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溅射功率对Sn薄膜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法分别在150、250、400 W功率下制备了3种锂离子电池用Sn薄膜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恒电流充放电对3种薄膜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循环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功率增加,薄膜的非晶成分减少,晶化加剧,颗粒粗化.在相同溅射时间20 min的情况下.当溅射功率为250 W时,获得的Sn薄膜电极具有最好的循环性能,首次嵌锂容量为653.8 mAh/g,30次循环后容量维持在515mAh/g.容量保持率达79%. 相似文献
3.
溅射时间对Sn薄膜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Cu箔基片上分别溅射5min、15min和25 min,制备了3种锂离子电池用Sn薄膜负极材料。通过XRD、SEM、ICP、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对3种薄膜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循环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溅射功率250 W的情况下,随着溅射时间的增加,薄膜晶化程度加剧,颗粒增大并呈球形化趋势。样品的首次库仑效率逐渐升高,首次嵌锂容量逐渐降低。当溅射时间为15 min时,样品的循环性能优于其它两个样品,首次放电(嵌锂)比容量为710 mAh/g,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650 mAh/g。 相似文献
4.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不同温度的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氮化铜薄膜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薄膜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电化学测试表明,氮化铜薄膜电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8mAh/(cm2·mm),首次效率为51%。通过非现场XRD、XPS、交流阻抗图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对薄膜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6.
采用磁控共溅射法制备FeGaB合金薄膜,FeGa靶的溅射功率为40 W,通过调整B靶的溅射功率来调控薄膜的成分.结果表明,制备出的FeGaB薄膜厚度均匀,呈非晶态,具有较小的矫顽力和较大的磁致伸缩系数.当B靶的射频溅射功率大于30 W时,薄膜的矫顽力Hc降低到2.1 Oe左右.B靶溅射功率增大时,B元素的含量增大,Fe... 相似文献
7.
8.
9.
采用两步恒流电沉积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锡锑铜氧(Sn-Sb-Cu-O)合金电极材料;通过SEM、能谱(EDS)、XRD、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实验,研究样品的性能。当电沉积的阴极电流密度为5 mA/cm2,Cu基体上电沉积Sb与Sn的时间分别为18 min和12 min时,所得Sn-Sb-Cu-O电极中Sn和Sb的物质的量比约为1∶1,在0.001~1.800 V充放电,首次循环的可逆比容量为1108.6 mAh/g,库仑效率为79%;第30次循环的可逆比容量为767.7 mAh/g。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改性石墨用作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多种多样,所以重点探讨了什么样的方法更有效更可行。在论述各类改性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改性的内在原因,指出每种方法的不足之处;阐述了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讨论了石墨选材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对比所述各种方法后,认为掺杂或共改性是相对更好的改性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