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肉桂精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个人护理用品、农业化学品等行业。在简述天然肉桂油提取技术及应用的基础上,较全面地综述了肉桂油的深加工利用概况及其新进展。天然肉桂精油的化学精细化将成为肉桂油深加工利用的重要方向。旨在为研究开发及综合利用肉桂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波辅助提取法(UAE)、亚临界水提取法(SWE)和超声强化亚临界水提取法(USWE)制备肉桂精油,从提取工艺、肉桂精油成分、物理特性及抗氧化性等方面对4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USWE法提取时间最短(25min),UAE法肉桂精油得率最高(2.10%),但外观性状差,USWE法肉桂醛得率及油中肉桂醛含量均最高;4种精油的主要成分均为肉桂醛,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SD、SWE和USWE法所得精油物理特性相似,与UAE法相差较大;4种精油对DPPH·、·OH、O2-·均有清除作用,且其效果随精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USWE法精油的清除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方法,以上结果说明,USWE是一种提取肉桂精油较理想的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肉桂油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优化无溶剂微波萃取肉桂油的工艺条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肉桂油成分鉴定,同时探究该工艺提取肉桂精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肉桂表面微观形貌,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肉桂油进行对比。以肉桂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试验条件,提取时间60 min、微波功率450 W、含水率60%、浸润时间2.5 h;在该试验条件下的肉桂精油得率为3.15%,较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高了35.78%;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肉桂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通过质谱库与保留指数验证,从无溶剂微波工艺萃取的肉桂精油中共鉴定出了2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肉桂醛(67.69%)、丁香酚(11.36%)、芳樟醇(4.26%)、柠檬烯(2.40%)等,且肉桂醛及柠檬烯的含量较水蒸气蒸馏萃取肉桂油分别提高了14.49%和34.51%,表明无溶剂微波萃取肉桂油有更高的药理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无溶剂微波萃取后的肉桂样品有明显的空隙和大量不规则的空腔结构;无溶剂微波萃取肉桂油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2.10 mg/mL和0.17 mg/mL,优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肉桂油;综上,无溶剂微波萃取工艺是种较理想的提取肉桂精油的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肉桂精油得率高及品质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肉桂精油具有优良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因此其作为一类天然安全的植物抑菌剂和抗氧化剂,在日常的食品保鲜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分析了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提取部位和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肉桂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综述了肉桂油的抗菌、抗氧化性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为肉桂精油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肉桂的利用及天然精油的开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肉桂在食品和医药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并成为天然香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综述了肉桂油的主要成分、提取方法、质量控制、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而阐明肉桂天然精油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食用肉桂油树脂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产地的肉桂皮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肉桂油树脂,同时对其各种理化指标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并与肉桂精油进行比较。不同产地的肉桂油树脂提取率是3.62%(云南)、3.28%(广西)、2.91%(广东肇庆);在溶剂提取法中以石油醚提取最佳,其产品品质几乎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相当。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气质联用的气相色谱法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溶剂法提取的肉桂油树脂与水汽蒸馏法的肉桂精油 ,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了三者在化合物组成上的差异 ,为肉桂油树脂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工艺条件下食用肉桂油树脂有效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气质联用的气相色谱法,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溶剂法提取的肉桂油树脂与水汽蒸馏法的肉桂精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三者在化合物组成上的差异,为肉桂油树脂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肉桂营养成分丰富,主要含有肉桂精油、油树脂、黄酮类、多糖、多酚、无机离子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肉桂的保健功能、天然活性成分及其提取测定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归纳与论述,为肉桂在食品和医药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睿 《广西轻工业》2010,26(8):14-15
肉桂油是从肉桂干燥枝、叶提取得到的挥发油,具有镇静、镇痛、抗肿瘤等作用,有极大的研究及开发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化学工业。综述了近年来肉桂精油的提取工艺技术,以期为肉桂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4种肉桂精油微胶囊中总精油的提取方法,建立准确的微胶囊总精油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干燥失重法、挥发油测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混合溶剂提取称重法对肉桂精油微胶囊总精油含量进行提取、测定,对这4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4种方法测得同一种肉桂精油微胶囊的总精油含量,结果发现:干燥失重法和混合溶剂提取法回收率分别达84.16%和85.50%,干燥失重法的测量误差(12.73%)大大高于混合溶剂提取法(3.74%),混合溶剂提取法重复性好且准确率高,在提高精油投入量后,回收率可达80%以上。紫外分光光度法与挥发油测定法回收率低(分别为67.30%和66.50%),偏差也较高。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繁琐,相对成本较高,挥发油测定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然而耗时较长。结论:4种方法中以混合溶剂提取称重法测得的精油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丁香和肉桂精油气相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丁香和肉桂精油,并通过滤纸片法、固相扩散法、气相扩散法等体外抗菌试验,比较了丁香、肉桂精油及混合精油和常用化学防腐剂山梨酸钾对11株食品中常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丁香、肉桂精油及混合精油对供试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山梨酸钾;对霉菌的抑菌作用显著高于酵母菌和细菌,且气态抑制作用比固相抑菌作用强;混合精油对细菌的抑菌作用有拮抗作用,在气相中的拮抗作用更强;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对黄曲霉和黑曲霉有相加作用;对桔青霉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春红  刘静  陈丽  马骏 《食品科技》2007,(12):105-108
天然植物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在粮食天然保鲜剂的开发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从天然植物丁香、肉桂、小茴香中提取精油,并将它们对大米2种主要霉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肉桂精油效果最好,0.03%时抑菌率达100%,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为0.02%。同时也对3种植物精油在大米储藏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抑菌圈、气相熏蒸法等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了罗勒精油、茶树油、百里香精油、丁香精油、小茴香精油、依兰油、甘牛至精油、肉桂精油、桉叶油、芫荽籽精油、香茅油、鼠尾草油、甘松精油十三种植物精油对六种食品常见有害微生物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十三种植物精油均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具有一定的抑杀能力。百里香精油和肉桂精油抗菌活性最强,均表现程度不等的抗菌活性。六种供试菌种对百里香精油、肉桂精油极敏感,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0 mm;当两种精油空间体积浓度达到300μL/L时,两种精油对多数供试菌表现出强抑菌效果。肉桂精油与百里香精油复配后对供试菌没有表现出强的协同增效效果,部分出现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复配精油中肉桂精油占80%时,对供试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肉桂精油是一种从肉桂树皮中提取的以醛类和酯类为主要成分的挥发性油,由于其易受贮藏条件的影响使得主要成分挥发而导致抑菌和抗氧化效果减弱,因此利用高分子物质包埋肉桂精油形成微胶囊,不仅可以提高肉桂精油的稳定性,还能降低其在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损耗。本研究以肉桂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肉桂精油微胶囊,首先建立了包埋率与芯壁比、壁材浓度、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四个单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从而确定肉桂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包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芯壁比为1∶8、壁材浓度为29%、包埋温度为51℃条件下反应1.9 h后包埋效果最佳,包埋率达到了80.19%,此结果为肉桂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提供了有效的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组装法制备明胶-壳聚糖-肉桂精油天然涂膜液,以天然涂膜液的粒径及其对肉桂精油的包埋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天然涂膜液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抑菌圈法研究该天然涂膜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制备天然涂膜液的最佳工艺为明胶质量浓度6 mg/mL,壳聚糖质量浓度3 mg/mL,肉桂精油质量浓度3 m...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用于不同运输条件下对稻谷中的霉菌具有天然抑菌效果的精油微胶囊,以肉桂、丁香和百里香精油为芯材,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肉桂-丁香-百里香精油微胶囊.通过热重分析法和扫描电镜分析精油微胶囊的结构和理化特性,并对精油微胶囊在霉变稻谷中的缓释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制备精油微胶囊的最优工艺条件为:...  相似文献   

18.
左娟  马美湖 《食品科学》2010,31(9):19-22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6 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6 种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结果均为:肉桂油>冬青油>紫苏叶油>茶树油>桉叶油>连翘油。选定肉桂油、冬青油、紫苏叶油3 种植物精油配制复合抑菌物质。复配抑菌物质的配方为:肉桂油0.6mg/mL、冬青油0.4mg/mL、紫苏叶油0.3mg/mL。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3):121-127
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壁材,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胶囊(cinnamon ssential oilloaded chitosan nanocapsules,CIEO-MPS),研究制备条件对纳米胶囊粒径及ζ-电势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纳米胶囊的物理特性进行表征;同时采用抑菌圈法和DPPH法测定肉桂精油纳米胶囊的体外抗菌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肉桂精油纳米胶囊平均粒径为178 nm,ζ电位为33. 72 m V;拉曼光谱表明肉桂精油已经被封装到纳米胶囊中;此外,肉桂精油纳米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和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活性。肉桂精油纳米胶囊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菌抗氧化剂从而在食品和医药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精油(cinnamon essential oil, CEO)、紫苏精油(perilla essential oil, PEO)和牛至精油(oregano essential oil, OEO),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单一植物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用棋盘稀释法计算复配精油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并探究复配精油的抑菌效果及对鲜切猪肉的保鲜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种精油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能力的大小表现为肉桂精油>紫苏精油>牛至精油;精油复配后存在协同或相加现象,其中,肉桂-紫苏精油复配剂对2种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肉桂-牛至精油复配剂和紫苏-牛至精油复配剂。肉桂-紫苏精油复配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鲜切猪肉水分及蛋白质含量的损耗,抑制微生物生长并保持鲜猪肉的色泽,证明肉桂-紫苏精油复配剂对鲜切猪肉具有一定的保鲜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