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了齿形翅片的一个传热模型, 在求解传热微分方程时作了一些基本假设, 得到了齿形翅片的翅片效率理论解.引入传热数mh, 翅片厚度与齿段宽度之比δ/w, 齿段高度与翅片高度之比hs/h和翅片高度与基管外径之比h/do四个量纲为1的参数后, 得出了翅片效率曲线.分析了齿段高度对齿形翅片的理论翅片效率的影响, 并用实验数据对理论翅片效率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错位翅片板翅式换热器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凑式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是通过翅片的扩展面和翅片对流体的扰流能力决定的,通过对错位翅片型板翅换热器的传热机理分析得出:错位翅片的相错排列翅片使流体在一个翅片上的边界层还未完全发展就被错位的翅片破坏,从而增强了流体的湍流能力。采用计算机编程对错位翅片型板翅换热器的传热因子、摩擦因子及翅片结构对传热性能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错位翅片型板翅换热器是一种传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节省材料的新型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有效的发挥错位翅片的作用,使其有较高的翅片效率,在需要较大传热系数的场合,选用高度小、翅片厚度大、有效长度短、间距小的翅片;相反,在需要传热系数较小场合以选用高度大、翅片厚度小、有效长度长、间距大的翅片为宜。  相似文献   

3.
错位翅片板翅式换热器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凑式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是通过翅片的扩展面和翅片对流体的扰流能力决定的,通过对错位翅片型板翅换热器的传热机理分析得出:错位翅片的相错排列翅片使流体在一个翅片上的边界层还未完全发展就被错位的翅片破坏,从而增强了流体的湍流能力。采用计算机编程对错位翅片型板翅换热器的传热固子、摩擦因子及翅片结构对传热性能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错位翅片型板翅换热器是一种传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节省材料的新型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有效的发挥错位翅片的作用,使其有较高的翅片效率,在需要较大传热系数的场合,选用高度小、翅片厚度大、有效长度短、间距小的翅片;相反,在需要传热系数较小场合以选用高度大、翅片厚度小、有效长度长、间距大的翅片为宜。  相似文献   

4.
单片矩形翅片表面的换热系数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矩形翅片广泛应用于各类换热器,翅片表面的换热系数分布是强化传热研究中的问题之一。采用单片矩形翅片管作为模型,用有限差分法在翅片表面划分节点,通过实验测量获得气流速度u=4.5m/s时各节点处离散的表面温度分布及气流温度分布,最后利用导热反问题方法求得各节点换热系数。经热平衡法验证,所获得的解能正确反映实际换换热情况。  相似文献   

5.
矩形平翅片变形片的换热与阻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三种矩形平翅片的几何变形片, 以矩形平翅片管作为比较对象, 在吸风式直流风洞中进行了开口( 孔) 侧背风等六种方案的空气外掠单排翅片管的对比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实验证实:在最窄截面风速 Umax = 3 ~9 m/s 的范围内,b型翅片管在孔侧迎风时, 平均当量换热系数比平翅片管提高了13 .4 % ; 孔侧背风时, 提高了11 % ,是三种片型中的最优形状。该片型是一种换热性能优异,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片型。  相似文献   

6.
矩形翅片变形片翅片效率的数值解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矩形翅片及三种几何变形片的翅片效率进行了数值求解, 求解结果经回归整理得出效率计算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B2 形片虽然换热性能优于平片,但其翅片效率低于平片。C、D 形片翅片效率高于平片,且换热性能也优于平片。本文结果对高效换热翅片的优化设计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翅片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性能,对不同攻角的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区域进行了研究.采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发生器的翅片区域建立六面体网格模型,对不同攻角的纵向涡发生器的努塞尔数、阻力因子、综合性能分别进行数值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随着纵向涡发生器的攻角增加,纵向涡翅片的努塞尔数增强的越来越明显,其中纵向涡发生器攻角为45°的翅片努塞尔数最大;同时随着纵向涡发生器的攻角增加,阻力因子也随之增加;带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的传热效果强于不带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通过比较综合评价因子,攻角为45°的纵向涡翅片在雷诺数为2000~6000内,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核心零件翅片的特点、结构、型号,分析了波纹型翅片的性能和优点,通过翅片定型设计、模具的设计调试、翅片的冲制、翅片性能测试,研发出了既能提高传热效率又降低阻力的正弦波型波纹型翅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管间距对涡产生器式扁管板式翅片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技术,对涡产生器式叉排扁管板式翅片管换热器的板芯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管间距变化情况下换热板芯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对换热器换热性能做了综合评价,为板式翅片管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微针肋热沉中流体流动及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前期试验过程,采用商用软件FLUENT进一步分析了流体横掠方形微针肋热沉的流动及换热特性.结果表明,RNG k-ε紊流模型更适应试验工况;流体流线曲折,扰动强;流动过程中,流体压力不断降低,温度逐渐升高,在针肋区尾部形成大小不一的涡流,涡流中压力保持不变,但温度有较大波动;沿流动方向,各个肋的换热系数不断降低,但降低幅度在减小,到达一定肋数后几乎不再变化,且肋正面与背面的换热系数差别也随流动的发展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2.
在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中,通常通过分程来提高换热效率,但在分程布管时,各管程的布管比例,对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推导证明了非均匀布管比均匀布管换热效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传热管轴向导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考虑轴向导热时传热系数和冷凝侧换热系数的误差,以及传热管示同在考虑国导热影响时的差别,并得出了材质导热系数较小时忽略轴向导热影响所起误差增大的结论。为客观评价传热管的传热性能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是否发生翅片旁通的判断准则,据此计算了四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相关系数。通过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值程序进行求解,得出了四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翅片温度和流体温度分布曲线,与判断准则得出的结论吻合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作为换热器核心元件的碳化硅传热管的热传导机理及气孔对导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工程陶瓷碳化硅材料作为高温换热元件性能良好.并对三种强化传热元件进行了传热试验,结果表明:强化管内传热,有利于提高总传热系数 K值,而喷流强化传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聚丙烯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设计方法和传热系数的测定,并对测定的结果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