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Turbo乘积码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前向纠错码,具有译码复杂度低,且在低信噪比时可以获得近似最优的性能。介绍基于Chase算法的Turbo乘积码软入软出(SISO)迭代译码算法,提出基于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TPC译码器设计方案,并在FPGA芯片上进行了仿真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该译码器有很大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Turbo乘积码的两种迭代译码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Turbo乘积码的并行迭代译码原理,对比分析了一种新的并行迭代译码器和传统的串行译码器,给出了以扩展汉明码(32,26,4)、(64,57,4)为子码的二维Turbo乘积码(32,26,4)。、(64,57,4)。在通过两种不同的译码器时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取并行迭代译码器,在保持同样的译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译码延时。  相似文献   

3.
乘积码基于相关运算的迭代译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乘积码是一种能以Turbo码的思想实现译码的级联码,具有一般编码无法达到的纠错能力。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乘积码迭代译码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输出软信息与接收软信息进行线性迭加的方式来实现反馈,此时只须提供-1和1组成的软输出矩阵就能获得很高的编码增益,仿真表明,将子译码器译码后的结果再进行一次相关运算作为软输出,译码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赵超群  黄英  雷菁 《电视技术》2006,(10):15-17
对软输入/软输出迭代译码算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该算法的共性,并以Turbo 乘积码的性能仿真说明迭代译码对译码性能的影响,还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迭代译码算法进行了硬件设计,重点探讨了Turbo 乘积码的译码算法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5.
多维乘积码能实现长码和编码随机化,且比二维乘积码对噪声的均化更彻底。算法对多维乘积码实施turbo迭代译码时,通过校正因子α(m)的引入定义了线性叠加反馈,从而用简单的相关运算代替了传统乘积码迭代译码中复杂的LLR运算,降低了译码复杂度。仿真研究表明,多维乘积码比二维乘积码更为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Turbo码编译码原理基础上,针对特定跳频系统,设计了一种Turbo编译码方案。详细论述了该方案中编译码器的设计、建模和仿真过程。该方案中采用MAX-LOG-MAP的迭代译码算法,仿真验证了译码器采用6次迭代可以在保证抗干扰性能的前提下,面向硬件实现计算量适中。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Turbo码高速译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urbo码具有优良的纠错性能,被认为是最接近香农限的纠错码之一,并被多个通信行业标准所采用。Turbo码译码算法相比于编码算法要复杂得多,同时其采用迭代译码方式,以上2个原因使得Turbo码译码器硬件实现复杂,而且译码速度非常有限。从Turbo码高速译码器硬件实现出发,介绍Turbo码迭代译码的硬件快速实现算法以及流水线译码方式,并介绍利用Altera的Flex10k10E芯片实现该高速译码器硬件架构。测试和仿真结果表明,该高速译码器具有较高的译码速度和良好的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RS码与LDPC码的串行级联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置信传播(ABP)的联合迭代译码方法.译码时,LDPC码置信传播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作为RS码ABP译码器的输入;经过一定迭代译码后,RS码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又作为LDPC译码器的输入.软输入软输出的RS译码器与LDPC译码器之间经过多次信息传递,译码性能有很大提高.码长中等的LDPC码采用这种级联方案,可以有效克服短环的影响,消除错误平层.仿真结果显示:AWGN信道下这种基于ABP的RS码与LDPC码的联合迭代译码方案可以获得约0.8 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9.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有着较强的纠错能力,已被确定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首选码字。分析对比了几种LDPC译码算法的过程,基于硬件可实现性这一研究热点,对传统的译码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LDPC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归一化最小和算法在不增加迭代次数,码长较长的情况下也有着很好的译码性能,适合在LDPC译码器的硬件实现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Turbo乘积码是一类易于硬件实现高速迭代译码的分组码。对Turbo乘积码软输入软输出迭代译码算法进行了分析。将Turbo乘积码与QAM调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简化的、便于硬件实现的联合解调译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简化方案对译码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编译码算法.采用基于Q矩阵LDPC码构造方法,设计了具有线性复杂度的编码器. 基于软判决译码规则,采用全并行译码结构实现了码率为1/2、码长为40比特的准规则LDPC码译码器,并且通过了仿真测试.该译码器复杂度与码长成线性关系,与Turbo码相比更易于硬件实现,并能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2.
800Mbps准循环LDPC码译码器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明  许拔  杨军  张尔扬 《信号处理》2010,26(2):255-261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的低复杂度的高并行度译码器架构。通常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不适于设计有效的高并行度高吞吐量译码器。我们通过利用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结构特点,将其转化为块准循环结构,从而能够并行化处理译码算法的行与列操作。使用这个架构,我们在Xilinx Virtex-5 LX330 FPGA上实现了(8176,7154)有限几何LDPC码的译码器,在15次迭代的条件下其译码吞吐量达到800Mbps。   相似文献   

13.
一种MPEG2视频解码器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设计像 MPEG2视频解码器的复杂系统 ,关键的难点是其系统结构的设计。文中设计了一种适合 VL SI实现的 MPEG2解码器的系统结构。它支持 MPEG2 (MP@ML)码流 ,并且兼容 MPEG1码流。为了设计和优化这个结构 ,采用硬件描述语言 VHDL 设计了系统级的 MPEG2视频解码器。此解码器在 Viewlogic系统中进行了模拟 ,并且对一些码流进行了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AVS视频解码的关键技术及解码原理。针对AVS视频解码器开源代码RM52J_r1解码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根据该开源代码设计了新的AVS解码器。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解码质量的前提下,解码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能达到实时解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前向多层神经网络的分组码译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最大相关译码与神经网络神经元的内积特性及吸引域有机地联系起来,连接权决定译码码字,阈值设定决定神经元的纠错范围,从而形成一种可用于硬判决及软判决译码的神经译码器,并在理论上证明了此译码器可在DMC信道的纠错能力范围内实现零错误概率硬判决译码,也可实现与最小欧几里德距离译码相当的软判决译码,并能在检错范围内检错。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给出了一种自适应Reed-Solomon(RS) 译码器结构。该结构可以自适应地处理长度变化的截短码编码数据块,适合于高速译码处理。该结构使译码处理不受数据块间隙长短的约束,既可以处理独立的编码数据块也可以处理连续发送的编码数据块。另外本译码器结构可以保证输出数据块间隔信息的完整性,满足无线通信和以太网中特殊业务的要求。本文还基于该结构对RS(255,239)译码器予以实现,该译码器经过Synopsys综合工具综合并用TSMC 0.18 CMOS工艺实现,测试结果验证了该译码器的自适应功能和译码正确性,其端口处理速率可达1.6Gb/s。  相似文献   

17.
基于FPGA的卷积码Viterbi译码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FPGA的卷积码Viterbi译码器,其性能与译码算法参数设置密切相关。在采用VHDL语言设计实现译码器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了Viterbi译码器参数的设置情况,就幸存路径长度、编码存储度等参数对FPGA译码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这些参数的最佳取值。对卷积码编译码参数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卷积码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中约束长度K=7,码率为1/2和1/3的Odenwalder卷积码已经成为商业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标准编码方法.提出了一种(2,1,7)卷积码Viterbi译码器的设计方案,该译码器采用全并行结构的加/比/选模块和回溯法以提高译码速度,重点介绍了幸存路径存储与交换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复杂深空通信环境中,自适应能力的强弱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译码器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DVB-S2标准LDPC码译码器各功能模块的IP化设计,将动态自适应理论参数化映射到各功能模块中,实现动态自适应LDPC码译码器的设计。基于Stratix IV系列FPGA的验证结果表明,动态自适应LDPC译码器可以满足不同码率码长及不同性能需求下的译码。同时,单译码通道可以保证译码数据信息吞吐率达到40.9~71.7 Mb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