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步分析了德国锅炉性能设计计算标准炉内传热计算方法。在世界各国众多的电站锅炉炉内传热计算方法中 ,德国标准是以辐射传热四次方定理为基础的 ,它为工程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用锅炉热力计算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热力计算中传热单元的计算模型和相应的锅炉传热拓扑流程描述;给出了求解全流程传热平衡的整体迭代算法和计算控制策略;形成了一套通用的热力计算算法,并已应用于工厂的设计实践,得到了良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一些对流受热面热力参数误差的基础上 ,提出了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计算的新方法。此计算方法反映了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过程的实际规律 ,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一些对流受热面热力参数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计算的新方法.此计算方法反映了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过程的实际规律,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5.
开展富氧燃烧数值模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辐射传热计算,针对此,就国内外辐射传热计算进行综述性研究,同时对富氧燃烧锅炉辐射传热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改善富氧煤粉燃烧锅炉炉膛辐射换热的数值计算结果,应同时关注对气体辐射和颗粒辐射计算模型的修正。通过ANSYS Fluent数值模拟以及实炉试验数据进一步对富氧燃烧锅炉炉膛辐射传热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和验证,同时提出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学术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辐射传热是燃煤电厂煤粉燃烧过程中最主要的传热方式,其数值计算的方法和模型精度是开展炉内火焰及受热面温度监测的重要影响因素。综述了区域法、离散坐标法、离散传递法、蒙特卡洛法和DRESOR法等辐射传热计算方法的机理、优缺点及应用,并基于现役火电机组的工程实际需要对各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法应进一步简化直接交换面积的计算,并开发改进算法或与其他方法耦合,以应用于非灰体和散射性介质的辐射传热计算中;离散坐标法、离散传递法应在原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应用于工程实际;蒙特卡洛法应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后的炉内温度计算结果来开展研究;DRESOR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多基于现役火电机组开展辐射传热计算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据传热学理论探讨了定量估算电饭锅不同传热面的热损失量,将复杂的传热计算用足够准确的简化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测定相接近,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炉膛辐射传热数学模型及其仿真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为了准确计算炉膛内的辐射传热量,以辐射传热计算的假想面模型为基础,把锅炉炉膛沿高度方向分区,以炉膛内的燃烧与辐射传热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比较精确的炉内传热一维集总参数模型,推导出计算真实壁面和假想壁面有效辐射力的矩阵表达式,然后通过求解介质的能量方程,获得了炉内的一维温度分布以及各区段水冷壁的吸热量和热流密度。模型可以实现传热与燃烧子模型间的耦合求解,只需根据锅炉运行的外部参数便可实现炉内传热的自动计算。计算结果与其它文献三维模型的预测值非常一致,但由于模型采用了一维简化处理,收敛较快,可以满足电站实时仿真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中,炉膛壁面与床中的传热源自辐射,颗粒相对流和气相对流3部分,有关固体颗粒相传热系数的计算,研究人员主要提出了单颗颗粒模型,颗粒团更新模型和连续膜模型,但关于辐射传热系数的计算则比较简单,在这些模型中,有关辐射传热部分均采用经验或半经验公式,在辐射传热机理上探索尚欠不足,文中根据循环流化床密相区和稀相区的特性,分析其中的传热特点,特别是对循环流化床稀相区部分的颗粒团和对壁面的传热系数计算采用辐射双通量模型进行分析,从传热机理上建立了完整的循环流化床辐射传热模型,有助于了解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辐射传热机理和规律,模型计算结果与某电厂165MWe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应工况条件下的实际运行数据相比,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吴志勇 《家电科技》2005,(12):24-28,37
本文对环境试验箱围护结构由低温升至高温时的非稳态传热建立了数学模型,使用TDMA方法进行了围护结构传热数值计算,对三种不同升温工况下的围护结构进行了传热特性分析,提出了围护结构质量系数概念来简化计算其升温时的耗热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定常态恒温热源热泵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导出内可逆卡诺热泵和布雷顿热泵的最佳供热率和供热系数关系,并对这两种热泵循环的最优性能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只有当工质的热容率趋于无穷大时,布雷顿循环才能达到卡诺循环的性能。数值计算显示,当布雷顿循环的工质热容率为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导率总量的1.5倍时,布雷顿循环的供热率已为卡诺循环供热量的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型加热器的水平式多管排管外冷凝放热计算、介质横向流经管束时的振动校核、整体刚性管束以及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工艺。  相似文献   

13.
分析旁通热漏对联合热泵循环性能的影响,导出存在热阻和热漏损失的定常态流联合热泵最佳供热率与供热系数之间的关系、最大供热系数及其相应的供热率。  相似文献   

14.
汽轮机热力系统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汽轮机热力系统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把流体弹性激振的设计量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为随机变量,使用概率设计法确定换热器避免流体弹性激振的可靠性。文中给出了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凝汽器和汽水分离器防止流体弹性激振的设计判据和避开流体弹性激振可靠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联合循环中采用抽汽回热的热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压蒸汽循环,多压再热蒸汽循环为对象,研究了抽汽回热对余热锅炉联合循环热经济性的影响,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抽汽回热可提高联合循环蒸汽系统的总效率,并且存在最佳的凝 回热温升。研究结果为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总体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变温热源热泵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导出内可逆卡诺热泵和布雷顿热泵的最佳供热率和供热系数关系,并对这两种热泵循环的最优性能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在相同的边界条件和供热系数下,布雷顿循环的供热率可以高于卡诺循环供热率,在极限情况下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对于变温热源条件,布雷顿循环主要受益于其工质与热源间有较佳的匹配。所得结果对热泵工作参数和工质的最优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气固两相流瞬态传热的混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瞬态热流计及桥式电路检测技术在电加热圆管上对气固两相流传热过程中的瞬态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混沌理论对气固两相流传热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进一步引入K熵的概念对气固两相流传热系统的混沌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火电厂汽轮机组热耗率计算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曦  阎维平 《电力设备》2007,8(3):50-53
通过对热耗计算式的讨论,归纳分析了影响机组热耗率的因素,简要介绍了运用反平衡方法计算热耗率的步骤。对影响热耗率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及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以300MW机组为计算分析对象,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的计算与分析,为发电厂实施发电成本实时核算体系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核电站二次侧非能动堆芯余热应急排放系统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核电站二次侧非能动堆芯余热排放系统建立模块化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证实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为该系统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几种流动型式换热器与逆流式换热器的热力学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几种流动型式换热器相对于逆流式换热器进行了熵产生数相对值的比较,得到了熵产生数相对值随传热单元数、入口温度之比和热容量之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