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MRI扫描,观察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特征差异。结果:通过对MRI扫描图像分析,转移淋巴结数目、长径、短径、最大截面积、最大径、表观扩散系数(ADC)与非转移淋巴结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准确MRI扫描技术能够为临床医护人员诊断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病情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C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对比,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乳腺癌患者前后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将两种检查结果与手术和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正确率。结果:与手术后切除的乳腺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MRI的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的诊断准确性,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CT检查,将CT与MRI进行结合使用,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能够为乳腺癌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充足的依据,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超声诊断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2月-2016年7月,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50例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照组50例未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2组乳腺癌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对比2组乳腺癌患者超声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其皮质形态主要类型为偏心增厚型;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其主要的皮质形态为狭窄型。2组乳腺癌患者皮质形态差异显著(P0.05)。不同皮质形态类型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其血流状态主要类型为周边型;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其主要的血流状态为淋巴门型。2组乳腺癌患者血流状态差异显著(P0.05)。不同类型血流分布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可以较好对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进行观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联合MRI检查对老年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为老年乳腺癌患者,对患者采取乳腺钼靶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符合率80.00%,乳腺钼靶联合MRI诊断符合率9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钼靶联合MRI诊断灵敏度96.30%,特异性93.94%;MRI诊断灵敏度61.54%,特异性82.3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联合MRI检查可提高老年乳腺癌诊断符合率,具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讨论乳腺癌诊断中应用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乳腺疾病患者2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先后进行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率依次为93.00%、80.50%和77.50%,MRI诊断率明显高于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P0.05。结论:MRI能够有效诊断乳腺癌,但MRI检查费用较高,可优先使用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比较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先对患者实施MRI和钼靶X线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资料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合病理诊断结果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MRI的临床确诊率为95.98%,钼靶X线检查的确诊率为87.68%,两组的确诊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没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的确诊率为99.04%,联合方法检查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钼靶X线的确诊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影像资料显示,MRI对乳腺癌诊断的各项指标都比较好的评价效果。结论 :MR和钼靶X线的临床确诊率都比较高,MR能比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乳腺癌的病灶特征,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观察核磁共振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CT检查诊断,观察组给予CT与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对比两组检查诊断中的价值及技术要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磁共振形态学征像中,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病灶早期增强、周围血管增粗迂曲、皮下脂肪间隙模糊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明显增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在临床中有着重要价值,在诊断当中准确率较高,能够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磁共振检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MRI检查与全数字化钼靶摄影及乳腺超声的对比。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49例60个病灶乳腺癌患者(恶性38良性22),术前分别使用MRI检查、全数字化钼靶摄影检查以及乳腺超声检查,并将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仪器检查和病理诊断,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7.4%,全数字化钼靶摄影的检出率为86.8%,乳腺超声的检出率为76.3%,三者相比,MRI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论:在临床乳腺癌检查方法中,MRI检查与全数字化钼靶摄影及乳腺超声对比,MRI的检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1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病理学证实为T1期乳腺癌的患者120例,根据手术前所接受的检查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术前分别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研究组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出现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诊断准确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实施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将B超诊断应用于不同分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间收入的所有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82例患者开展试验,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均应用CT诊断和B超诊断,确认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总体来说,B超诊断方案的准确性较CT诊断来说,其诊断准确率和特异性较CT诊断均更优,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超检查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诊断方案,能够明确患者的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孔祥海 《影像技术》2014,26(4):38-40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在诊断乳腺肿瘤定性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为后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并经病理学检验确诊。结果:检验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阳性肿瘤79例,阴性21例,误诊5例;常规超声成像诊断阳性75例,阴性25例,误诊13例。两种检验方式在准确率与误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瘤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效果显著,尤其在常规超声诊断的基础上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像及波谱成像联合运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siemens(西门子)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检查。结果:60例经过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肿瘤31例,肿瘤直径1.8cm-5.1cm,平均2.9cm,其中纤维腺瘤28例,慢性乳腺炎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乳腺癌29例,肿瘤直径1.1cm-4.6cm,平均2.6cm,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6例,导管原位癌1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31例良性患者中流入型17例,平台型10例,流出型4例,29例恶性患者中流入型4例,平台型9例,流出型1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像及波谱成像联合运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超声表现及与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P53表达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乳腺黏液癌患者(44个肿块)的超声特征及与免疫组化指标相关性。结果:单纯型黏液癌多表现为边界清晰(92.3%)的均质低回声(84.6%)肿块,后方回声增强(76.9%);混合型黏液癌多表现为伴有分叶征/毛刺征(74.2%)的等回声(58.1%)肿块,伴后方回声增强(32.3%)。黏液癌肿块超声表现为L/T〈1、边缘规整、内呈低回声者ER、PR阳性率高;肿块分叶征/毛刺征者P53阳性率高于肿块规整者;有淋巴结转移者HER-2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超声表现对其诊断有重要作用,超声表现与免疫组化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声与CT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肿块患者的病例为53例,其中恶性病例11例。对所有病例的术前超声与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显示甲状腺肿块的边缘方面,超声更为清晰(P0.05),在显示囊变坏死与钙化等状况时,两者相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示甲状腺肿块方面,超声与CT均能良好的表现出来,将二者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CT、MRI影像特点,评价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脊柱结核患者48例,分别进行X线、CT、MRI诊断,对比相关指标。结果:MRI、CT、X线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67.42%、56.82%,X线、CT、MRI评估单个椎体结核病灶均破坏范围分别为(35±12)%、(69±14)%、(80±11)%,正常椎体CT值(253±16)、骨桥(552±100)、硬化骨(522±1)、亚正常骨(312±21)、死骨(46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脊柱结核病变效用较好,但考虑到MRI价格昂贵、检查繁琐以及可能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应结合CT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16.
崔楠 《影像技术》2014,(5):43-45
目的:分析采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心功能不全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床旁超声心动图。依据患者呼吸机撤机效果分为呼吸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两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经观察发现,呼吸机撤机成功组的患者,各阶段收缩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计分使病情的诊断更加准确,更有利于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机的临床分析,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徐燕军  邓一帆  胡兵  胡滨 《声学技术》2021,40(3):370-375
目的:评估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乳腺癌患者的分期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实时弹性成像评分法和二维超声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改良评分系统.方法:对纳入的已确诊的92例乳腺癌患者的97个可疑腋窝淋巴结进行二维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基于5个特征,分别为淋巴结短径、长短径比(L/S)、边界、皮质厚...  相似文献   

18.
郭宇 《影像技术》2021,(1):39-41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检测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检测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经过检测,观察组检测乳腺癌的准确...  相似文献   

19.
钟献凤 《影像技术》2013,(6):13-14,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97例.其中正常人31例。高血压患者36例,冠心病患者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所选患者的E峰速度、A峰速度、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等,并比较。结果:冠心病组与高血压组间的E峰速度、A峰速度、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组、高血压组的E峰速度、E/A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A峰速度及E峰减速时间(D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临床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上有一定的价值,E峰速度、A峰速度、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等指标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相关性.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47例,根据患者的不同致病原因分为5组,A组16例为慢性淋巴结炎,B组4例为淋巴结结核,C组7例为急性淋巴结炎,D组5例为淋巴瘤,E组15例为转移性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5组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5组患者在淋巴结数目、形态、包膜状态、融合情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5组患者在淋巴结大小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其中A组VS(Ⅲ率)明显高于E组(χ2=42.5926,P=0.0000),A组RI、PI明显低于E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技术诊断不同病因所致的浅表淋巴结肿大能有效地检测出患者淋巴结的病变情况,为临床判断其病因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