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失真抵消技术的基本原理 本刊上期《失真抵消更保真》一文发表后,有心的读者打来电话追本溯源.希望了解失真抵消技术的基本原理。其实,失真抵消技术一直伴随差动放大器的理论发展而发展。在差动放大器中.有一项技术指标叫共模抑制比(CMR).即CMR=差动放大倍数/同相放大倍数。差动放大倍数是放大有用信号(如音频信号)的。同相放大倍数是放大非有用信号(如噪声类信号)的。这个比值越大,  相似文献   

2.
日本音响专家黑田彻曾经用高截频、高放大、低噪声的运算放大器1E6(1+s)作ZDR辅助电路。运放的开环增益为120dB.工作频率10MHz。这个放大器的失真率比普通差动放大器约低60dB!频率特性-3dB的截止频率为824kHz。性能表现如此惊人(参见本刊上期《追本溯源为保真》一文)。从理论上阐明了失真抵消ZDR电路的基本原理。另一位日本音响专家玉置浩对失真抵消技术情有独钟.在ZDR电路中。差动胆管也采用12AX7做了试验,  相似文献   

3.
一、差动放大器的优越性 在有源模拟电路中.差动放大技术理论是最经典、最成熟、最有用的放大技术。无论在分离的胆管、晶体管放大器,还是现代的模拟集成放大器中.差动放大器都占据主导地位。它的优越性在于:它的电路对称、平衡、互补。  相似文献   

4.
信号放大时OP放大器的工作特性 接续上篇(刊登于本刊2004年3月号79页),可对OP放大器施加负归返的基本放大电路可分为输入信号反相,以逆相位输出的"反相放大电路"(图1),以及输入信号未反相以同相位输出的"同相放大电路"(图2)两种.如图1与图2所示,施加负归返的OP放大器输入端子之间的电压差恒时为0伏,该状态称为"virtual shoot"或是虚拟短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装置可改变立体声放大器的声场效果,电路原理如附图所示。该装置由集成电路LM324(IC)等组成,可通过调节电位器改变立体声效果,变为“超级立体声”,通常连接在立体声系统的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之间。立体声声场效果主要由双联电位器RV1控制,输入信号Lin、Rin分别经电位器RV2、RV3送入ICb第②脚反相输入端与第③脚同相输入端,其第①脚输出Av(R—L)音频信号,其中Av是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调节范围为0~1.5;同时,输入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品质音频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高保真音频放大器。该音频放大器主要由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有源滤波电路组成,其中信号放大部分采用场效应管及运算放大器。其受外界的干扰性较小,稳定性较高,放大倍数可达到20~30倍,随需要而进行调节。功放部分采用LM4766型芯片,采用差动放大电路对信号实现音频信号的放大,失真小于百分之零点一。滤波电路采用了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该设计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具有失真度小、增益可调、体积小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双端输出差动放大器在以正弦信号作为共模输入时两端的输出信号可能是反相的,并提出实验中应采取的测试方法.1 差动放大器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点意见在双端输出的差动放大器中,共模抑制比K_(CMR)只能通过测量的方法来获得.在测量共模信号时,由于教学实验仪表的限制,通常只能用一低频正弦信号作为共模输入,然后  相似文献   

8.
胡斌 《电子世界》2011,(3):24-25
通俗地讲,运算放大器是一种放大倍数很高的(1万倍)直流放大器,因为它早期用于模拟计算机中作为基本运算单元,完成加、减、乘、除等数字运算,所以有运算放大器之称.由于这种放大器的通用很强,现在广泛用于信号放大、检测、变换等方面.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际上是制作在硅芯片上的一个完整的多级直流放大器,目前大量使用的运算放大器为集成运...  相似文献   

9.
赖荣 《通信对抗》2001,(3):19-23
本文简述了利用前馈技术进行信号抵消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对前馈技术的实现,指明在信道中放大器所产生的互调产物和谐波失真可以利用前馈技术进行抵消,从而消除或减小失真分量,提高信道的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10.
同相放大器     
同相放大器本同相放大电路适用于双声道双卡收录机及立体声音响,其电路增益可达80dB,非线性失真≤5%。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输入的音频信号,经衰减电阻R_1和耦合电容C_1给前置运算放大器IC的①脚进行信号放大,其⑤脚送出的信号去推动两个并联对称、平衡...  相似文献   

11.
洪少真 《家庭电子》1994,(12):23-23
前面叙述单管放大器的原理时已经指出:晶体管在静态时必须建立位于放大区中部的静态工作点Q,以使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并使交流信号输入时不会产生输出信号的失真,在放大电路中建立静态工作点,即产生直流偏置电流I_(BQ)与H_(CQ)的电路叫偏置电路。一、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及对放大性能的影响:上面讲的单管放大器电路工作点是不稳定的,当环境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12.
洪少真 《家庭电子》1995,(11):29-29
负反馈对放大器的性能有比较大的影响,负反馈在放大器中处处可见,应用很广。本文专门向大家介绍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一、使放大倍数下降:负反馈削弱了输入信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也相应减小,放大倍数就降低了,有负反馈的放大倍数A_1与未加反馈的放大倍数A之间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赵开群 《电子技术》1989,16(4):15-18
一、仪器放大器的特征(一)通用运算放大器的限制在测量或数据采集的应用中,被测量或采集的数据往往是传感器送来的。传感器的种类繁多,特性各异。有的输出是电阻、电容或电感的变化量,用电桥把它们转换成电压变化量,如图1(a)。从电桥或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电压很小,又是差动信号。通常,用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接成差动放大电路,如图1(b)所示。由于  相似文献   

14.
45.什么是差动放大器 差动放大器(differential amplifier)是一种具有两个相同输入电路的直流放大器,见图9,仅对输入的两个电压或电流之差起作用,即输出信号与两个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有效地抑制了相同的输入电压或电流。也即对共模信号完全抑制,只放大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差模信号。差动放大器利用它的平衡对称电路,可以达到抑制漂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吕俊芳 《电子技术》1989,16(8):7-8,11
本文介绍一种高精度光纤静位移传感器用的调理电路.它是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的接口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灵敏度高(4.24mV/nA),分辨力极强(10~(-10)A).它采用积分型I/U转换、双路消噪法、高阶滤波等方法从噪声中提取出微弱信号. 一、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与调试前置放大器是该测量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的精度、稳定度、灵敏度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它应具备能够接收进微弱信号的能力,能从光源和光电探测器及地线等造成的噪声中放大有用信号.其框图如图2所示.图中信号臂电流I_(01)是指从输出光纤输出的随静位移变化的光电流;参考臂电流I_(02)是指光源输出的光电流,是一个恒定值.  相似文献   

16.
以前介绍的等效电路法,适用于分析放大器输入小信号时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对于计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放大倍数等交流参数和分析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较为方便。但是要确定放大器中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分析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和大信号输入的  相似文献   

17.
一、A类(甲类)放大级电路 A类(甲类)功率放大器,虽然在市场上不会取代B类(乙类)放大器而成为主流产品,但是它有其独特吸引人的地方,如迄今为止所考察的绝大多数失真机理来源于B类(乙类)放大器,而对于A类(甲类)而言,令人欣慰的是可以忘掉交越和开关失真、非线性VAS负载所造成的失真、电源干线干扰信号的注入、供电电流的感应及错误反馈连接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包括一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来确保由模数转换器把不同幅度的信号数字化为满分辨率的信号。大的信号需要少量或无需放大,而小的信号则需要高放大倍数来减少转换器噪音的影响。两个4通道的差动多路开关(图1)就是通过选择四个差分输入通道中每一个通道所要求的不同的增益值来完成这一任务的。  相似文献   

19.
经典的三运放或二运放仪表放大器电路都是放大内含高共模噪声的小振幅差动信号的标准方法.在有些应用场合,信号源随高串行输出阻抗而波动,因而需要使用高输入阻抗放大器.  相似文献   

20.
一、开环增益和闭环增益 运算放大器的等效电路有好几种表示方式.最简单又能说明问题的是图1所示将差动输入的信号(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之间的输入电压差)放大A倍后输出的等效电路。这里的A倍增益被称为开环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