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度对电解二氧化锰工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Mn的影响因素多于电解MnO2,所以试图研究在低温下电解MnO2来解决同槽电解Mn和MnO2温度差异问题。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以钛板为阳极在MnCl2-HCl溶液中和在Mn-SO4-H2SO4溶液中、以钛钌板为阳极在MnCl2-HCl溶液中温度对电解二氧化锰的电流效率和槽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钛钌板为阳极在MnCl2-HCl溶液中电解MnO2,低温下(45℃时)就具有低且稳定的槽压(-2.7 V)和高的电流效率(45℃时,ηA70%;55℃时,ηA90%)。X衍射试验表明:以钛钌板为阳极在MnCl2-HCl溶液中45℃电解沉积的物质是γ型二氧化锰。  相似文献   

2.
电解质成分对无隔板镁电解槽电流效率影响的工业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  李长荣 《南方金属》2011,(4):12-14,41
电解温度是影响镁电解电流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镁电解质成分中各种氯化盐含量对镁电解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提出通过改变电解质成分配比的措施来降低镁电解槽的电解温度.在原电解质成分的基础上,对成分进行了调整.多次对比试验和实践应用表明:新配方降低了电解槽的工作温度,减少了二次反应损失,提高了粗镁产量和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3.
韩雄南 《云南冶金》2011,40(2):85-87
对电解生产中出现的极板短路现象,用监测电解极板的温度,来达到检测电解极板短路的目的。采用智能数字温度传感器和通过一线总线网络机485工业网络局域技术,研究电解工艺极板短路自动检测网络系统。通过现场中试,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弱酸性高氧化铝浓度电解弊端的分析.来论述我公司是如何通过改革旧电解工艺条件.采用强酸性低氧化铝浓度电解.从而降低电解温度.提高电流效率.节省氧化铝,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电解厂85kA中间点式下料预焙槽为研究对象,通过6个月的低温电解实验,改善“四低一高”(低电解温度、低分子比、低氧化铝浓度、低效应系数和高极距)技术条件,优化工艺技术条件配置,降低分子比和电解温度,维护炉膛的规整,维护电解槽工作电压的稳定,规范员工作业标准,达到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氟化物熔盐体系中采用自耗阴极进行氧化物的熔盐电解,通过电解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和熔盐配比等主要技术条件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对电解过程中电解质组成、电解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和加料速度等因素对合金成分、稀土收率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技术条件,为钬铁合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对85KA铝电解槽的低温电解技术条件的优化,并对低温电解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低温铝电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铝电解低温电解质体系和电解实验研究进展,指出实现低温铝电解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氧化铝在低温电解质中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同时指出,将铝电解惰性电极的应用与低温电解的研究相结合,开发新的电解工艺是其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酒石酸钠电解液对硫酸铅和废铅膏进行直接固相电解制备粗铅的工艺可行性。探索了阳极材质、电解液浓度、添加剂、电流密度、极距、电解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电解过程电流效率和电解能耗的影响。采用双盐桥参比电极对电解过程阴阳极电位进行监测,确立了最优工艺条件。在酒石酸钠浓度1 mol/L、电流密度375 A/m2、异极距15 mm、温度50℃条件下固相电解硫酸铅,电流效率可达96.7%,吨铅电解能耗为676 kWh,获得电解铅纯度为99.8%。在上述条件下,固相电解废铅膏,其电流效率为91.60%,吨铅能耗1 068 kWh,铅纯度为98.74%,电解液可通过补充氢氧化钠实现循环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铜电解精炼工艺。电解温度,电流密度计离子浓度会对阴极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借助观察和显微观察的方式能够进一步评价精炼工艺效果。传统铜电解精炼工艺和新型铜电解精炼工艺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对两种精炼工艺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果,为铜电解精炼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添加钴和其它微量元素,使钕铁硼永磁合金的居里温度提高,温度系数降低;并在改善合金温度稳定性的同时,使之仍保持高的磁性能。所制合金具有下述良好性能:Br=1.29T;iHc=648kA/m;bHc=584kA/m;(BH)max=304kJ/m3;Tc=500℃;αBr=0.015%/℃。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低温铝电解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电解质组成对电解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低温铝电解与节能的关系。指出氧化铝的溶解度小且溶解速度慢、电解质导电性差以及阴极结壳是实现低温铝电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氧化物为原料,采用熔盐电解的方法,制备了金属钒。研究了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和阳极面积等参数对电解电流的影响规律。用扫描电镜、微区分析和X-射线表征了未完全还原及完全还原的试样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在850~900℃温度范围、2.9~3.0 V电压范围实验室规模上电解获得了金属钒。该方法具有温度低、流程短、设备简单,适合小规模化生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对低温贝氏体钢开展实验室研究,采用C、Si、Mn的成份设计,成本较低,热处理后,低温贝氏体钢的组织为超细贝氏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抗拉强度约1 500 Mpa,均匀延伸率约15%,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低温烧结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彦洪 《烧结球团》2001,26(5):50-52
阐述了低温烧结技术的原理和工艺要求,结合烧结生产的原料条件和装备条件,论述了分厂实施低温烧结的可行性,介绍了为满足低温烧结工艺要求所进行的工艺设备改造。总结了分厂3台烧结机实施低温烧结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惰性阳极工业化实现的途径之一--低温铝电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惰性阳极研究表明惰性阳极一直未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阳极耐腐蚀性和抗热震性差,低温电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方法之一,并对低温电解所提出的工业背景、研究进展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作了详细的概述,为该技术的后期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低碳铝镇静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检验,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低碳铝镇静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过程中终轧温度偏低,导致低碳铝镇静钢热轧商品卷延伸偏低,延伸率与卷取温度关系不大,但冷轧成品的性能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钼和钼合金的性能和应用.对提高它的低温塑性和近年来有关抗氧化涂层的新工艺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安钢3500mm炉卷轧机Q345E卷轧薄板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主要影响因素为锰含量较高、二阶段累积压下量低和终轧温度偏高,这三者综合作用导致钢板晶粒粗大,板厚心部MnS夹杂物以及贝氏体增多。通过采用降低锰含量、降低初始卷轧温度并保证二阶段累积压下率在50%以上、降低终轧温度等措施,提高了Q345E卷轧薄板低温冲击韧性,冲击性能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