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BOPPPS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从多方面、多角度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并将其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为民航事业培养掌握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知识,具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和综合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工程材料作为该专业的必修课,主要讲授工程材料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技能。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有针对性地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内实践内容,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该课程设置起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冶炼机械设计理论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冶金机械方向)的专业组成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应用性。为适应“新工科”工程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要求,从教学内容、实验实践环节、现代教学工具应用和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工程教学,又注重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实验教学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实验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难度、考核模式和实验场地安排的不同,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从传统模式下实验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人才需求特点,到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工科”对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提出的要求,以有色金属冶金学教学实验为例,探讨了通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开展模式、实验考核方式等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金课”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目的在于培养高水平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科人才。针对交通运输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不足,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专业“金课”建设的内容、目标和途径,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强调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工科”发展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和创新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有利于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是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冶金工程专业实验环节教育教学进行分析,深化产学研创新发展,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三者融合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结合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现状,分析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机制的意义,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矿山环境研究生导师团队建立、成员考核与激励办法及“多层次-分阶段”研究生梯级培养模式构建提出了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面临着创新导向、交叉融合、跨界发展和大量新的未知问题,需要不同学科整合及生产、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以保证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交通专业特点,研究适合交通领域的"新工科"跨学科教学团队构建和协同育人模式,为交通"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也为各大高校同类专业开展"新工科"多学科交叉与协同育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程教育改革及“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工科专业诸如冶金工程专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加快“新工科”建设及创新型人才培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结合本校实际发展状况及创新机制对工程教育的新要求,冶金专业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开展冶金工程专业“教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2.
围绕“新工科”内涵,通过知识体系、课程结构、资源配置、育人效果等特征分析,突出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的交叉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提出“三融合四驱动二评价”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新工科”视域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启发与参考,助力打造符合发展需求的可持续、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推动工程类高等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产业变革和新工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行了探索。结合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育教学理念、跨学科交融新型组织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跨界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新工科”理念下安全科学与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应满足学生"求知、增能、成才"的需求。基于文献统计法,以"建筑结构"、"建筑结构课程"为关键词,获取建筑结构涉及内容和课程改革方向。剖析了传统工科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力学基础薄弱、教学手段单一、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弊端等。结合智慧建筑与智能城市,提出了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以期为建筑类专业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四新”建设背景下,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力军,需要通过打好课程思政能力基础,重修教育学心理学,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原理,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厘清课程思政学理内涵等途径,系统拓展和重构能力素质,找准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法理学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的思想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引导。在法理学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对端正学生意识形态、提高对“依法治国”的深入领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探讨有效开展法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在法理学教学中设计、融入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17.
立足"新工科"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以计算机学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阐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举措,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以期为工科院校更好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加强学生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多学科交叉条件下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是新工科教学中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汽车性能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应用新工科理念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矿物化学处理课程为载体,探讨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通过组建专业+思政教学团队、精选解读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价值塑造、科学素养等思想政治导向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采用引、拓、教、升“四步”法,将思政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梳理地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践行过程存在的理念认知、实践操作和体制机制等层面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转变观念,强化思想认知;积极探索,注重课程实践;正面引导,完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