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矿块崩落法矿体崩落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似原理,模拟铜矿峪矿5号矿体,对矿块崩落法的矿体崩落规律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在定性上揭示了原型矿体崩落的规律:5号矿体可崩性好,采用崩落法是合理的;矿体平均崩落速度为0.22m/d,放矿可以控制矿体崩落。  相似文献   

3.
根据矿块崩落法的放矿特点,运用微机进行月放矿计划编制、日和月放矿指令的发布以及日、周、月以及总的放矿资料统计。此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漓渚铁矿不稳固矿体中的放矿管理,使矿块视在矿石回收率达到100%,矿石贫化率低于20%;使矿山放管理智能化、自动化,使矿山生产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5.
6.
7.
丰山铜矿难采矿体矿块崩落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山铜矿南缘矿带11线以东矿体,原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由于该矿体矿岩极为破碎,巷道垮塌严重,致使大量矿石面临报损。为此,改用矿块崩落法回采,实施分区拉底新工艺,成功地回收了该矿段矿石,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9.
10.
自然崩落法中放矿品位预测研究旨在提高放矿品位预测精度,降低损失贫化。针对铜矿峪矿自然崩落法放矿高度为120 m的特点,进行了放矿物理模拟试验。通过统计放矿口上方每一层(共13层)颜色的颗粒在不同的放矿量下所占的比例并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任意放矿阶段出矿品位预测模型,品位预测精度达到85%以上,解决了原有的品位计算模型不能针对任意放矿量下的放矿品位进行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然崩落法是一种高效率的地下采矿方法。我院在金山店铁矿对该采矿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试验矿秧的地质矿量达28.4万t,属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试验。本文主要论述了矿石的可崩性和应力状态的调查、分析与计算;崩矿过程的室内模拟实验;现场回采与放矿的生产试验。最后依据试验结果,对该采矿方法所取得的巨大技术经济效果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矿块崩落法开采丰山铜矿难采矿体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育 《矿冶》1999,8(1):1-4
丰山铜矿南缘矿带11#勘探线以东矿体、矿岩特别风化破碎,原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零米中段以上矿石回采率仅10%~20%,-10m和-20m分段回采前采准切割巷道严重垮塌,矿石回收率几乎为零。采用长沙矿山研究院试验研究的矿块崩落法开采,使濒临报损的矿产资源得到回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西石门铁矿南采区的一次突然来压为例分析了该矿采用有底柱崩落法开来缓倾斜中厚矿体时的地压问题。同时,从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作为预防突然来压的措施,应根据矿体形态合理安排盘区间的开采顺序;对矿岩稳定性较差的采区实行快掘、快采的强化开采,缩短采场巷道的存在时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铜矿峪铜矿的支护型式,工艺与设备,建立了从地表到井下包括混凝土料的制备、运输和浇注的支护系统,开展了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试验并提出了满足设计及工艺要求的混凝土配比,实施了切实可行的金属模板快速支护,保证了底部结构的稳定和矿石的安全放出。  相似文献   

15.
文中简要介绍了高阶段自然崩落法的实质及主要方案,指出该采矿法放矿时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在待崩落矿体下放矿和在崩落围岩覆盖条件下放矿的这样两个控制原理不同的放矿阶段;根据所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发出可用于指导生产的微机控制放矿软件系统。该项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放矿理论与应用体系,使矿山管理科学化向前迈进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6.
矿石崩落块度的三维模型与块度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卫军 《矿冶》2002,11(2):1-3
以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贫矿为研究对象 ,在确定矿岩可崩性的基础上 ,根据现场节理裂隙面调查结果 ,建立节理网络计算机系统。运用拓扑学、矢体概念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矿石崩落块度进行预测。矿石的崩落块度直接影响采场的底部结构设计、出矿设备的选择、二次破碎、炸药消耗的估算等。经过模拟得出的崩落块度预测结果为 :单向尺寸大于 0 8m ,其体积为总体积的 67 3 4% ;大于 1 2m的块度占总体积的 3 2 61%。为自然崩落法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武钢金山店铁矿和浙江漓渚铁矿自然崩落法的试验研究与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矿体可崩性、拉底结构和方式、采场支护与地压、放矿控制等,并对该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铜矿峪铜矿在从国外引进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国内科技攻关,在可崩性研究、开采技术和放矿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概略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经验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