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铸 《珠宝科技》2001,13(2):32-32
当我们面对一件翡翠饰品时,可以从翡翠玉件的结构(种)、颜色(色)、透明度(水)、地张(底)、工艺水平(工)和质量大小等方面来衡量翡翠质量的优劣、品级和价值的高低。而在这些评定质量优劣的指标之中,最使人感到模糊但又回避不了的要概念就是“底”了。因为论玉必论“底”,谈翡翠也必谈“底”,“地张”又称“底”或“底子”。对于“底”的解释,在玉石界、翡翠界和以往的珠宝书籍、书刊中,有过多种不同的解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2.
王春云 《珠宝科技》2003,15(4):47-50
就张仁山(2003)以“翡翠辨”为题对笔者(王春云,2002)研究工作所作的评述和补充作复,特别针对笔者在对中国古籍中涉及“翡翠”的七个关键概念进行解释方面的科学发现和主要科学结论进行了详细阐述,重新确认笔者关于清代以前的翡翠概念都只能理解为翡翠鸟羽类或者与翡翠鸟羽类有关的材质而非翡翠玉类的认识,同时指出,对于翡翠历史概念研究方面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结论所涉知识产权应当给予恰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翡翠菜是指色泽酷似翡翠的类菜.做“翡翠”菜的关键是保持蔬菜的鲜绿色,防止其褐变和变黄.  相似文献   

4.
胡楚雁  徐斌 《中国宝玉石》2006,(4):82-83,85
在传统的翡翠质量评价中,色,地,水,种,绺五方面是人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其中“地”占了重要的位置。但随着人们对翡翠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对翡翠“地”的含义的理解也不断有所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5.
翡翠(Feicui)质量品级的"5C2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翡翠是达到宝玉石级的、主要由硬玉矿物(Jadejte)或含硬玉分子(Jd,NaAIS2O6)较高的其他钠质辉石类矿物(如绿辉石、铬硬玉等)构成的集合体;伴生的可以有次量或少量的其他辉石(如透辉石)、闪石、钠长石、石榴石等矿物的一种或几种。翡翠(Feicui)≠硬玉(Jadeite)≠硬玉岩(Jadeitjte)。翡翠一词来源于汉语,为使中国的翡翠玉文化与国际接轨,建议翡翠的英文译名为汉语拼音“Feicui”;考虑到国外已习惯“Jadeite”,作为过渡,当前可以同时使用“Feicul、Jadeite”,这一建议已为新修改的国家标准采纳。本文就翡翠工艺品检测证书(报告)中有关质量品级描述提出的“502T”(矿物成分、颜色、净度、切工、重量、透明度、结构)评价建议作了具体论述。在文献资料中,在大多数商贸活动中,翡翠“种”之概念使用广泛。但翡翠“种”之概念混乱,自相矛盾。实际上,“老种翡翠”≠“老坑翡翠”≠优质翡翠≠结构细≠形成时间老;“新种翡翠”≠“新坑翡翠”≠劣质翡翠≠结构粗≠形成时间新。所以本方案中没有采用翡翠“种”之概念。  相似文献   

6.
翡翠行家在商品交易或翡翠质量评价过程中,常常谈到“种”或“种分”、“种头”的概念,并且认为对翡翠“种”的认识非常重要。如行家的某些说法,“外行看色,内行看种”;选购玉器也提“先种后色三工艺”等。那么,什么是翡翠的种呢?看来行家们对“种”这一概念的说法也不一致。现列举关于“种”  相似文献   

7.
对市场上搜集的3件危地马拉"蓝水料"翡翠成品和2件原料进行了无损测试与分析,包括常规宝石学特征、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危地马拉"蓝水料"翡翠原料进行了有损测试分析,研究其岩石矿物学特征,包括岩石薄片观察、X射线粉末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蓝水料"翡翠的宝石学特征与传统翡翠一致,矿物组成以硬玉为主,含少量绿辉石,红外吸收光谱显示其主要吸收峰在1 080cm~(-1)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437nm特征吸收峰。"蓝水料"翡翠的岩石矿物学和宝石学特征均符合传统翡翠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硬玉”词的商议张庆麟“硬玉”一词,在地质界指的是一种辉石类矿物,其化学成分为NaAlSi2O6。然而,同是这个词汇在工艺界,人们却又往往把它视为翡翠的同义词。显然这两种概念是不应混淆的。翡翠从地质学的角度考察,它是一种岩石,虽然它的主要构成矿物...  相似文献   

9.
树朴 《中国宝石》2009,(1):60-61
在过去,翡翠给人的感觉很东方,款式多为珠链、手镯、蛋面戒指与蛋面耳钉,往往搭配旗袍等中式服装,讲究含蓄之美。随着时代的变化,消费审美的现代化,重设计、突出翡翠“现代首饰”的概念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0.
近来,青岛地区流行菜点合一的系列餐,如“捞饭系列”、“夹馍系列”、“酥饼系列”等等。无论在星级酒店,还是快餐饭堂,都受到食客们的青睐,它们菜点合一,制作简单,价格适中,口味多样,有咸鲜类、咸甜类、香辣类、麻辣类等,还可避免空腹饮酒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这里作者给大家介绍几款“单饼系列”的几个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何松 《珠宝科技》2009,(4):57-61
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观点,从玉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珍贵赐予,玉器是全人类珍爱的宝物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玉器收藏的基本要求要素及条件。中华古玉器收藏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十大要点;首选国石和田玉(器)的收藏价值与真玉必藏,伪玉必识,相似软玉必辩的理念。对明代进入中国的翡翠玉器在国内风行的原因,保值增值背景,投资收藏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翡翠的收藏注意要点进行了评价。对人们不大关注的新玉器值得收藏的四大理由作了评述,指出严格奉行"高料精工"金科玉律的新玉器值得重视,投资收藏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何松 《珠宝科技》2009,(5):59-61
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观点,从玉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珍贵赐予,玉器是全人类珍爱的宝物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玉器收藏的基本要求要素及条件。中华古玉器收藏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十大要点;首选国石和田玉(器)的收藏价值与真玉必藏,伪玉必识,相似软玉必辩的理念。对明代进入中国的翡翠玉器在国内风行的原因,保值增值背景,投资收藏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翡翠的收藏注意要点进行了评价。对人们不大关注的新玉器值得收藏的四大理由作了评述,指出严格奉行“高料精工”金科玉律的新玉器值得重视,投资收藏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施加辛 《珠宝科技》2002,14(1):9-15
翡翠玉主要产于板块俯冲带,是在特殊的高压低温构造变质条件下形成的。缅甸翡翠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构造成玉的复杂过程。此翡翠雕件的材料质可以说是缅甸翡翠矿床多期多阶段成玉历史的缩影。不同期形成的玉质特征不同。早期结晶形成的无色硬玉集合体,受早期构造作用角砾化,并为中期形成的蓝绿色绿辉石充填交代;在雕件的上部,分布后期形成的正绿色硬玉翡翠,其透明明显好于前二期形成的翡翠;后期构造作用使前几期形成的翡翠再一次角砾化,并为晚期的白色沸石网脉充填;最后又受最晚期剪切构造作用,使前四期形成的矿物体产生X形裂纹。本文提供了各期玉质的物理化学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4.
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唐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首开中外文化交流、创新型玉器取得的成就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唐代玉器的时代背景、历史贡献、创新形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趣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认为,唐朝在中国玉文化重要转折时期,改变上古玉器以“礼玉”、“葬玉”为主的传统,推陈出新,开创以创新写实、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中国玉器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历史作用,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开放基础,为促进中国玉器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4,16(5):9-13
深入地了解东周政体的变化在促进玉器发展上的作用,对于丰富中华玉文化思想理论的积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西周历史的回顾,阐述了东周政体的特点——“礼崩乐坏”和“百家争鸣”,以辩证因果关系的推理和考古文献的引证,论述了“礼崩乐坏”与玉器繁荣的关系以及“百家争鸣”与新的玉德观的建立,并对东周玉器类别的变化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考证。认为我国东周政体的急剧变化对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与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红楼梦》原著和新、旧红学家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文化创新、学术创新为切入点,对已经问世二百多年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玉文化背景、主线、纲目结构作了综合分析;对玉美、玉神、玉宝、玉德观念在《红楼梦》中的表现特征进行详尽的阐述;对《红楼梦》中的中国玉文化的写作特征进行了评论和定位。提出《红楼梦》的灵魂是玉,是一部中国玉文化流芳百世的经典文学名著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有关翡翠输入中国传说的考证与科学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翡翠输入中国年代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阐述了在中缅边境地区流行的有关民间传说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在考证了西方学者对于 1784年翡翠输入中国的普遍认识以及徐霞客对于滇西翡翠文化的历史记述的贡献的基础上 ,详细考证了记录有关翡翠输入中国传说的中外文献 ,同时分析了这些传说所涉及的科学性问题 ,并提出了对于今后相关研究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以期对翡翠输入中国的时代问题研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谈中国玉器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松 《珠宝科技》2004,16(6):29-36
以中国八十多年来考古工作成果为切入点,以新石器时期遍布中华大地的文化遗址中已发掘出土的20余万件古玉器为实物证据。从考古学、历史学、地质学、岩石学、古人类学、宝石学、文博学、玉文化诸方面的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国玉器时代是否存在和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综合科学的分析、判断及研究。确认了在中国古代文明孕育阶段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存在玉器时代。  相似文献   

19.
从古史传说的角度看史前玉器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3,15(5):27-30
为了全面探求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对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三大变革与相应考古玉器作了探讨。认为:史前玉器中的玉律管对产生我国最早的音律和度量衡制起着重要作用;考古玉器诸多实物的品种、形制、结构及用玉习俗都反映了氏族图腾以至史前政治中的玉崇拜的盛况,是实行“绝地天通”举措以后社会变革的重大成果。指出:史前玉器的高度发展加速了我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