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梁家矿井煤层地质条件及主井清理撒煤硐室所处位置的围岩情况 ,合理选择了主井清理撒煤硐室的布置形式 ,对系统内的沉淀池断面、溜煤硐室及漏斗、沉淀池与清理斜巷连接处、水仓等主要设施的设计参数 ,提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及计算依据 ,并正确地设计了沉淀池、水仓和有关硐室 ,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跳汰机内部流场的PIV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结构的空气室对机体内流体运动状态产生的影响,从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新型空气室结构,并对新结构进行PIV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结构可以产生更加均匀平稳的脉动水流,改善跳汰机分选效果;新结构的机体高度降低了1/3,降低了厂房高度;新结构可以减小跳汰机的进风压力,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4.
使用开源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了单晶铜三体磨料磨损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水膜厚度和载荷下单晶铜三体磨料磨损的过程,分析了在水膜厚度和载荷对单晶铜基体磨料磨损的磨损机制和磨损率。结果表明:无水膜时,磨料直接压入单晶铜基体,随着载荷的增大,基体被磨损的铜原子大幅度增加。在一定载荷下,由于水膜具有优异的承载和润滑作用,随着水膜厚度的增大,单晶铜基体磨损率减小。在一定水膜厚度下,随着载荷的增大,磨料压穿水膜与基体直接接触,且磨料与基体间的作用力随载荷增大而增大,故基体的磨损率增大。 相似文献
5.
6.
8.
为了提高水平放置回转干馏炉炉内物料的混合效果,利用离散元开源软件对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内壁炉型时的物料混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以混合质量q作为评价混合效果的判断依据,对各类工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炉内物料混合是一个复杂的分离与混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不同的炉型对物料混合的影响不同,且椭圆炉型中颗粒群所形成的3个区域的比例有明显变化;椭圆炉型中,炉体长轴由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运动时混合物料群所形成3个区域中的活跃区颗粒数量较多;采用椭圆炉型时,物料的混合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9.
10.
11.
煤仓是火力发电厂不可或缺的环节,煤仓堵塞将导致整个发电生产过程不能正常的顺利进行,为了解决煤仓堵塞问题,介绍一种新型的煤仓清堵系统,重点阐述基于PLC清堵系统的控制系统,完成了控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关键硬件的选型,控制工作过程与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现场危险性也越来越大,事故不断发生。设计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安全离场器能够将误入高危区域的人阻止并输送到安全地带,从而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离场器适用于冶金、煤炭、交通、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行业的危险场所。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以装载机八连杆机构工作装置为例,以铲掘工况时的机构传力特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该机构的数学模型,采用惩罚函数法,结合样机,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