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莱钢宽厚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油膜厚度补偿控制、基于油膜厚度补偿的辊缝调节量计算、加减速厚度补偿控制、AGC和HGC的控制原理,为类似轧机的板材厚度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莱钢宽厚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油膜厚度补偿控制、基于油膜厚度补偿的辊缝调节量计算、加减速厚度补偿控制、AGC和HGC的控制原理,为类似轧机的板材厚度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板带出口厚度的补偿控制、压下调节量的补偿控制、油膜厚度的补偿和辊缝零位实现对热连轧板带厚度控制的补偿,提高板带出口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油膜厚度补偿控制的原理,实测了某1 450 mm冷连轧机在不同轧辊转速和轧制压力情况下的辊缝变化值,进而利用查表法并结合插值的方法实现了油膜厚度补偿控制,从而有效提高了升降速时带钢厚度控制精度,降低了头尾超差段长度,提高了同带差控制精度和带材成材率。  相似文献   

5.
王佐  贾华 《包钢科技》2010,36(2):52-54
文中重点对轧钢过程中的厚度控制做了一些说明和研究,即HGC控制中的参数值计算和控制过程,对影响参数值准确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干扰补偿主要包括摩根轴承的油膜补偿、轧辊表面磨损补偿、轧辊热凸度补偿、轧辊偏心度补偿、轴套位置补偿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GM-AGC的控制方程,分析了轧机刚度、轧件塑性系数偏差对厚度控制调整量的影响,讨论了咬钢冲击、油膜厚度、偏心、轧制力偏差等造成钢板同板差的原因。采用轧机刚度非线性回归、轧件塑性系数实时计算和头部沉入、轧辊偏心、油膜厚度的补偿等措施,在国内某3 500 mm轧机上,实现了厚度10~30 mm的钢板同板差控制在40μm之内。  相似文献   

7.
厚度是板带钢最主要的尺寸质量指标之一,厚度自动控制(AGC)是现代化板带钢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板带钢厚度波动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出发,论述了厚度自动控制的控制策略,阐述了GM-AGC(反馈AGC)、FF-AGC(前馈AGC)、油膜补偿、活套补偿、宽度补偿、弯辊补偿,X-射线监控、冲击补偿、偏心补偿、刚度曲线拟合、蝶形补偿、尾部补偿、活套张力补偿、自动复归、ABS-AGC(绝对AGC)、REL-AGC(相对AGC)的控制原理及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8.
冯传兵 《天津冶金》2011,(2):8-10,60
安钢炉卷轧机液压自动厚度控制系统,采用轧机刚度控制、GM-AGC、X射线厚度偏差监控,由油膜、冲击、轧辊热膨胀磨损、轧辊偏心等补偿功能来控制钢板厚度。由于环境恶劣,测厚仪不能正常使用,严重降低了厚度控制精度,同板差较大。通过对影响厚度精度较大的轧机刚度控制和GM-AGC进行优化,提高了钢板同板差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
某1500mm热连轧精轧液压自动厚度控制系统,采用了专用于复杂的闭环控制和高速数学运算的德国西门子SIMATIC TDC多处理器控制器。通过反馈模型(GM—AGC)、油膜厚度补偿、活套补偿、宽度补偿(指对轧机的弹性变形系数的修正)、弯辊力补偿,X-射线厚度偏差监控等功能来控制带钢厚度。此外,还具有便于同一批号的下一块钢穿带的压下及咬入速度的复归功能。此AGC系统为串联双环系统,内环APC一直运行,外环AGC设定值作为APC附加设定,实现AGC功能。该系统稳定性、操作性好、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可逆轧机成材率低、带钢头尾厚度精度差、阶梯板长度长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通过建立厚度控制模型、查找轧制头尾扰动因素,提出优化轧辊补偿效率曲线,并在轧制区推行以润滑油油膜厚度为基础,通过压力、张力和速度的配合快速压下,再通过压上粗调和张力微调的操作方法稳定带钢头尾厚度。实施后,阶梯板长度控制在30 m左右,带钢头尾厚度超标情况得到明细控制,单卷成材率在提高0. 035%。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油膜轴承补偿、头部冲击补偿因素、油柱压缩补偿系数、伺服阀线性补偿系数、RAC补偿等宽厚板轧机辊缝控制补偿技术。指出在充分考虑到生产特点及设备因素影响的同时,适当进行参数调节可获得板形控制的最佳效果,并相应提高钢板轧制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二次冷轧机组轧制过程中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存在差异的问题,通过分析油膜厚度形成与演变机理,建立了二次冷轧机组带钢上、下表面析出油膜厚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增加带钢下表面乳化液流量和乳化液配比浓度的方法,开发出一套二次冷轧机组带钢下表面润滑工艺补偿技术。通过该技术实现了二次冷轧机组带钢上、下表面轧制变形区油膜厚度均等的目标,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带钢表面条状斑迹缺陷的发生率。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国内某钢厂1 220二次冷轧机组,应用效果显著,典型钢种带钢上、下表面条状斑迹缺陷发生率大大降低,降低程度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贾忠  申利斌  常福刚 《宽厚板》2004,10(3):26-28
γ射线测厚仪的补正机能是厚度精确测量的关键,一般对热态钢板进行测量的测厚仪补正机能包括吸收补偿曲线、材质密度补正、温度补偿曲线、相互干涉补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中厚板头部厚度超差的原因,在HAGC控制中针对钢板头部厚度超差采用辊缝沉入补偿方法,介绍了头部沉入补偿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在改善厚度超差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秀军  崔亚亚  白振华 《钢铁》2019,54(9):79-84
 针对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升降速过程中轧制压力波动的问题,充分考虑乳化液直喷系统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分析了轧制速度、乳化液体积分数等对带钢表面析出油膜厚度、轧制变形区油膜厚度、摩擦因数、前滑值、轧制压力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乳化液体积分数与轧制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在线实时调节乳化液体积分数弥补升降速过程轧制压力的波动,形成一套二次冷轧机组乳化液体积分数在线控制技术。本技术在某钢厂1 220二次冷轧机组应用后,有效地减少了升降速过程轧制压力与带钢厚度波动,提升了轧制稳定性与产品质量,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