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刚 《浙江建筑》2010,27(12):12-16,19
对中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AISC 360-05中的LRFD-2005以及ASD 89三本规范中的轴心受拉、轴心受压、受弯构件、压弯构件等基本构件强度或稳定性的安全度差异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获得了中美钢结构设计规范安全度水平差异的定量数据,可供我国钢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借助工业电站厂房中典型楼梯梁的设计计算,介绍了美国钢结构规范ASD9、LRFD与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部分差异。这对于采用国标规范设计钢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修订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主要是注意保持技术先进,突出设计原则的指导和向国际标准靠拢.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关于角焊缝的限值及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茂华  侯建国 《钢结构》2005,20(1):65-67
以《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 0 0 17- 2 0 0 3)为基础 ,结合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 (LRFD - 2 0 0 1)及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 (EC3- 1993) ,对三本规范中关于角焊缝的限值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 ,有关分析结论可供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动态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参照《中美欧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安全度比较》提出的"安全度判值ξ_d"作为不同规范安全度设置水平的可比指标,对我国冷弯型钢结构设计规范与美国和欧洲相关规范安全度设置水平进行比较了分析。对中国规范、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中轴心受拉、轴心受压、受弯、受剪、压弯等基本构件的强度或稳定性的安全度差异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中国规范的安全度水平总体上略高于欧洲规范,平均高12%,但略低于美国规范,平均低5%"的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15m宽的20m,16m预应力板梁和15m宽的20m,16mT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为例,对上、下结构中的内力、配筋、裂缝、挠度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新、旧规范的安全进行了比较,从而促进新规范的推广、使用和旧桥改造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安全度约束的多次预应力钢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多次预应力钢结构优化设计的模型,考虑了应力、位移等安全性约束,将线性规划与满约束准则法相结合,提出了效率较高的新优化策略和方法,可以得出每一级的预应力值和各个构件的优化截面。分别对具有局部布索或整体布索的大跨度钢屋架、平行钢桁架进行了优化计算分析,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我国第一本TJ 17-74<钢结构设计规范>产生的过程和它的特点,扼要陈述规范两次修订的内容,并重点讨论规范下一轮的修订工作,包括全面修订的必要性,修订的原则和具体项目.  相似文献   

9.
本交通过比较现行中、美两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规程中允许长细比、横向刚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的各类限值规定,阐述两国规范、规程中的差异和相近之处。并就以上问题托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和历次修改的过程,并对若干重要内容在历次版本规范中的发展进行概述,包括设计方法、钢结构材料、结构分析、疲劳验算、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轴压构件的弯曲稳定、轴压构件的弯扭稳定、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受弯构件腹板的局部稳定和屈曲后强度、受压构件腹板的局部稳定、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节点及其计算、钢管结构和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等内容。分析表明:我国规范与国外规范相比已毫不逊色,且具有明显的特色。同时还分析了我国规范取得了进展的原因,对我国规范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展望,对主要修订内容提出了建议。参13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钢结构抗震设计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按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结构建筑的用钢量与国外相比是否偏高,本文对中美两国抗震规范的抗震设防目标、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构件截面抗震验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中美两国抗震规范理论,计算并比较了一个20层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算例在软弱和坚硬两种场地条件下的水平地震作用和构件截面抗震验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我国抗震规范与美国抗震规范的抗震计算理论各有特色,依据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并不大于美国抗震规范的设计用钢量。  相似文献   

12.
王邦 《特种结构》2021,(2):103-107
对比中国与土耳其抗震设计规范钢结构的适用范围、钢材强度等级限值和冲击韧性要求,中抗规对钢结构细化区别规定,土抗规钢结构适用面广;中抗规要求的钢材强度等级低于于土抗规,中抗规对钢材冲击韧性的要求高于土抗规.介绍中、土抗规钢板材宽厚比限值,以工字形截面钢框架梁为例,对比分析两抗规差别,得到梁轴压比较小时,两抗规翼缘宽度、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在荷载指标及设计指标上的一些主要变更。通过对几个具代表性的结构和构件———重型工业厂房、吊车梁系统、收费站网架及屋面檩条的试设计分析,比较了新旧规范由于荷载指标及设计指标的变更对钢结构用钢量的影响。新规范对荷载及设计指标的取值作了较大调整,使钢结构的用钢量普遍提高。其中对单层重型工业厂房和收费站网架,用钢量增加幅度在3%~4%范围;新规范对吊车横向水平力的计算有了新的规定,吊车梁系统用钢量的增加幅度达到了8%左右;用钢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不上人的轻型屋面檩条,提高幅度达22%。  相似文献   

14.
国家对《高耸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了修编,规范的修编使钢塔设计更为合理、方便.本文根据规范修编改动的部分内容,通过实例计算比较钢塔按新、旧规范计算的差异,分析规范修编对钢塔内力、位移以及基底作用力的影响.文章还针对规范修编在基本风压定义上的修改,对全国31个省市241个地区的30年一遇、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按全国各地人口数进行加权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安全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上的主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目标基本可以分为功能设计和安全设计,采用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确定抗震设防目标。比较各主要规范可以发现,我国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标准偏低,特别是自振周期较短和延性较小的结构,我国规范的构件抗震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小,结构的抗震设计安全度水准偏低。修编后的抗震规范对抗震安全度的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02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经历了近十年的实施,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诸多的不足之处。新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提高了结构设计安全设置水准,淘汰低强度钢筋,提倡高强钢筋的广泛应用,完善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新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阐明新规程须重点掌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安全度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平以及历次规范修订对于安全度的调整。分析了目前建筑结构安全的实际状态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可供结构类规范安全度调整参考,并有助于技术人员提高对结构安全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从宏观层面比较了中日建筑抗震规范的发展以及抗震设计和抗震计算方法。两国的抗震设计思路类似,都是采用两阶段的设计,但总体而言,日本的抗震设防标准要高于中国,而且第二阶段的设计易于实现和检查。同时日本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多样化,它是第一个将基于能量的抗震方法写入规范的国家。通过本文的比较与分析,希望对中国的抗震规范编制和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台湾第一部钢骨钢筋混凝土构造(SteelReinforcedConcrete,SRC)设计规范之发展过程与重点内容,包括SRC构造之建筑与力学特色、SRC构造之设计理念、SRC构造之强度计算方法、耐震设计与SRC梁柱接头之设计细则等。台湾“SRC构造设计规范”可以适用于由钢梁或包覆型SRC梁、包覆型SRC柱或钢管混凝土柱(CFT)共同组成之SRC建筑构造。过去多年以来,由于台湾的建筑设计规范并未明订SRC构造设计之规定,使得工程师在进行SRC构造设计时缺乏一套依循的标准。所幸在“内政部”建筑研究所推动之下,台湾SRC构造设计规范草案终于在2003年底经过“内政部”建筑技术审议委员会审查通过。“内政部”于2004年1月16日公布修正建筑法规中之“建筑技术规则”,增列“第七章:钢骨钢筋混凝土构造”,由第496条至520条明订SRC构造设计之相关规定。随后并公布“钢骨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与解说”自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此以后,台湾从事SRC构造设计之业者与相关审查机构将可以有明确的设计规范可以依循。由于台湾的钢骨构造(S)与钢筋混凝土构造(RC)设计规范主要是参考美国AISC及ACI规范而订定,为了使S、RC及SRC三种构造的设计规范能够具有一贯性,因此台湾“SRC构造设计规范”的研拟过程亦朝着结合AISC与ACI规范的方向进行。为了彰显SRC构造之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一个称为“SRC优生学”的新观念,并比喻说:“一个经过适当设计的SRC构造,就像是S构造与RC构造结婚生下来的‘优生宝宝’。”这正是一个成功的SRC构造设计所欲达成的目标。换言之,一个细心设计的SRC构造,不但可以享受到S构造与RC构造的优点,更可以利用这两种构造“互相截长补短”,达到更安全与更经济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