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介绍了流动单元划分的原理与与方法,在勃南油田的流动单元实际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物性参数综合法研究低级次流动单元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将勃南油田的流动单元划分为4类,分别是E型、G型、F型和P型流动单元,查明了各类型流动单元的平面分布,最后分析了流动单元在指导油水井部署、高产部位预测、定性分析储量动用状况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油水运动规律及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分布。基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层次性,可分步骤建立流动单元模型。该方法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储层层序内部结构与分隔单元,从沉积单元入手,在建立储层建筑结构和砂体连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码头庄油田储层流动单元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应用流动单元空间分布可定性分析其储量动用状况并预测剩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储层地质建模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采用基于象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 ,建立了真 11块储层的砂体骨架模型和 6个主力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 ,为真武油田开发后期以结构要素为基本单位的剩余油研究和井网调整思路等方面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统方法,确定了流动单元分类与划分的参数。对双河油田V下油组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定量研究。对于取心井,利用岩心的物理分析资料,参照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聚类分析和流动分层指标方法,将其划分为4种流动单元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流动分层指标的分布范围。对于非取心井,利用取心井聚类分析的结果,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类型的判别函数,从而达到了定量研究流动单元类型及其井间分布的目的。生产实践证实,运用这种研究思路划分流动单元的结果与生产实际吻合程度高,说明了这种研究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储层动态流动单元研究——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流动单元是油气储集最小宏观地质单元,它综合反映了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微观孔喉特征。在分析流动单元定义的基础上,针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提出动态流动单元的概念和定量划分方法。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从取心井入手,通过优选参数,将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为4种类型,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数学判别函数,对非取心井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建立了不同含水期动态的流动单元模型。研究表明,不同含水期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受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的变化所控制,其分布是动态变化的,动态流动单元能够描述不同开发阶段油水运动规律相似的储集带的动态变化,不同开发阶段的剩余油分布与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关系密切。实践证实了动态流动单元对剩余油预测的准确性,表明应用动态流动单元方法预测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和提高采收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层次性,可分步骤建立流动单元模型.首先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学技术分析储层层序内部结构与分隔单元,然后从沉积单元入手,在建立储层建筑结构和砂体连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流动单元划分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储层流动单元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动层带指标FZI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FZI值比较大的地方为剩余油富集的地方。对红井子油田C4油藏,应用生产动态分析了剩余油分布区,而根据FZI值的平面分布特征验证了剩余油分布与FZI值的关系。根据生产状况,FZI值为依据,对该油田生产提出了整改建议认为在FZI值较小的地方、含水较高的地方,可适当放大生产参数;在FZI值较大的地方、剩余油比较富集的地方,严格控制采液强度,以防底水锥进速度过快,影响剩余油开发。  相似文献   

8.
喇嘛甸油田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喇嘛甸油田的储层描述过程中引入了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并提出了基本研究思路。将流动单元作为储层描述的基本单位,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围绕复合型河道砂体内部的单砂体以及流动单元三维界面的识别和划分进行了具体探索,提出了一套流动单元综合分析技术,在油田开发应用中见到了明显效果,较好地满足啊目前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动态法划分流动单元—以现河庄油田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单采层无水采油期每米采油指数、分布特征以及所对应的空气渗透率和相对渗特征,将河43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储层分为5类流动单元:Ⅰ类储层渗透性最好,Ⅱ类储层渗透性较好,Ⅲ类储层渗透性一般,Ⅳ类储层渗透性较差,Ⅴ类储层渗透性差。平面上,厚度大于3.5m的主力小层主要以Ⅰ,Ⅱ和Ⅲ类流动单元为主,厚度小于3.5m的非主力小层主要以Ⅳ和Ⅴ类流动单元为主;垂向上,流动单元分布复杂,甚至同一口井5类流动单元都有。这一特征说明河43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的流动单元,其相相对渗特征不同,物性好的流动单元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较缓,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较快;反之则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较快,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较缓。  相似文献   

10.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种储层研究方法。由于地质条件、实际资料的限制及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人们对流动单元的认识及研究方法也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郝家油田河ll块特高含水期的开采现状,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及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采用微凝胶调驱方案.增油幅度相对要小一些.但技术上比较简单,容易实施;采用水气交替注入调驱方案,增油幅度相对要大一些,但技术上难度比较大;采用微凝胶与水气交替注入综合调驱方案,实施后开发效果最好.但实施起来难度也最大;在保证不发生气窜的前提下,实施强化注气调驱方案,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断块油田高含水期的地面工程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开发的油田,进入中、后期生产阶段时,由于原油含水大幅度上升,油田地面工程需要经过较大的调整改造才能适应中、高含水期生产。断块油田多,比较分散,工作量大,这种调整改造的工作量更大。结合史南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生产的实际,必须从规划布局、集输工艺、污水处理等方面着手,对现有地面工程设施做好调整改造工作。油气集输系统采用不加热输送工艺,常温密闭脱水工艺,高效的密闭污水处理工艺,完全能在基建工作量较少的情况下,使地面工程适应高含水期生产,且运行能耗和成本也随之降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卫城油田卫11块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城油田卫11块地质特点,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分析入手,研究原始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储层沉积的非均质性、流体性质等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人为因素,包括对构造的认识程度、开发过程中开发井网系统部署的合理性、注采平衡情况、压力平衡情况、后期调整井部署情况、采用的采油工艺技术适应性等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类型剩余油形成的原因,指出了剩余油空间展布规律,为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储层流动单元是具有一定层次的相对概念的储集单元 ,不同层次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有所差异 ,目前关于流动单元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在精选表征流动单元的特征参数上 ,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岔河集油田岔 39断块流动单元合理地划分为四类 ,并较详细分析了这四类流动单元的特征。研究表明 ,系统聚类是划分流动单元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研究认为进入特高含水期的真武油田依然存在剩余油富集区,提出了分类研究、分类治理、改善水驱调整思路。对特高含水单元在精细描述微构造、隔夹层、低序级断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精细挖潜;对中高含水单元在剩余油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实施井网完善与重组;对中低含水单元,结合储层改造,实施注采配套完善。通过综合治理,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双河油田437块经过近23年的开发,目前含水已高达96%。从高含水期油藏的渗流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试井技术能求取地层径向渗流参数的特点,结合油藏工程学有关原理,从含油饱和度研究入手,对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搞清了437块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情况,获得了对于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的规律性的认识,对老油田调整挖潜和三次采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东营凹陷牛38井沙三段沉积地层为例,探讨了深水沉积的层序地层单元划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利用钙质层;在纯泥岩和钙质泥岩互层或夹层的沉积地层中,纯泥岩一钙质泥岩一般组成了一个沉积旋回,钙质泥岩位于旋回的顶部。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深水沉积砂岩;在深水砂岩和泥岩互层或夹层的沉积地层中.深水砂岩一泥岩构成了沉积旋回。深水砂岩位于旋回的底部。第三种方法是利用泥岩中有机碳总量;在一个理想的沉积旋回中,一般在旋回底部有机碳总量最高,向上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针对乌里雅斯太油田以低孔低渗型储层为主和岩性、地层油藏的实际特点,在油藏评价研究中结合油藏评价存在的关键问题,应用层序地层学研究、构造模型研究、沉积相与储层预测综合研究、开发矿场试验研究、储层改造研究等方法,并通过实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油藏评价的效益,也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开发建产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东河塘油田储层的自然电位异常现象,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长期注水后储层中流体矿化度和流体压力的剧烈变化.利用扩散吸附电位与流体矿化度的相关性和过滤电位与压差的相关性,可以对储层的水淹情况进行精确的判别.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