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清皇家陵寝中享殿后面的三座琉璃花门建筑,相比享殿和明楼等高大建筑,经常不被关注。而这座建筑的位置、功能以及源流,对于全面研究皇家陵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自陵寝开始设置地上建筑以来,在历代皇家陵寝中,与“陵寝门”具有相同布局位置和功能属性的建筑,试对其建筑原型进行溯源,并理清其发展演化脉络,为陵墓建筑、特别是皇家陵寝的研究提供借鉴与补充。  相似文献   

2.
南京明孝陵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寝,深远地影响着明清数百年帝王陵寝的发展。享殿是明孝陵陵宫区内的主体祭祀建筑,兼有日常祭祀和大规模祭祀的双重功能,具有开创性的时代特点。通过对皇陵享殿发展历史脉络和明陵祭祀制度及空间特征的梳理,阐明时代文化需求对陵寝建筑仪礼空间的影响。对孝陵陵宫区建筑仪礼空间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明初帝陵的祭祀文化,而且可以为明孝陵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史箴  汪江华 《建筑师》2004,(6):92-100
我国古代陵墓建筑根植于正统儒家礼治思想和“比德山水”的审美理想。在继承和发展明代“陵制与山水相称”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清代皇家陵寝以生生不息、永恒伟大的山川形胜作为创作本体,使建筑人文美与山水自然美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一种隽永、崇高的审美境界。因此,选址也就成了经营和评价陵寝的首要条件。惠陵是清穆宗同治帝的陵寝,建造历时近五年,耗资八百多万两白银,可谓工程浩大。至今,惠陵不仅建筑实物保存完好,同时还有包括“样式雷”图档在内的大量相关工程档案和文献遗存。通过对这些原始工程记录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可以理清惠陵工程选址的具体操作程序,进而揭示出清代皇家陵寝风水选址的实质内容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汪江华 《建筑师》2014,(1):61-66
惠陵是清穆宗同治的陵寝,是清代晚期皇家陵寝建筑的典范之一,至今建筑实物保存基本完好,更重要的是有大量与之相对应的"样式雷"工程图档传世。本文在对惠陵建筑实物调研测绘的基础上,结合与之对应的"样式雷"惠陵工程档案的整理,力图翔实展现惠陵工程完整的规划设计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方法。这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研究,推进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的整理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庑殿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建筑常应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皇家建筑当中,是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最常采取的形式。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在封建社会,庑殿式建筑实际上已成为皇权、神权等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成为皇家建筑中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除皇家建筑之外,  相似文献   

6.
马亚马全宝 《建筑》2023,(10):116-118
焚帛炉,又称燎炉,是祭祀中用来焚烧祝板、祝帛、金银箔等祭品的炉子或建筑物,常用于坛庙、皇家陵寝和宗教建筑。一直以来,焚帛炉在祭祀礼仪中的作用经常被忽视,作为祭祀组群中的配置建筑物,在其建设之初便是作为整体规划而存在。作为北京九坛八庙之一的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太岁、山川、天地神祇等神灵的主要场所。先农坛位于北京永定门内大街西侧,与天坛隔街相对,主要有太岁殿、庆成宫、神仓、神厨和具服殿五组建筑。先农坛内现存的焚帛炉有两座,一座位于太岁殿建筑群的东南侧,一座在天神坛遗址东南侧。  相似文献   

7.
明代砖砌无梁殿是中国特有的建筑遗产类型,也是明清皇家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构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本文介绍了明代砖砌无梁殿的源起与发展,以灵谷寺无梁殿、永祚寺无梁殿、开元寺无梁殿和隆昌寺无梁殿这四座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时域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的建筑形制与构造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明代砖砌无梁殿造型简约质朴、庄重雄伟,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随着年代演进,无梁殿屋顶趋于陡峭,拱券由圆变尖,建筑风格更加精美,复合拱结构科学稳定;明代后期无梁殿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特征,研究结论可对该类型建筑遗产的加固修缮及其仿古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明代砖砌无梁殿是中国特有的建筑遗产类型,也是明清皇家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构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本文介绍了明代砖砌无梁殿的源起与发展,以灵谷寺无梁殿、永祚寺无梁殿、开元寺无梁殿和隆昌寺无梁殿这四座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时域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的建筑形制与构造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明代砖砌无梁殿造型简约质朴、庄重雄伟,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随着年代演进,无梁殿屋顶趋于陡峭,拱券由圆变尖,建筑风格更加精美,复合拱结构科学稳定;明代后期无梁殿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特征,研究结论可对该类型建筑遗产的加固修缮及其仿古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萍  晏子有 《建筑》2002,(7):62-62
有关清朝帝后妃陵寝地宫的内部结构 ,无图纸传流于世 ,加之封建王朝的严密封锁 ,所以人们对于清初诸帝后陵地宫结构知之不详。民国以后 ,样氏雷所绘清陵地宫结构诸图见于民间 ,为研究嘉庆以后皇帝、皇后陵地宫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资料。但是关于帝后陵地宫的内部结构一般人仍然知之甚少。甚至在清逊帝溥仪的心目中 ,对于皇陵的地宫结构也是不甚了了。清亡以后 ,帝后陵地宫图纸的流传于世 ,尤其是解放以后 ,高宗裕陵和德宗崇陵、慈禧太后陵地宫的先后发掘 ,为学者们研究和考证清朝帝后陵地宫 ,创造了有利条件。清朝时候 ,按照礼教“事死如事生”…  相似文献   

10.
明显陵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是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1.
同一个建筑师,两任民国主席墓,国民政府的首都与陪都,林森墓与谭延闿墓之间不仅建立起了一种多维联系,也是民国建筑从南京至重庆的延续。本文从环境背景、时代背景、建筑特点解析著名建筑师杨廷宝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两个作品——南京谭延闿墓和重庆林森墓风格与精神的双重传递与演化。  相似文献   

12.
位于燕园未名湖南岸西段的一组石五供做工精细且纹饰精致,为未名湖景观的重要组分.既有研究对该组石五供的年代、来源及墓主皆无确切考证,本文在综述现有三种观点的基础上,首先按照石五供体制及其与其它石五供的形制比较,对该组石五供加以断代;进而追溯燕园历史和建设历程,并查找本地区墓葬,以断定石五供的来源及墓主人的可能范围;最后通过分析明清典制,确定墓主的官衔与级别,推测最有可能的基主.基于分析,在所有可能的假设中,本文彻底否定了此石五供出自杭爱墓或帝后陵的可能,且判定建造时间不属于民国;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种推测,其中主推测为该组石五供是明代遗物,最有可能是明米万钟在今燕园内墓地的供件,其被保留放置于燕园未名湖南岸的做法可能服从于燕园的设计师墨菲为校园添加中国元素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先怡衡 《山西建筑》2006,32(24):27-28
从时间、地域两方面追塑了崖洞墓的产生与发展,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探求了崖洞墓的起源问题,同时论述了崖洞墓的选址和构建,对墓制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晓  周学鹰 《华中建筑》2012,(1):176-181
"九十九间半"是一种大型建筑群的通称,主要流行在江淮等地,尤以南京为最,多属民居。其产生与明初独创的"九五至尊"数字有关,初期仅用于皇家工程,如宫殿、陵墓、坛庙、城墙及仪仗、祭祀等。明中叶以降,随僭越风气兴起,以"九十九间半"为称谓的建筑群逐渐流布社会各阶层。该文对这种建筑群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遗存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是清朝的两个皇家宫殿建筑群,同属于中国古典木建筑的后期作品。但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不同点。本文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中国古建筑高潮时期的作品受封建王朝的更迭以及历史的变迁、不同民族建设带来的影响。通过不同点的对比来发觉内在的历史价值,供现代建筑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王朝一贯重视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作为集大成者的清朝,其保护理念及方法对于今日仍有借鉴意义。本文借助政书、律令、档案等资料,阐述了清朝对帝王陵墓的差异性保护,梳理了保护制度及措施,分析了机构人员及协作方式,并对比古今陵墓保护工作,指出:陵墓保护需要实践积累,不可盲目抛弃古代智慧;应增加陵墓保护中精神层面的引导;应强化国务院在文物保护中的上层协调作用;陵墓保护的最终目的应在于维护国家稳定,提升历史认同感及文化自信力。  相似文献   

17.
沈旸 《建筑师》2010,(3):32-43
建筑营造,选址规划为先,且古代都城的官方建筑更给予礼制规矩的约束和定位,从唐长安国子监所在入手,即出于都城规划的全局之虑;再大而化小,视角由城市转至国子监庙学,因文献记载的建筑信息极为稀少藉由解读庙学行礼中的行进路线和空间使用,可钩稽些许对建筑本体和城市空间的认知;再结合参与科举者行止空间的描摹,及于帝都功能空间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ims to inquiry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rchitecture's form and function in the horizon of long-term historical evolution, by clarifying how the histories of imperial main halls and state ceremonies relate to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he imperial main halls are the most archetypical and accomplished ones among traditional Chinese buildings, and their function is primarily ritual rather than practical. Although these magnificent buildings are indisputably considered the crowning achievem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how the built space cooperates with ritual practices did not receive deserved attention.With the thorough reading of voluminous official ritual document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together with visual materials, the research presents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the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s of the ground-level 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 and the ritual configuration across these centuries. Also specifically depicted are details of how architecture engaged in the ritual narration and was used as an apparatus to articulate emperor-courtier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9.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宫的初创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利用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行宫园林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的圣因寺山园开发奠定了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八景"的基础,总结西湖行宫的园林特色表现在因山构园、院落结构与八景题名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清水宋墓是发现在清水县境内宋(金)时期四座小型平民墓的合称,位于甘肃省清水县赵充国陵园内。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清水宋墓渗水严重,水害普遍发育,并衍生出砖画颜料褪色、表层风化剥落等多种病害。本次勘测工作根据土体含水率不同存在的电性差异原理,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自然电场法两种电法勘探方法,查明了清水宋墓渗水病害分布情况及墓室区域土体表层渗流补给方向,为清水宋墓水害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