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索饵料中不同鱼饲比对黄鳝肝脏、血液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黄鳝组相比,采用冰鲜鱼与膨化饲料投喂的黄鳝,其肝重指数显著高于野生黄鳝组,但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饵料鱼饲比对黄鳝肝重指数影响不显著;黄鳝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且与野生黄鳝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组黄鳝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黄鳝组,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随着饵料鱼饲比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有降低的趋势,T(1∶4)组显著低于T(4∶1)、T(2∶1)组 ,而黄鳝抗病力呈显著提高的趋势,T(1∶1)组显著高于T(4∶1)、T(2∶1)组 ,而后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酵母菌的基础上,研究小麦淀粉加工副产物戊聚糖浆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05头30日龄断奶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7头猪,试验期为28 d。5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和4个试验组(基础饲粮∶戊聚糖浆分别为1∶0.5、1∶1、1∶1.5和1∶2)。结果表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以及仔猪腹泻率和粪便指数在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基础饲粮与戊聚糖浆添加比例为1∶1、1∶1.5和1∶2时,可降低仔猪血清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5)。总之,在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酵母菌的基础上,添加戊聚糖浆并未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造成不良影响,且可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提高仔猪蛋白质利用效率和抗氧化机能。  相似文献   

3.
鳡鱼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评价了配合饲料网箱养殖鳡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鳡鱼的平均含肉率为74.69%,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2.87%、18.61%、6.60%和1.10%;17 种氨基酸总量为75.87%,其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总量高至28.91%,赖氨酸含量最高为7.76%,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4.08;鳡鱼肌肉中共检出18 种脂肪酸,包括神经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7.0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9.54%,n-3与n-6系列脂肪酸比值为1.21,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总量达到8.67%。肌肉中所测10 种矿质元素,硒含量丰富。配合饲料养殖鳡鱼肌肉营养价值很高,其脂肪与蛋白质质量优于野生鳡鱼与饵料鱼养殖鳡鱼。  相似文献   

4.
野生与养殖鳡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鳡鱼和养殖鳡鱼的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鱼肌肉中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7779>0.05),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野生鳡鱼显著高于养殖鳡鱼(P=0.00115、0.00415<0.05),养殖鳡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鳡鱼(P=0.000215<0.05)。养殖鳡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4.16,而野生鳡鱼则为66.03,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野生和养殖鳡鱼肌肉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4.25%和4.8%。综合所得结果,养殖鳡鱼氨基酸组成及结构、EPA+DHA含量均优于野生鳡鱼,但野生鳡鱼蛋白质含量与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优于养殖鳡鱼。  相似文献   

5.
野生和养殖乌鳢肌肉的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野生和养殖乌鳢肌肉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野生乌鳢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乌鳢(P0.05)。野生乌鳢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c22:6(DHA)含量均高于养殖乌鳢,野生和养殖乌鳢肌肉中n-3/n-6的比例分别为1.21和0.65。两种乌鳢肌肉都检测到了17种氨基酸,养殖乌鳢肌肉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野生乌鳢,野生和养殖乌鳢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的比值分别为42.66%和42.28%,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的比值分别为74.40%和73.26%,均高于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野生和养殖乌鳢肌肉的必需氨基酸评分(EAAI)分别为63.48和70.82。两种乌鳢肌肉中矿物质元素均以钾最高,养殖乌鳢微量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乌鳢(P0.05)。因此,以低值野杂鱼饵料为食物来源的养殖乌鳢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黑尾近红鲌幼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黑尾近红鲌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饵料系数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黑尾近红鲌达到最优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7.61%、8.49%、7.57%和8.45%。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鱼体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当饲料脂肪水平为8.98%时,鱼体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提高显著;饲料脂肪水平升高使鱼体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对照组鱼体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饲料脂肪水平对鱼体的干物质和粗灰分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以生长性能各项指标综合分析表明,黑尾近红鲌幼鱼饲料中适宜脂肪水平为7.57%~8.49%。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柔鱼作主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经一系列加工,制成一款具有柔鱼风味的火腿肠。根据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出该产品主料最优配方:柔鱼和鸡胸肉质量比1∶1,淀粉、大豆油和牛肉丁添加量各为5%、3%和8%。营养价值分析表明:该火腿肠的蛋白质含量为(17.927±0.570)%、脂肪含量为(8.320±0.290)%,均达特级标准。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该产品氨基酸类别完备,可利用率高,具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风干武昌鱼的营养价值和特征风味,分析其灰分、脂肪、蛋白质、多肽含量、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风干武昌鱼中蛋白质和多肽含量高达32.72%、4.26%,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9.40%、9.38%。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12%,包括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且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分别为总游离氨基酸的3.31%和1.26%;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含量为总游离氨基酸的85.64%,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高达51.07%。游离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8.80%,以C18∶1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1.98%,其中C20∶5和C22∶6含量分别为0.40%、0.89%。此外,从风干武昌鱼中检测到奇数碳脂肪酸,例如十五碳脂肪酸和十七碳脂肪酸。挥发性成分中醇类、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达16.65%、10.91%。说明风干武昌鱼营养丰富,呈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有利于风干武昌鱼特征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酶法同时提取文冠果油及蛋白质,以油脂得率及蛋白质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酶种类、酶解p H、酶解温度、料液比、酶解时间与加酶量6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实验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果胶酶与纤维素酶复合酶配比2∶1,酶解p H 5,酶解温度50℃,料液比1∶5,酶解时间4 h,加酶量1 500 U/g。在最佳条件下油脂得率为35.41%,蛋白质得率为14.43%。文冠果油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文冠果油中含棕榈酸4.60%,硬脂酸2.12%,油酸31.28%,亚油酸40.86%,芥酸8.88%。文冠果蛋白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文冠果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18.86%),其次为丝氨酸和甘氨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8.01%、7.16%),必需氨基酸总量达7.91 mg/100 mg,占氨基酸总量的24.10%。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固定复配乳化剂总质量分数为0.3%,使用亲水乳化剂吐温-80和亲油乳化剂单甘油酯以不同比例复配制备搅打稀奶油,从乳液界面性质及脂肪结晶性质变化的角度研究其协同作用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吐温-80与单甘油酯的质量比由1∶1逐渐升至1∶4,乳液液相蛋白质浓度及表观黏度下降,结晶脂肪耐热性增强,β′晶型明显,产品打发率上升,泡沫析水率下降;当吐温-80与单甘油酯的质量比变为1∶5和1∶6时,产品中结晶脂肪β′晶型含量下降,晶体尺寸显著减小,产品打发率下降,泡沫析水率上升。因此,吐温-80与单甘油酯质量比为1∶4,符合工业生产高品质搅打稀奶油的要求,此时产品搅打时间仅需(277.3±2.5) s,打发率达(158.9±1.23)%,搅打泡沫析水率仅(1.55±0.47)%,并且兼具良好的乳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盘锦市市区餐饮单位食(饮)具的卫生状况,为预防各类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盘锦市市区各类餐饮经营场所、集体食堂的食(饮)具消毒效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共检测盘锦市各类餐饮单位食(饮)具样本1 000份,总合格率为93.70%。结论:盘锦市餐饮业消毒效果和卫生状况整体水平较好,但应针对不同类型、季节和餐具种类采取不同的防制措施,加大监督监测力度,全面落实消毒和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餐饮业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2.
饮料中咖啡因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HPLC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并通过对不确定度的分析,为方法的改进和找到实验中关键控制点提供依据。方法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找出测量过程中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评估和合成。结果对HPLC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给出了测定不确定度为2.2μg/ml。结论通过对使用标准曲线法定量的测量方式中不确定度的计算,找到工作中的关键步骤,对提高测量的质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解广东省流通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GB 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对2016年检验的6类食品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16份样品中共检出不合格样品39份,总体合格率为98.79%。不同微生物项目的检验结果中,菌落总数的合格率相对最低,为99.19%。检验的6类食品中速冻食品、方便食品和水产制品检出不合格样品,方便食品的合格率(97.2%)相对最低。结论 广东省食品微生物污染整体状况较好,建议对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方便食品、水产制品进行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丙烯酰胺于2002年初在高温加工中发现。综述了国外的研究进展,包括丙烯酰胺的有害作用、产生机制及其产生条件,同时,对如何防止高温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An analytic procedure based 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UV detection (SPE–HPLC–UV) was validated and used to analyse 144 apple-based-foods, including 68 apple juices (32 clear and 36 cloudy) and 76 homogenised apple purees marketed in Portugal. Patulin was detected in 33 samples (23%) with values ranging from 1.2 μg/kg to 42 μg/kg. Patulin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analysed infant drinks but its presence was quantified in five homogenised apple puree (7%) labelled as being intended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consumption. A higher incidence of positive samples was detected in cloudy juices (67%) when compared with clear ones (13%). When the production mode is considered, 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samples was 20% and 24% for product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origin, respectively.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of patulin in apple-based-foods in Portugal, including baby food.  相似文献   

16.
烟草糖苷类香气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烟草中的糖苷类与烟草香气的关系、分离鉴定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认为应加强烟草品种间糖苷类组分和含量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糖苷类及有关释放酶在烟草中的存在形式,调制过程中的释放条件与烟草品质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徐军 《烟草科技》2007,(8):8-11
为探讨烟草质检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对卷烟含末率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卷烟含末率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演示了各分量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评定过程。结果表明,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严格按相关标准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是控制不确定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杜英英  洪晓杰  赵霞等 《印染》2013,39(9):37-40
依据GB/T 26713—2011《鞋类化学试验方法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采用超声波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鞋类纺织材料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鞋类纺织材料中富马酸二甲酯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评定、合成,给出了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评定不确定度保证了分析测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标定为例,应用不确定度计算对浓度标定的符合性进行了评定,并详细讨论了各不确定度的来源及计算,同时对如何减小不确定度分量的方法以及平行测定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GB/T 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一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测量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其中,萃取液中甲醛浓度导致的不确定度和重复性测试导致的不确定度对甲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