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晓  李晓双 《计算机科学》2021,48(z2):409-415
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不断发展,各种假冒合法用户的欺骗手段不断出现.基于单一差异线索进行的活体检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复杂环境下提高人脸活体检测方法性能的需求.基于此,文中提出多特征融合的方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从人脸图像的不同线索中学习多个特征来进行活体检测,深度图在空间上能够区分真假人脸之间的深度信息;光流图在时间上能够区分真假人脸之间的动态信息;残差噪声图根据真人脸的一次成像和假冒人脸的二次成像噪声成分的不同进行区分.文中融合3种特征,不仅利用空间、时间多维度线索弥补了单一线索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相比现有的方法,所提方法无论是在同一个数据库还是跨数据库的情况下,均有较好的实验结果.具体而言,所提方法在CASIA数据集、RE-PLAY-ATTACK数据集和NUAA数据集上的错误率分别为0.11%,0.06%和0.45%.  相似文献   

2.
陈莉明  田茂  颜佳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1):3500-3505
跨年龄人脸识别因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成为人脸识别领域的热门话题.针对跨年龄人脸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引入解纠缠表示学习,提出了一个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解纠缠表示学习(IPDRL)网络来实现人脸图像的识别.该网络由编码器、生成器和鉴别器构成.编码器在对特征中的年龄变化进行解纠缠的同时,对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进行编码,提取只利于身份鉴别的特征,实现身份特征和年龄特征的解纠缠;生成器根据输入的年龄特征生成对应的身份保持的年龄图像;鉴别器通过对抗学习和多任务学习实现年龄和身份的类分布预测.通过将解纠缠表示学习、对抗学习和多任务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很好地保留了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使跨年龄人脸图像识别的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活体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金融服务、文体娱乐、智慧城市、传媒社交等领域,通常与人脸识别技术结合使用,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部署到真实场景中。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电子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身份授权步骤的人脸识别的前置环节,活体检测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针对近年来提出的人脸反欺诈活体检测技术进行了分类及归纳,通过介绍、分析这些活体检测算法来进一步拓展活体检测的研究思路,最后给出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总结。  相似文献   

4.
活体检测是生物特征识别在安全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人脸的活体检测是人脸识别的前置环节,在以人脸识别后按身份授权的安全领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此,笔者从活体与非活体的特征差异着手,分析近年来活体检测的技术发展,找出当前活体检测技术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人脸活体检测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脸活体检测是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性而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人脸活体检测的问题出发, 分个体、类内、类间三个层面对人脸活体检测存在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阐述分析.接下来, 本文以算法使用的分类线索为主线, 分类别对人脸活体检测算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之后, 本文就常用人脸活体检测数据集的特点、数据量、数据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对算法评估常用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 总结分析了代表性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在照片视频类数据集CASIA-MFSD、Replay-Attack、Oulu-NPU、SiW以及面具类数据集3DMAD、SMAD、HKBU-MARsV2上的实验性能.最后本文对人脸活体检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技术由于其成本低、用户友好、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针对人脸识别的身份伪造攻击,主要包括照片人脸攻击、视频人脸攻击、三维人脸模型攻击等方式,对于这些攻击方式的防范方法都是围绕着基于人脸的活体检测这个中点进行展开. 本文着重研究的活体检测方法为眨眼检测与背景分析算法,通过区域增长算法进行人眼定位、形态学操作进行人眼张合判断、感知Hash 算法进行背景差异对比,构造出一个复合的活体检测系统. 基于复合的眨眼检测与背景分析算法,本文设计了一个包含眨眼检测模块与背景分析模块的活体检测系统,使用OpenCV2.4.9 与vs2012 的MFC 架构实现了一个可以抵御照片攻击与视频攻击的活体检测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实验与评估,在与其它同类型的系统进行比较的结果来看,本文实现的系统性能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7.
人脸识别作为各大领域广泛使用的生物识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与其他身份识别技术相比,它更加直接,用户友好并且方便高效。但是人脸这一生物特征非常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泄露出去,同时人脸识别系统也由于其算法发展的不完全性,极易受到“假人脸”的欺骗攻击,让用户蒙受经济损失。而人脸的活体检测技术作为人脸识别的前置环节,在判断是否为“真人脸”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工作的国内外作品,进行相应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展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脸识别系统往往面临着各类人脸欺诈攻击,如打印相片、屏幕播放和3维面具等。如何区分真实人脸与虚假人脸,亦称人脸活体检测,对于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已有大量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相继提出,部分已经成功获得实际应用。本文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回顾,包括硬件方案、算法、数据集、技术标准以及业界实际应用情况。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整体而言,基于多模态数据,采取先验知识启发的深度学习方法目前能获得占优的人脸活体验证精度。随着人脸欺诈攻击方式的不断升级变更,面向未知类型攻击的人脸活体检测研究愈加重要,此外,新型的传感硬件方案也值得鼓励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飞速发展,其主要应用于门禁系统和公共安防系统.然而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容易受到仿冒攻击(也称为呈现攻击),例如尝试使用用户的脸部照片、视频或者伪造的3D人脸去攻击人脸识别系统,这些攻击手段给人脸识别系统带来了极具挑战性的安全问题.因此活体检测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其可以使人脸识别系统免于攻击假脸的安全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份认证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随之不断出现的是各种伪造合法用户信息的欺诈手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人脸活体检测算法,分析了真实人脸和欺诈人脸之间的区别,将真实人脸和照片进行数据去中心化、zca白化去噪声、随机旋转等处理;同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照片的面部特征进行提取,提取出来的特征送入神经网络训练、分类。算法在公开的数据库NUAA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杨瑞杰  郑贵林 《计算机应用》2022,42(7):2037-2042
针对身份验证中经常出现的照片欺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nceptionV3和特征融合的人脸活体检测模型——InceptionV3_FF。首先,在ImageNet数据集上预训练InceptionV3模型;其次,从InceptionV3模型的不同层得到图像的浅层、中层和深层特征;然后,将不同的特征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特征;最后,使用全连接层对特征进行分类,从而实现端到端的训练。InceptionV3_FF模型在NUAA数据集和自制的STAR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InceptionV3_FF模型在NUAA数据集和STAR数据集上分别取得了99.96%和98.85%的准确率,高于InceptionV3迁移学习和迁移微调模型;而与非线性扩散卷积神经网络(ND-CNN)、扩散核(DK)、异构内核卷积神经网络(HK-CNN)等模型相比,InceptionV3_FF模型在NUAA数据集上的准确率更高,具备一定的优越性。InceptionV3_FF模型对数据集中随机抽取的单张图片进行识别时,仅需4 ms。InceptionV3_FF模型和OpenCV结合构成的活体检测系统可以对真假人脸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见的人脸活体检测应用场景中,绝大多数相关技术聚焦于RGB图像或IR图像,但是这些图像缺乏足够的生物特征,容易受到层出不穷的假体人脸攻击。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部多区域联合的Transformer模型,并将多光谱成像技术引入人脸活体检测任务,旨在获取人脸的独特生物特征,增加与假体的可区分性,进而提高活体检测准确率。多光谱图像拓宽了光谱范围,可获取物体更为丰富的反射特性,通过逐像元进行光谱归一化操作,可降低光照强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增强人脸反射特征区域的一致性。该文提出的算法选取多个人脸核心区域(如眼睛、鼻子、嘴巴、脸颊等)作为深度学习模型输入,构建了基于Transformer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获取人脸局部区域特征和区域间关联特征,整合成完备的人脸生物特征。在自建的多光谱人脸数据集上,该文提出的方法获得了95.72%的活体检测准确率及5.10%的活体检测错分率,优于常用的人脸活体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为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人脸欺骗和展示攻击等问题。针对经常出现的展示攻击和打印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hostNet和特征融合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首先,将GhostNet模型的特征提取过程分为三种不同的阶段,即低等特征、中等特征和高等特征;然后,分别输出每个阶段的特征图信息;最后,将具有不同语义信息的特征图送入特征融合模块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以获得更加具有辨别性的特征映射。在NUAA和CelebA-Spoof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准确率分别为99.97%和93.41%,相较于GhostNet模型直接进行训练的算法分别提高了8.00和9.20个百分点。与异构内核的卷积神经网络(HK-CNN)、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FeatherNet、基于分块的多流网络FaceBagNet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NUAA和CelebA-Spoof数据集上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并且,由于GhostNet是一种轻量化的网络模型,所提算法在CelebA-Spoof数据集上对单张图像进行推理的时间仅需3.6 ms。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人脸身份认证中的欺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扩散速度模型和纹理信息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真实人脸和虚假人脸图像的空间结构不同,为了提取这种差异特征,该方法使用各向异性扩散增强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将原始图像与扩散后图像的差值作为图像的扩散速度,并构建扩散速度模型。接着使用局部二值算法提取图像扩散速度特征并训练分类器。真实人脸图像和虚假人脸图像之间存在很多差异特征,为了进一步提高人脸活体检测算法的泛化能力,该方法同时提取人脸图像的模糊程度特征和色彩纹理特征,通过特征矩阵级联的方法将两种特征进行融合,并训练另一个分类器。最后根据分类器输出概率加权融合的结果做出判决。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出虚假的人脸图像。  相似文献   

15.
被广泛应用于线上支付等相关领域的安全认证的人脸识别技术仍存在被欺骗攻击的风险。提出一种利用非接触的方式从含有心率信息最高的G通道获取含有心率变化信息的经过算法处理达到活体检测的技术。由于活体心率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突变,而欺骗攻击测得的心率会变化异常,从而心率变化可以作为活体检测的依据。分别将非接触式实时获取的心率和人脸相似度数据通过变换,来获取标准差与阈值比较,综合判断得出是否为活体。经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和现有活体检测技术比较,该算法可以准确识别真人、纸质照片、电子照片和电子视屏。多种类型的抗假体证实了该方法应用于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的高效性,并指出了发展方向以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网络视频质量低导致人脸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超分辨率重建的SR Face Detection模型.使用去掉自监督分支且以Resnet50为基础网络的RetinaFace进行帧图片人脸的粗提取;在人脸检测器后增加一个人脸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剔除粗提取人脸中的非人脸.该超分网络的生成网络使用残差密集块进行特征提取,加入注意力损失和热图,更好地还原面部细节;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多判别功能的判别网络.实验结果表明,SR Face Detection模型在WID-ER FACE数据集上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果,提高了人脸检测准确率,且人脸检测场景越复杂,效果提升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人脸识别系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其中对抗样本攻击对人脸识别系统中的深度神经网络安全性和鲁棒性造成一定影响,论文针对传统对抗样本攻击方法中所存在生成效率低、对抗样本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梯度惩罚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GP)的人脸对抗样本生成方法。首先,采用梯度惩罚项来使得神经网络的参数分布得更加均匀,保证生成对抗网络训练的稳定性;其次,在人脸对抗样本生成过程中,通过训练适合亚洲人脸的facenent攻击模型,并进行人脸的局部扰动,生成视觉质量较高的亚洲人脸对抗样本。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实现百度人脸比对API的黑盒攻击。在平均SSIM、MSE和时间指标下,与现有同类对抗样本方法对比,所提方法在生成人脸对抗样本质量和生成效率方面都有所提升,与传统对抗样本方法对比,在质量上SSIM有2.26倍的提升,MSE有1倍的降低;在生成效率方面有99%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人脸识别系统的快速发展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包括检测实时性、面对复杂环境的泛化性、对多种攻击类型的鲁棒性以及用户体验的友好性等.主要阐述了人脸活体检测的必要性,对方法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根据所提特征的不同,将活体检测分为基于手工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并将近期针对算法泛化性的研究进展归纳为基于辅助...  相似文献   

19.
张皓  周凤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1,49(8):1642-1646,1701
人脸图像生成是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在多属性人脸生成问题上,传统模型存在两个不足,一是控制生成人脸图片的属性时,不能有效地保持图片特征;二是现有的条件式生成对抗网络由于数据集应用不灵活,造成在不平衡数据上进行多属性人脸生成时表现不佳.针对这些不足,论文提出基于特征保持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针对第...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深度神经网络被证明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攻击,影响了人脸系统的安全性.为了建立更好的防范机制,需充分研究活体检测任务对抗样本的生成机理.相对于普通分类问题,活体检测任务具有类间距离小,且扰动操作难度大等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扰动维度和人眼视觉特性的活体检测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将扰动集中在少数几个维度上,并充分考虑人眼的视觉连带集中特性,加入扰动点的间距约束,以便最后生成的对抗样本更不易被人类察觉.该方法只需平均改变输入向量总维度的1.36%,即可成功地欺骗网络,使网络输出想要的分类结果.通过志愿者的辨认,该方法的人眼感知率比DeepFool方法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