新定义英国风土建筑的内涵,分析20世纪中叶前各阶段的时代主题、历史意义、逻辑主线与学术影响,建立风土建筑学术发展线与历史关联框架,并就中国风土建筑学术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侨乡民居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侨乡课题的研究,成果丰富,与之相关的侨乡建筑文化研究,在南方民系民居研究的基础上,也日渐深入。近代广东侨乡民居,充分展现了岭南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汉族民系民居建筑在近代侨乡文化影响下丰富多样的演变图景。目前的研究现状表明,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研究的学科视野亟待拓展,基于民系特征加强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初,英国政府为她管治的香港订立了一套划时代的《建筑及公共卫生条例》,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结构及卫生标准,融合华人起居模式与岭南营造技术,演变出一类当年特色的建筑类型,称为“唐楼”,是日战之前香港华人的主要民居建筑。我国民居研究一向偏重传统村镇的建筑,鲜有将香港20世纪初外观或工艺不起眼的市区民间屋宅纳入。然而经过分析其背景及设计,就发现“唐楼”其实是结合中西民居文化理念的历史先锋。此外,文章通过研究 “唐楼” 的价值和特色,探讨如何保护及展示其特色,以见证重要的建筑历史阶段,希望可以填补我国近代民居研究的空缺。文章亦将分析香港近年几个活化再用的唐楼项目,尝试为近代都市华人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17.
卢峰 《室内设计》2015,(6):28-31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建筑 学专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共存。本文结合我 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相关工作,探讨了 当前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在学制设置、通识 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所面临的需求变化与 发展趋势,提出依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与校企合作等办学平台,推进以创新能 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模式改革,逐步使 建筑学专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专业教育改 革的示范窗口。  相似文献   

18.
Semi-open spaces – largely incorporated in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Cyprus during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 formed diachronically significant socio-cultural, func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area. The climate of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region, i.e., hot summers and mild winters, encouraged the use of open weather protected spaces, thus leading to the widespread incorporation of such spaces in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reg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human comfort, convenience or pleasure in relation to the semi-open spaces found in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Cyprus – an island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region.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found in the coastal, lowland and mountainous areas – which represent three different climatic regions and topographies of the island – were selected for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The findings confirm a high frequency of semi-open spaces,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a remarkable richness of typologies. Although semi-open spaces constitute a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se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all climatic regions examined, they dominate in the lowland regions due to the particularly hot climate,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activities of the inhabitants of these areas. The prevailing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constructions of these spaces in each climatic region under investigation was found to be closely adapted to the local resources, terrain and climate, while also being related to the social, household and agricultural needs of the inhabitants, thus underlining their sustainable and locus-specific conception. Research findings can contribute towards critically re-thinking semi-open spaces and their inherent value in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as well as in contemporary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域建筑文化是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复杂性和包容性的基本特点。本文在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背景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历史建筑文化保护与利用、乡土建筑、中外寒地建筑文化比较等方面加强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迈向新时期的乡土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乡土建筑研究现状,提出乡土建筑研究必须在观念上更新,要与当代建筑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建筑教育中整合乡土知识传授方法。只有这样乡土建筑才能真正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