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2)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针对济南城市发展的现状,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中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2006—2012年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持续上升,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影响较为显著,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制约着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大幅度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必须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来提高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崔寅 《建筑经济》2022,(10):96-104
以天津市为例,对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总体上虽然不断提高,但是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主要受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规模、产业结构与建设用地比重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增长和城市最佳规模理论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该理论对城市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有关城市增长的理论的阐述,分析了城市最佳规模理论对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并通过中国西安城市发展状况实例的分析,得出了规划部门可以根据城市增长规模理论,统筹规划城市不同功能分区的建设规模和位置、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规模、对公共与民间资本的投向进行合理的规划的结论,并根据城市增长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提出了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用该理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与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迫切需要在满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土地承载力进行研究和论证,进而高效集约地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指导城市发展。本文提出基于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估方法是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方向,并针对城市规划特点及如何运用于城市用地规模及用地选择分析进行研究与探索,提出改进及完善该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田明 《城乡建设》2003,(9):24-25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载体,推进城市化,必须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包容度和承载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是加快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疆19个主要城市1995-2007年的规模和产出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具有分形性质的城市规模-产出模型对新疆城市规模与产出的因果关系进行探讨,得出一些主要结论与启示:城市规模-产出关系的分形模型用于新疆城市个体时拟合效果良好,而对于新疆城市体系则相关性不高;新疆城市规模与城市产出一般呈正相关,但城市规模不是城市产出的决定性因素;新疆城市体系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没有出现良性发展态势;城市产出效益与城市规模无相关性,但与城市规模等级分布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城市体系的系统结构优化的定量判据之一,这从理论上揭示了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是决定城市产出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发展大城市,完善新疆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有利于新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广泛调研发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与城市承载力的综合评估不足或缺项。基于以上问题,构建了基于承载力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评估模型,即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与城市承载力的双向影响评估模型。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是提高、完善和弥补城市承载力的基本途径与手段,该类项目的评估必须以是否能够提升城市承载力作为基本准则。同时,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在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又受到城市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承载力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也要考虑对于城市现有承载力的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本质在于效率。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的承载力趋于饱和,一些城市弊病日趋凸显。国内外很多大城市开始通过空间拓展改变现有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建立起多核心、紧凑型的城市布局。伦敦、巴黎、东京、华盛顿等国际化大都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布局结构的转变说明,城市的多核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交通与城市功能内核,以及与区位吻合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毋庸置疑 ,21世纪的城市在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地位将愈发凸现 ,如何面向21世纪已成为当今世界众多城市的政府部门和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 ,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了城市人口骤增、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且已成为妨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痼疾。本文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出发 ,探析城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生态带为样本,探讨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生态功能区的规划方法。指出生态承载力的保护和用地增长界线的划定是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对城市生态安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西北部生态带为例,设计基于生态承载力平衡的城市生态带规划的技术路线和人口规模计算模型,通过生态承载力的定量测度和生态敏感性分析,重点从人口规模、用地格局以及控制导则等方面探讨城市生态带规划的具体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7)
目的城市宣传过程中推广其象征本体,思考各城市推广象征的原因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对城市象征的进一步发展做探讨。方法通过探讨具体城市象征实例,观察城市象征存在下的城市历史发展趋势和城市象征的发展趋势。结论城市象征作为城市实体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城市象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规律和方向,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规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模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它涵盖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3种涵义。通过阐述现代大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控制城市规模的重要性,探讨了最佳城市规模的大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模的合理水平应当由什么来决定,也就是城市规模的经济学。 (一)城市有很强的规模效应 城市为什么会发生?最起初,人们是为了交换才走到一起来的。所以城是和市联系着的。城市的出现,其根本的原因,是和人们对商品需求的多样化有关。需求多了商品就更齐全。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它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发生和发展,而  相似文献   

14.
盖兵 《城建监察》2006,(10):60-61
城市管理十分辛苦不易,巨大的付出和艰辛的劳动常常被人误解。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城市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外在的、强制的手段纠正市民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为扩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经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进行城市建设、发展多种经营,但对其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经营业户养成了店外经营、占道停车、乱摆摊点、乱挂条幅等习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提高了,开始要求纠正原来养成的各种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5.
寒区城市面临冬季寒冷和城市病的双重挑战,特别是寒区大城市,在生态本底相对脆弱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增强城市韧性,是寒区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合适方向。通过分析寒区城市面临的特殊挑战,梳理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经验,结合城市生态韧性“规模—密度—形态”的研究和调控框架,提出一系列规划策略。其中,基于规模韧性的策略包括控制城市增长边界、高标准建设生态基础设施、重视常绿植被配置,基于密度韧性的策略包括控制城市密度、调节组团密度、增加冬季环境状况作为密度控制补充依据,基于形态韧性的策略包括优化城市外围形态、促进城市多中心组团发展、设置更多可接近的蓝绿空间、针对冬季需求采用更细致的规划布局手段等。  相似文献   

16.
孙卓元  黄勇  杨李  孙傲 《规划师》2023,(3):73-80
文章从城市网络的地域临近作用和功能联系作用视角出发,将其分为规模和功能两种类型,构建了“空间表征—竞合测度—外部性效应”的研究框架,对重庆市开展城市网络外部性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网络和城市功能网络两者形成纵向等级化和横向扁平化的区域协作态势,与当前重庆市的区域城市关系一致,但城市规模网络和城市功能网络对城市发展影响各不相同。从城市合作角度看,前者需要适度的城市合作,而后者需要加强城市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从城市竞争角度看,前者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增加,但由此引起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降低了人口增长和资产投资速度;后者推动了资产投资和人口快速增长,减少了与产业发展不甚紧密的公共设施建设。因此,文章建议重庆市各区县发展应将规模和功能结合进行考虑,以避免规模不经济制约或功能发展不健全等问题的出现,并由此推动城市网络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使其真正服务于区域整体和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许子羊 《山西建筑》2009,35(21):43-44
针对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内涵,并对生态建设的规划内容作出总结,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基础设施决定着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人口承载能力,是城市规模的制约因素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政府如何根据基础设施的特点进行建设管理,发挥其最大效益,平衡城市规模和投入,需要有合适评估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现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介绍了基础设施和城市规模效益平衡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沁冰 《山西建筑》2014,(21):17-18
以封闭式住区在中国城市里大量涌现为背景,对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反思,基于思考结合万科实践经验,对居住区规模的限定与封闭规模的限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城市住区发展的思路模式。  相似文献   

20.
苏强  韩玲 《城乡建设》2007,(7):67-68
一、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城市用地规模加大.各个城市的规划范围和用地范围不断扩大,受市场经济和政策(土地、规划政策)调整的影响,为顺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城市经济的承载能力,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城市实际控制区的范围正在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