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彦红 《山西建筑》2007,33(31):184-185
指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来源及成分分析,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国内外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研究的资料,为我国的城市雨水污染控制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世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水的利用不仅仅是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还包括缓解雨水内涝、减缓地下水的下降、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等作用。通过对世博园区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有利于促进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营造良好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城市雨水径流面污染负荷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污染负荷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是制定控制策略和实施有效总量控制的基础,为此建立了一种计算城市径流面污染负荷的数学模型,它具有参数少、因果关系清楚、简便直接等特点。利用该模型可对城市径流非点源污染进行量化分析并合理确定初期雨水径流控制量,这为城市径流污染控制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径流雨水污染控制设计雨量的合理确定需针对具体汇水面的径流雨水水质特性。基于径流污染物的累积、冲刷及其与降雨量、径流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雨水水质的径流污染控制设计雨量计算方法。以北京城区屋面为例,针对其径流雨水水质状况,分析了污染累积与控制规律;基于近30年的降雨资料,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出了其合理径流污染控制对应的设计雨量,可为其他城市或其他汇水面径流污染控制设计雨量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不同目标合理设计调蓄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非点源污染、径流排放量增加、洪涝频繁等雨洪问题突出,传统的城市雨水排放设计理念已远远不能符合"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新型城市雨水系统的设计要求."调蓄"是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系统中十分重要且广泛应用的一类措施,实践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和雨洪控制利用系统的设计要求,针对控制径流污染、利用雨水、削减径流排放和控制洪涝等不同目标设计调蓄设施.介绍了调蓄的概念、设施的种类及其应用,据此分析说明了不同控制目标的调蓄设施设计原理及标准,为科学合理地设计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及调蓄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市太湖新城为例,在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提出一套综合雨水渗透及利用系统的构建方法。指出该系统的关键在于整合初雨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贮存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回用系统。配合透水道路铺装,实现雨天渗、滞、蓄、排,旱天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减轻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压力,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领域。同时,雨水径流冲刷大量的非点源污染物带入城市水系,导致城市水环境的恶化,显然.这对城市径流污染的控制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和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径流实施有效的控制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利用的一项关键技术。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难题是:(1)准确合理地确定需要截流的初期雨量.并实施有效的控制.(2)合理的设计.达到较小的设备投资规模和简易的操作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而城市内涝灾害严重、道路雨水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进行道路雨水污染控制及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一道路雨水污染控制与利用系统为实例,研究了该系统对城市道路雨水(包括初期雨水)的处理和利用情况。结果发现,该系统对道路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其对悬浮物、电导率、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0%、64%、93.9%、99.76%、91.56%、68.75%。最后提出了道路雨水宜以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利用的原则,通过简易而有效的过滤、旋流分离、沉淀等处理后加以储存,就地用于道路浇洒清洗、绿化浇灌及消防临时用水等,有效缓解了道路雨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约了水资源,为道路雨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初期雨水污染的控制一直是重点问题.初期雨水调蓄池可以控制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天津海绵城市建设案例,分析了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雨水调蓄处理设施的建设标准,设计要点,初期雨水的处理流程及污染控制效果,对海绵城市设计建设提供了思路,有很好的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雨水径流中颗粒物冲刷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城市雨水径流的大部分污染物主要赋存于颗粒物中,雨水径流中的颗粒物也是导致城市排水系统阻塞、发生内涝灾害的原因之一。因此,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将颗粒物作为控制径流污染和场地规划的重要指标之一。系统介绍了国内外雨水径流中颗粒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城市雨水控制利用、场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点污染源已基本得到了控制,而由雨水径流引起的非点污染源已对城市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借鉴国外雨水处理利用的研究及应用成果,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雨水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程磐 《城市建筑》2013,(14):261-261,276
雨污分流改造可有效降低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同时也使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可靠性。本文针对排水系统存在的几种情况,提出了相对应的雨污分流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3.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泽展 《福建建筑》2014,(5):66-68,83
城市道路在软基处理技术上的要求比普通公路要求高,因为城市道路在建设过程中会同步埋设雨污水、强弱电、自来水和燃气等管线,其中雨污水管道因常采用重力流设计,因此对路基沉降要求比较高。水泥搅拌桩作为技术较为成熟的软基处理方式,在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下,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抗震液化能力和控制路基沉降,保证路基稳定性,满足城市道路管线工程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俊辉 《山西建筑》2011,37(27):124-125
以具体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城市污水和雨水科学利用的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调试运行等,指出该技术既能节约水又能改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了科学环保循环利用水资源,使得雨水和中水起到了互补调剂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污水管道旱季高水位、低流速导致的颗粒物沉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也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低、碳氮磷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入渗/入流污水管道的清水、低浓度污水排口截流,以及排入雨水管道并经末端截流进入污水管网的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旱季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处理水量远超污水排放量的重要原因;降雨期间大量雨水涌入污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冲刷并携带旱季沉积物进入城镇水体,是水体雨后黑臭、底泥问题无法彻底根除的核心缘由,也是大部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偏低的直接根源。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实施,从污水处理行业监管、收集设施效能评估、雨污水管网建设改造、降雨污染控制和工业废水管控等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方向。明确指出,全面恢复市政污水管网旱季流速、降低清水入渗入流量、推进降雨污染控制是根治现阶段我国特有城镇水环境问题的最现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梁启 《城市建筑》2014,(4):310-310
雨洪资源对城市而言,利用价值较高。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城市雨洪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城市的雨洪资源进行了简要的了解,分析了利用雨洪资源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行的利用雨洪资源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Pollution loads in urban runoff and sanitary wastewater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While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recent years to urban 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no considerable planning nor any serious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control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urban stormwater runoff). The present study is a screening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pollution loads in urban runoff compared to point source loads as a first prerequisite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receiving water quality. To compare pollutant loads from point and non-point urban sources, the pollutant load is expressed as the weight of pollutant per hectare area per year (kg/ha.year). Unit loads were estimated in stormwater runoff, raw sanitary wastewater and secondary treatment effluents in Isfahan, Ira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nual pollution load in urban runoff is lower than the annual pollution load in sanitary wastewater in areas with low precipitation but it is higher in areas with high precipitation. Two options, namely, advanced treatment (in lieu of secondary treatment) of sanitary wastewater and urban runoff quality control systems (such as detention ponds) were investigated as controlling systems for pollution discharges into receiving water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for Isfahan, as a low precipitation urban area, advanced treatment is a more suitable option, but for high precipitation urban areas, urban surface runoff quality control installations were more effective for suspended solids and oxygen-demanding matter controls, and that advanced treatment is the more effective option for nutrient control.  相似文献   

18.
雨水生态化利用,是科学配置城市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现代城市雨水生态化利用可实现水资源涵养与保护、生态节水、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城市内涝、减轻城市排水管网及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而健康活力的城市景观就是确保景观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雨水生态化利用是一项新...  相似文献   

19.
戴伟  刘博新 《中国园林》2023,39(7):53-58
城市雨洪灾害的产生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等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单一依靠市政改造雨水管网的传统做法工程成本高、改造难度大,实际效果不理想。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 S)倡导对生态系统的最小干预,将灰蓝绿基础设施有机结合,为城市雨洪韧性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采用“理论研究+应用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将Nb S理念应用到城市雨洪韧性规划中的切入点,提出Nb S视角下城市雨洪韧性规划的一些思考;其次,应用MIKE FLOOD模型,对场地雨洪风险进行评估;最后,结合应用案例特点,以堤防岸线、水系网络、水位管理为抓手,阐述了Nb S理念在城市雨洪韧性规划中的具体方案。结果表明,Nb S视角下的城市雨洪韧性规划方案具有可行性,以期共同推动Nb S实施行动。  相似文献   

20.
下凹式绿化带是一种生态的市政道路排水技术,主要通过强化雨水渗蓄作用优化市政道路排水。下凹式绿化带所占面积比例、绿化带的下凹深度、绿地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和设计暴雨重现期是下凹式绿化带的重要设计参数,对下凹式绿化带的应用效能有很大影响。下凹式绿化带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暴雨洪峰流量、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频率,对于解决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增加城市地下水资源、节约道路绿化灌溉用水等方面也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