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旧有建筑结构方面的改造保护策略,本文以某旧有建筑结构改造为例,从结构的受力机理的角度对该建筑结构改造后立面保护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原始立面与新建结构之间连系梁的不同跨度、不同截面、不同材料的对比,获得了该建筑结构改造后立面保护合理的加固方案。同时利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对该结构方案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找出了结构的薄弱位置,并对结构的加固方案进行了有效的评估。结果表明,旧有建筑结构改造后立面保护的方法合理有效,且其结果可为该类旧有建筑结构保护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温建筑技术》2016,(3):59-61
某近代保护建筑在房屋使用过程中,部分墙、柱出现开裂,且该建筑毗邻轨道交通车站基坑施工现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了解结构安全性能,确保建筑安全,对该建筑的主体结构及局部构件进行检测,评定结构安全等级,对损伤后结构的处理措施给出建议,为城市建设中近代保护建筑受损后的检测与修缮提供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某砌体结构历史建筑为例,根据建筑改造方案并结合结构安全性及抗震鉴定报告,对该历史建筑砌体房屋进行结构加固设计。在满足历史建筑“修旧如旧”的前提下,使其得到保护并满足结构安全性,实现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可为今后砌体建筑加固,尤其是砌体结构历史建筑加固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某大学一·二九大楼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为更好地保护该建筑,对该建筑进行了房屋结构复测、房屋损伤状况检测、结构耐久性检测、主要材料强度检测和房屋倾斜及不均匀沉降测量,并分析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找出了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合理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敏亮 《住宅科技》2008,28(9):35-38
上海江湾体育场是我国近代保护建筑之一,由于该建筑已有70年的历史,其结构在长期使用中,已出现了老化和破损,因此从保护文物建筑的角度必须进行加固。文章全面介绍该建筑物结构碳纤维的加固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某近代历史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原设计为教会活动场所,外观呈欧式风格,其建筑类型、结构布置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与人文价值。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已远远超过设计基准期,结构安全须重新评估,为妥善地保护和利用该建筑,我院对该建筑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7.
赵鸿 《住宅科技》2010,30(9):41-44
文章通过使用新技术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和无线传感系统对保护建筑大世界的结构关键部位进行健康监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目前结构安全情况,对保护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做了技术探索,给出保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的示范设备。  相似文献   

8.
该历史保护建筑建于1931年~1935年,作为一栋有近80年历史的抗战纪念保护建筑,不同于一般建筑,其改造要求设计保存历史的原貌,并且此类建筑在原先的结构设计中并未考虑抗震要求。本文结合该历史保护建筑加固工程的设计过程,从楼层水平承载力复算,保证结构大震不倒,N-M曲线绘制,保证每一根柱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合理采用效能减震技术,提升结构抗震性能,修旧如旧,保留历史文化元素几个方面,对历史保护建筑的加固过程进行分析,可以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 8 度区某既有医疗建筑为例,对其进行基础隔震加固设计提升抗震性能。采用 ETABS 软件对隔震结构和原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技术可显著提升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下该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保护了大型医疗设备的安全,更能保障该医疗建筑在震后的应急救灾功能。  相似文献   

10.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创新创业大楼工程项目的东北侧紧邻设计创意学院。该学院建筑为3层砖混结构,抵抗变形能力差。为尽可能减小大楼基坑开挖期间对该学院建筑的影响,基坑围护采用了长22 m的树根桩对其进行保护。介绍了树根桩施工工艺、主动循踪分层填充注浆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树根桩对创意学院建筑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同济大学文远楼是我国最早一栋包豪斯风格的历史保护建筑,建于1953年,由于生态节能改造需要,对该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鉴定分析,并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加固处理,为同类保护性建筑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结构加固的关系,一直是工程实践中的难题,本文以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办公楼为例,探讨了文物建筑保护与结构加固的关系,分析了文物建筑结构加固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对文物建筑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某工程深基坑因紧邻历史保护建筑,故在开挖前需对基坑边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及采取保护措施,以确保历史保护建筑的结构安全。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围护设计、历史保护建筑结构的保护、加固及纠偏等具体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媛 《山西建筑》2009,35(13):63-64
阐述了优秀历史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上海优秀建筑保护与结构加固实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秀历史建筑修缮中的结构加固原则,以做好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实现历史建筑文脉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1933老场坊原先为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为上海市第4批优秀历史建筑,房屋平面布局外方内圆,主体结构为四层无梁楼盖结构.根据优秀历史建筑检测评估要求,对该房屋进行了包括建筑结构复核测绘、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完损状况检测、沉降变形检测等内容的现场检测,依据现场检测内容并结合计算分析结果综合评定了该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整体抗震性能,提出了该房屋的特色保护内容,同时针对结构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多年代久远的历史保护建筑因各种原因无法满足安全使用要求,需对原结构进行减震加固处理.以上海某历史保护建筑为例,采用三维隔震减震方案进行加固,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该方法在国内尚属首次应用,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空间建筑火灾中钢结构不需防火保护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临界温度作为钢结构达到抗火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判断条件,在空间高度确定的情况下偏于安全地取大空间建筑几何尺寸下限,地面面积为500 m2的建筑空间在火灾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代表值,如果临界温度等于该温度代表值,则该温度代表值所对应的火源功率为此空间上部钢结构不需进行防火保护的火源功率限值.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大空间建筑,根据其结构特性和所处的火灾场景确定其临界温度,然后在确定的空间高度条件下,如果火源功率小于钢结构不需进行防火保护的火源功率限值,则该建筑空间顶部钢结构不需进行防火保护.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建筑是中国近现代建筑中极具特色的建筑类型,而砖木结构是民国时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文章对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修缮方法进行研究,对于保护民国时期建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并以南京民国时期砖木结构建筑为例,对其构造做法和典型残损病害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而针对各个结构要素提出修缮保护方法,以期为这一类型的建筑修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既有建筑混合隔震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既有建筑结构整体移位后可采用隔震连接技术就位。为某移位保护性建筑结构就位进行了混合隔震层设计,对所采用的叠层橡胶滑板支座及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进行了静力试验,获得其隔震性能参数,并采用SAP2000对采用混合隔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分析,与未采取隔震措施时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程采用混合隔震技术融合了两种隔震支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该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建筑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祝笋 《华中建筑》2012,(9):169-174
詹天佑故居系詹天佑在武汉任职时亲自设计建造,系全国重.董保护单位。该文以武汉市“詹天佑”故居修缮工程为例,通过对其修缮的有利条件,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对该建筑的维修技术和材料进行探讨,得到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修缮做法和实例,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损害主要原因。同时也为近现代建筑保护修缮寻找一种新办法,消除其影响建筑结构的主要病害,延长使用寿命。以期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程结合科研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