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SB—5型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SB-5型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动力学研究,获得了可信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和催化剂的曲节因子,并在常压下测定了工业颗粒催化剂的宏观反应速率,所建立的内扩散效率因子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SB—5型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SB-5型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动力学研究,获得了可信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和催化剂的曲节因子,并在常压下测定了工业颗粒催化剂的宏观反应速率,所建立的内扩散效率因子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4.
浸渍法制备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活性组分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永良 《工业催化》2000,8(3):40-45,56
本文探讨了钴钼系宽温变换催化剂生产中浸渍液活性组分浓度和成品中活性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催化剂的主催化成分、助催化成分及其助剂的含量大小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浸渍法生产中浸渍液活性组分浓度和成品中活性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也是可控制的。得到了两者之间的线性或幂函数型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浸渍液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钟爱国 《工业催化》1998,6(3):18-22
概述了浸渍法制备球形钴修钼硫变换催化剂生产工艺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试制了一种新型浸渍液,讨论了其制备条件对钴钼型耐硫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该浸渍液具有生产成本低,组成稳定的特点。所浸制的球型变换催化剂主要性能指标达到现行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6.
7.
8.
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最新工业应用——全低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全面地综述了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性能,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并就全低变工艺的优点,工艺流程要点及全低变工艺中最低H2S浓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在温度、压力分别为205~290℃及0.15~1.2MPa范围内,测定了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在B301型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上的反应动力学数据,确定了幂函数型动力学方程.并由实验数据计算了反应温度及CO变换率对效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硫化(TPS)技术,对未负载的Co?Mo氧化物和负载在不同载体上的Co和/或Mo系催化剂的硫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活性组分Co?Mo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催化剂的硫化机理,同时还探讨了载体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LB型节能催化剂上高温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及工业化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灵朝  王福安  刘怡 《化工学报》2008,59(9):2232-2240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安排了LB型节能催化剂高温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不同流量、不同水碳比、不同反应气体摩尔分数下LB型节能催化剂上CO高温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用甲酸盐机理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确定了本征动力学模型参数。进行了本征动力学模型统计检验,表明所建模型无论局部还是整体都是显著和可信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型合成氨装置上LB型节能催化剂高变反应工业化测定,按多组分单一反应等温球形催化剂一维非均相反应-扩散模型,利用配置法结合解非线性方程组的Merson法求解模型,得到了工业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温度、内扩散有效因子、CO转化率和摩尔分数随床层相对高度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工业化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在常压及加压下原粒度活性评价装置中考察了几种典型耐硫变换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性能,研究了工艺条件对CO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对催化剂研究。开发和使用都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压等温直流积分反应器, 研究了在BX 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上CO 变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模拟生产条件进行测试, 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估值, 获得本征动力学模型, 并经F 检验、相关指数检验及运用此数学模型进行某工厂变换炉催化剂用量的计算, 证明了实验数据及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以CuSO4·5H2O和MnSO4·H2O为前驱物,NaOH为沉淀剂,选用共沉淀工艺,添加Al2O3、BaO+Al2O3、ZrO2+Al2O3或CeO2+Al2O3粉末作为催化助剂,制备了4种铜锰氧化物水煤气高温变换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4种铜锰氧化物催化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铜和氧化锰系化合物以及锰钡、铜锰和铜锰铝复合氧化物;在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后,4种铜锰氧化物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H2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铜锰氧化物中,添加ZrO2+Al2O3的铜锰氧化物H2还原效率最好;而添加CeO2+Al2O3的铜锰氧化物H2还原效率最小。对WGSR出口气中CO体积分数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分别添加Al2O3和CeO2+Al2O3铜锰氧化物催化剂的变换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毛成龙  刘杰 《工业催化》2017,25(2):65-68
介绍昌邑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KC-103S型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在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8 Mt·a~(-1)合成甲醇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KC-103S型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在轴径向变换炉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其强度稳定性、变换活性和活性稳定性优良,并能大大缩短开车时间和节约开车费用,降低开车过程床层超温的风险,而且催化剂储存、运输和装填等过程中无需氮气保护。  相似文献   

17.
首次采用沉积沉淀法,以Cu(OH)2为前驱体制备不同CuO负载质量分数的CuO/ZnO水煤气变换(WGS)催化剂,并运用XRD、N2物理吸附和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CuO在载体ZnO表面的分散程度、颗粒大小及CuO和ZnO之间相互作用对催化剂的活性均有影响。CuO的适宜负载质量分数为20%,所得CuO/ZnO催化剂样品WGS反应活性较好,在350 ℃,CO转化率可达95.5%。  相似文献   

18.
甲醇制烯烃工艺近年来已成为煤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将导致不同的反应过程,以SAPO-34为催化剂时,甲醇主要遵循烃池机理,通过快速的平行反应直接生产乙烯和丙烯(MTO)等低碳烯烃;以ZSM-5为催化剂时,甲醇主要遵循双循环机理中的烯烃循环机理,通过甲基化-裂解等多步反应间接生产丙烯(MTP)。这种反应特征的不同也决定着反应器类型和工艺条件的不同:SAPO-34催化剂易失活的特性决定了工业MTO过程通常采用易再生的流化床反应器从甲醇一步生成乙烯和丙烯,而具有良好抗结焦能力的ZSM-5催化剂使得工业MTP过程通常选择易放大的固定床反应器,通过大量烯烃循环与分离逐步获得丙烯。针对SAPO-34催化剂上MTO过程以及ZSM-5催化剂上MTP过程的不同反应情况,综述了近年来甲醇制烯烃代表性的反应工艺、反应机理以及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多种测试技术研究了工业Co -Mo -K Al2 O3 耐硫变换催化剂 ,失活样中各元素的存在状态、含量和物相变化。发现 ,在原催化剂中钾、硫从内部向表面迁移并有流失 ,γ -Al2 O3 转变为 (Al2 O3 ) 10R ,MoS2 、Co9S8变为含活性硫物种少的物相 ;从反应气中夹带的铁、铬、硅和镍杂质沉积在表面上。由此导致催化剂对H2 O和CO的吸附与反应能力的下降 ,最终造成严重失活。  相似文献   

20.
以典型的中东含硫渣油为原料,依据其在不同催化剂级配体系385 ℃时的试验数据,建立了该反应体系在385 ℃时加氢反应寿命与级配关系的模型。并依据该模型以催化剂级配比率为决策变量,以相关工艺条件及物料衡算原则为约束条件对催化剂使用寿命进行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分析。依据相关的运算结果,估算最佳催化剂级配比率及催化剂寿命,并将其结果与相关实验运转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