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小城镇社会空间不断扩大,其社会治理因社会公民扩展、重组、重塑而转型.基于小城镇化背景下的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公民角色,构建共生共容的小城镇治理模式,提出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充分利用政府转型、社会组织壮大、小城镇公民构成的社区同质化、传统社会道德约束等优势,重构“政府——社会”关系,积极扩展合作秩序,增强社会信任,培育公民意识,通过社会公共政策创新驱动,实现合作治理,促进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公民利益共容,实现社会善治.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对城市治理的新要求,城市治理主体由政府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也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各个主体由于利益定位的不同,进而拥有不同的目标绩效,但是在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中,对城市治理目标进行了统合。由于我国城市治理处于转型期,因而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城市治理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提供参考路径:提升公民参与度、多中心城市治理、"无缝隙城市"。  相似文献   

3.
来华留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推进,来华留学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日益突出并渐趋复杂,传统治理方式难以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引入协同治理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宏观视角系统探讨来华留学教育体系的治理主体、治理举措和协同机制建构,可以为实现来华留学教育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路和具体方案。在治理主体上,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高校负责、社会监督、企业参与、国际协同的共建共享格局;在治理举措上,优化教育内容、扩大资金来源、建立评估制度等多措并举;在协同机制上,注重提升领导主体能力建设,加强沟通交流平台建设,并强化利益平衡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可以借鉴治理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通过构建一种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会各个角色协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在维护社会各方利益的同时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应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个系统的、互动的、综合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员工低碳组织公民行为对企业成功实施低碳转型战略具有重要作用。为揭示企业低碳文化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员工低碳组织公民行为,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以组织认同感为中介变量、个体环境情感为调节变量,构建企业低碳文化感知影响员工低碳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技术对340份环保绿化行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低碳文化感知对员工低碳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感在企业低碳文化感知与低碳组织公民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环境情感能够增强组织认同感对低碳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并调节组织认同感的中介效应。建议企业开展有益于企业积极形象的低碳行动,使员工发自内心地对企业低碳文化产生高度的组织认同,同时通过规章制度、积极沟通等刚柔并济的手段唤起员工对自然向往和对污染内疚的环境情感,最终通过激发员工低碳组织公民行为助推企业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6.
在转型期的中国,邻避抗争是社会抗争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近年来由PX项目引发的典型邻避抗争事件的多案例比较,可以发现,政府的封闭型决策、企业的逐利本性、大众传媒的扭曲宣传和社区共同体的切肤之痛,构成了邻避抗争利益相关者的“卷入”机制;从邻避抗争的形成、发酵、爆发到响应四个阶段入手,其生成机理清晰可见:各主体基于理性经济人的选择形成抗争,大众传媒的力量促成抗争进一步发酵,公民诉求的集中表达使抗争爆发,迟到的政府-公民互动则是对抗争的最终响应.有鉴于此,邻避抗争的治理需要政府主导与多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发挥治理的主导作用,企业关注社会效应和安全生产,公民理性参与决策,媒体严肃危机报道态度.  相似文献   

7.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和关键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政府治理仍存在政府过于垄断公共事务或管制市场,影响社会的自主性发挥和资源配置效率,利益聚合不充分造成偏离公共利益使政府面临治理危机等问题。这种局面的扭转有赖于我国政府治理的转型,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必须遵循总体性发展原则,发扬公平、效率和服务的精神,倡导多中心协同治理,倡导培养现代政府治理理念,正确对待政府与社会、市场和公民的关系,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在供电服务管理中利益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对供电服务管理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研究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现有研究者已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索.但从利益主体角度的研究还不多见。以供电服务中的利益主体为对象,综合利用社会学中的利益单元分化原理,社会行为动力系统理论和关系图模型,认为供电服务工程利益主体是一组具有不完全契约性质的契约组织的缔结;将九大利益主体交叉界类为5大利益单元,并构建出一个综合互补、监督、监管、中介和协同等关系的隐显关系图。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以及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转型时期,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价值冲突日益彰显,不同利益集团的压力、“政府失灵”、个人“理性无知”等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出挑战。完善科学决策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管理和监督机制和协调整合机制实现公共政策创新,是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合作和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为转型时期我国的公民利益表达提供了一个强有力且有效的平台,对于提高我国政府的治理水平,实现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互联网拓宽了政治系统与公民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增强了公民利益表达能力和扩大了公民利益表达的影响,然而当前我国公民在网络利益表达方面存在着代表指向不清,非理性等问题,应通过培养制度化利益表达意识和构建网上利益表达机制两个途径来提升我国公民网络利益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