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ε-酸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实验研究了典型有机污染物ε -酸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可达99%以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初始废水浓度的增大,COD去除率也随之提高.ε-酸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COD]/dt =9.75104exp(-8.3804/RT)[COD]1.06[O2]00.165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 SCWO)技术对香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TN、NH3-N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SCWO法处理香料废水有良好的效果,出水COD得到明显的去除.在过氧比为2,反应压力27 MPa、温度500℃、时间60 s的条件下,该废水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9.4%.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葡萄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研究了葡萄糖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葡萄糖 ,COD去除率可达 98%。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初始废水浓度的增大 ,COD去除率也随之提高。葡萄糖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动力学方程为- d[COD]dτ =2 4.2 exp - 3.0× 10 4RT [COD]1.0 3 [O2 ]0 .0 670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探讨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味精生产废水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氧化剂浓度、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味精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水中的COD,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反应温度为380℃、反应压力24MPa、停留时间3.2min、H2O2浓度为0.5%时,COD去除率为99.9%;水质质标完全达到国家颁布的GB19431-2004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小型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过氧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为:过氧量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反应温度。此外,得出该技术对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545℃,压力25.5 MPa,停留时间149 s,过氧量230%。在此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为99.40%,与响应面优化理论值相差0.56%,该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顺酐生产废水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对顺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氧化剂的情况下,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水中的COD,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反应温度为400℃、反应压力为28 MPa、流量为5 mL·min时,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9.9%,出水达到GB 8978-1996国家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可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高含量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高含量印染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废水pH、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氧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废水的pH对COD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在pH为9.1、反应温度580℃、反应压力27 MPa,过氧量200%的条件下,经处理的废水COD为47 mg·L-1,去除率达到了99.8%.使用超临界水氧化法能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的COD,达到GB 8978-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DDNP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通过正交实验,以色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及过氧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能有效地降解DDNP废水,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和过氧量的增加,CODCr去除率也随之提高.反应压力24 MPa、反应温度600 ℃、停留时间3 min、过氧量0.8 MPa为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后废水中CODCr去除率可达99%以上,色度去除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考察温度、压力、停留时间、过氧量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点温度压力25 MPa,392.54℃,氧化剂过量1.254倍,停留时间52.58 s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最高值(98.92%).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以O2为氧化剂,在703~823 K、压力24 MPa、停留时间10~50 s的条件下,进行了超临界水氧化DDNP模拟废水实验,COD去除率可达99%;建立了COD去除率宏观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对处理DDNP是有效的,在超临界条件下,DDNP废水的COD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氧化剂过量2倍的情况下,DDNP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对有机物的反应级数为1.33级,对氧气为0.21级;反应活化能Ea为30.7 kJ/mol,指前因子A为61.97.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叙述水的基本性质后,较详细介绍了水的活性化和活性水的特征及制备方法,指出活性水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高质量的水。  相似文献   

12.
顾振国 《净水技术》2003,22(5):20-22
该文介绍了具有120年供水历史的上海杨树浦水厂的创建和发展、供水现状与技术管理,以及为提高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微污染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贵州化工》2005,30(5):25-29
主要介绍对微污染水处理的几种新方法,如: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技术、二氧化氯氧化消毒处理技术、臭氧氧化消毒处理技术以及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并将这几种深度水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客观地提出其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景观水体"水华"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观水体的水华防治应急措施是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常用的各种水华防治的应急措施进行系统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杜敏娜  高延雄  杨茜  熊家晴 《广州化工》2010,38(7):69-71,74
在水源切换过程中,由于水源水质不同造成的管网水质化学不稳定,引起水质恶化,发生"红水"现象。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际管网,观察切换水源过程对给水管网水质指标的影响,监测到浊度明显升高从0.32NTU上升到6.38NTU,pH从7.97上升到8.30,电导率从825s·m^-1降到779s·m^-1,总溶解性固体从403mg·L^-1下降到380mg·L^-1,余氯迅速下降从2mg·L^-1下降到0.02mg·L^-1。感官上色度增加,水浑浊有沉淀生成,管网水中铁的含量增加,最大到1.15mg·L^-1严重超标。经分析提高pH、增加碱度、投加缓蚀剂及严格保证出厂水指标等可控制管网水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李涛 《化肥设计》2009,47(2):40-42
从循环水的饱合理论以及碳酸盐的化学平衡出发,论述了循环水系统中盐类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碳酸盐的影响;简述了循环水水质稳定的条件,介绍了循环水处理及杀菌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封闭景观水体补充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峰  邹伟国  卢斌 《净水技术》2010,29(3):11-13,33
分析了上海松江区某植物园景观水体水量补充和损耗的各种因素,对各因素对应的水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了总的补充水量,为植物园水质净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和气 《净水技术》2005,24(3):59-61
根据多年来的调查和实验结果对合肥及国内其它城市供水管网水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造成危害较大的管网水质问题是由于用户内部二次供水及管材、配件质量问题造成的.文中同时浅析了改善管网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松  曹培宽  白小明 《广东化工》2012,39(9):31-32,57
针对滨海新区中水水质,研究了适应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某热电公司应用的中水水质、系统材质和工况条件的水处理药剂及其配套高浓缩倍率水处理技术,并应用于现场运行控制。通过对近五年现场应用结果进行深入总结分析,说明中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处理技术是成功的,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二次供水水质投诉情况的调查,找到困扰居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水质问题是黄水、红虫和异嗅异味三类,分别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源头到龙头全面加强的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