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奥氏体化温度和空冷速率对CFB/M复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ormaster-F热膨胀仪和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分别模拟了奥氏体化温度为910℃和960℃时不同直径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圆棒在空气中的冷却速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CFB/M复相钢显微组织的影响,测定了CFB/M复相钢的硬度和冲击韧度值.结果表明,在空冷条件下,随圆棒直径增大,CFB/M复相钢的组织由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转变成铁素体十无碳化物贝氏体,硬度随之降低,但冲击功却显著增加.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可抑制铁素体析出,使CFB/M复相钢在更大的冷速范围内获得强韧性好的CFB/M复相组织.  相似文献   

2.
GCr15钢制冷冲模的双细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常规热处理和双细化处理对GCr15钢制冷冲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Cr15钢制冷冲模经双细化处理后,细化了晶粒和碳化物,增加了位错马氏体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呈片状分布在板条马氏体间及片状马氏体周围的残余奥氏体量,可有效地提高GCr15钢的强韧性,从而提高GCr15钢制冷冲模的寿命。  相似文献   

3.
GCr18Mo轴承钢复相组织对强韧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GCr18Mo轴承钢中下贝氏体-马氏体(简称B下/M)复相组织的强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下贝氏体量的增加,其冲击韧度、断裂韧性逐渐升高,抗弯强度先增加而后下降;与单-马氏体组织相比,B下/M复相组织具有更好的强韧性;B下/M复相组织的冲击韧度与下贝氏体量呈线性关系;下贝氏体体积分数为37.5%的B下/M复相组织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奥氏体晶界侵蚀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电致加热循环淬火方法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进行组织超细化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加热速率、循环次数和保温时间对钢的组织和原奥氏体晶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100℃/s的加热速度加热到910~920℃淬火,循环3次,前两次淬火不保温,最后一次保温30 s,可得到平均晶粒度为3.2μm,超高周疲劳性能优异的超细化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Nb微合金化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高淬高回试样在正常温度奥氏体时出现混晶现象的原因。发现Nb微合金化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存在晶界遗传现象。出现晶界遗传的原因在于再次奥氏体化过程中在原晶界处新形核的奥氏体分属于两个原奥氏体晶粒,并且不能跨越原晶界合并或长大所致。  相似文献   

6.
设计钢筋用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并研究Si含量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冷组织中,无碳化物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同时存在。染色后,粒状贝氏体中的白色M/A岛可以在100倍下发现;纳米探针分析表明,M/A岛中同时含有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贝氏体板条之间的薄片状残留奥氏体,在500倍即可分辨清楚。电子衍射分析表明,彩色金相的结果是可靠的。随着Si含量提高,粒状贝氏体减少,无碳化物贝氏体增多,贝氏体板条和残留奥氏体变细。  相似文献   

7.
GCr15钢是一种使用量最大的轴承钢,在一般情况下,其淬-回火态组织能够满足机械性能要求,但近来研究发现,经过等温并淬火处理得到的GCr15钢马氏体-贝氏体(M+B下)复合组织具有比单一马氏体组织更优越的强韧性配合,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不过在对其金相组织的显示过程中发现,一般的腐蚀剂腐蚀效果不理想,例如Lepera介绍的腐蚀剂在显示马氏体-铁素体复相组织时染色效果很好,但用在GCr15钢M+B下上则不理想,表现为M和B下衬度差别不大,操作不当还有可能产生假象,并且这种腐蚀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其热疲劳性能,对H13钢进行了贝氏体-马氏体(B/M)复相热处理,使其得到了由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利用OM、SEM、TEM、洛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热疲劳对B/M复相H13钢微观组织、碳化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传统H13钢硬度随疲劳次数增加而迅速降低的现象,B/M复相H13钢的硬度随疲劳次数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拉伸试验表明,较传统H13钢,B/M复相H13钢的强塑性配合更加优异,且在热疲劳后,其断面收缩率反而有所增大。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发现力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M复相H13钢在热疲劳过程中存在贝氏体板条合并及碳化物析出并长大粗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度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新型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的组织与合金设计思想;研究了复相钢在空冷条件下的组织及其精细结构,并系统地总结了实验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相高强钢在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能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延迟断裂抗力和抗疲劳破坏能力,其强韧性的提高归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贝氏体碳化物被薄膜状残余奥氏体所取代,大大改善了复相钢的回火稳定性和疲劳性能,稳定的残余奥氏体薄膜作为不可逆氢陷阱,并显著提高了钢的抗氢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铬马氏体耐热钢(0.09C-10.2Cr-0.52Ni-1.52Mo-0.22V-0.07Nb-3.0Co-0.01Ti-0.0129N-0.0033B)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经1100℃×1h空冷正火处理 750℃×1h空冷回火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在原奥氏体晶界和板条间分布有M23C6碳化物,并有少量1~3μm的M3B2颗粒,马氏体板条内部有10~30 nm的MX型析出相.短期蠕变试验数据显示其在650℃的蠕变性能优于P92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