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市场     
据中国啤酒工业专业协会对全国啤酒行业1992年啤酒产量统计,年产10万吨以上的啤酒厂有10家,比1991年增加5家,总产量为130.8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000万吨的13.08%;为国家创造效益7.24亿元。这十大啤酒厂按产量依次是:沈阳啤酒厂(194722吨);珠江啤酒厂(163922吨);济南啤酒集团总公司(146994吨);钱江啤酒厂(136118吨);北京燕京啤酒厂(123580吨);青岛啤酒厂(120394吨);东西湖啤酒有限公司(110314吨);广州生力啤酒有限公司(106561吨);北京啤酒厂(103073号);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102506吨)。  相似文献   

2.
我国啤酒工业82年来的发展情况是随着人民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来谈: 第一个时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很困难,啤酒工业得不到发展。从1903年起到1949年三十六年时间,我国的啤酒厂分布面极窄,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天津、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几个城市,总数不到十个,产量也不多,这三十六年中到1949年解放前夕,全国啤酒年产量仅为7,000吨。为什么啤酒的产量这样少呢?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工人的收入极低,每天平均收入不过三四角钱,而一瓶啤酒要三角多钱,工人每天所赚的工资只能买一瓶啤酒,假如工人要喝啤酒的话就吃不上饭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酒》1996,(4)
“北有‘青岛’,南有‘珠江’,首都有‘燕京’。”这已成为目前啤酒行业一句比较流行的口头语。1995年燕京集团啤酒产量达35.7万吨,实现利税2.22亿元,在全国800多家啤酒厂中,啤酒产量、利税总额排第二位。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个集团公司,15年前却是一个投资仅640万元,生产能力一万吨的被人瞧不起的小厂。可以说该集团起步较晚,无论在品牌、规模上,在啤酒行业都没有优势。那么是什么促使“燕京”如此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京城啤酒行业的龙头企业的呢?  相似文献   

4.
据捷克啤酒工业协会透露,捷克最大啤酒厂Plzen Prazdroj2000年上半年啤酒产量增长10%,约为24.7万吨。现PlzenPrazdroj啤酒厂、Radegast及Velke Popovice啤酒厂均为南非啤酒公司所有,三家啤酒厂今年上半年总产量37.8万吨,Radegast啤酒厂为10.3万吨,比1999年同期约减少8%,Velke Popovice啤酒厂产量只有2.7万吨,下降17%,只有Plzen Prazdroj啤酒厂增产。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我国约有500家啤酒厂,大部分为国营企业,也有80余家为合资企业,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29%。据统计,年产量少于30,000吨的啤酒厂占全国啤酒厂数量的75%,总产量是全国的33%;而年产量达100,000吨的50家啤酒厂,其总产量则占全国总产量的40%。 自1979年中国实施开放政策以来,啤酒产量每年以23.9%的幅度增长。1995年,啤酒年产量为1,570万吨;今年首4个月,啤酒的产量共483.2万吨,增长率为11.2%。估计到2000年,啤酒的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 1.啤酒工业 1975年有啤酒厂500多个,啤酒产量571万吨;至1978年又新增年产能力为5万吨的啤酒厂21个,啤酒产量641万吨,其中瓶装啤酒占53.5%。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地瓶装啤酒所占比例高达70—90%。1979年产量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7.
(一)荷兰啤酒工业的基本情况荷兰啤酒工业的基本情况是啤酒产量逐年增加,消费也是一年比一年增多;下面发酵啤酒逐年增加,上面发酵啤酒逐年减少;瓶装啤酒逐年增长,桶装啤酒逐年减少;个人消费啤酒逐年增加;啤酒进口和出口都有增加,但出口的数量多于进口的数量。荷兰现有啤酒厂二十三个,其中有两个啤酒厂为比利时资本,其余为十五个啤酒公司所占有。一九七四年共生产了啤酒一百一十一万六千二百吨。其中最大的啤酒集团——海纳肯,它的产量占全荷兰总产量一半以上,年产量为六十五万八千吨。  相似文献   

8.
随着啤酒产量迅速增加,能源的消耗也在迅速增加。由于企业管理水平不同,国内外啤酒厂能源的消耗有很大差距,最低吨啤酒耗煤100公斤,最高的达150公斤,能源的巨大耗费增加了啤酒的成本上,因而,降低能源的消耗是值得重视的一项。 国内外啤酒行业在节约能源上作了不少的工作,特别是在1973年世界“能源危机”以  相似文献   

9.
一啤酒工业的发展我国啤酒工业的发展,是与帝国主义对我国领土和经济的侵略分不开的。有啤酒不过是近百年的事。而我国有自己的啤酒工业,也只有80年的历史。到解放前夕,全国只有七个啤酒厂,年产啤酒仅六、七千吨。我国啤酒工业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是1949年解放后的事。建国后,原来有啤酒工业的省市,除对老厂进行革新、改造、调整、挖潜,逐步扩大生产能力外,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新建了不少啤酒厂。截止到1978年,除青海、西藏没有啤酒厂外,全国已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酒》2001,(3):33-33
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是青岛啤酒集团成员,年生产能力20万吨。现生产青岛啤酒、青岛啤酒系列产品、“云湖”系列啤酒。公司前身系北京三环啤酒厂,始建于1988年4月,1990年5月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规模为3万吨。 1991年公司与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厂联营生产五星啤酒。 1994年底,三环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亚洲战略投资公司合资,定名为北京三环亚太啤酒有限公司,1995年1月  相似文献   

11.
记者:目前,中国啤酒界存在着一种说法,就是啤酒企业产量必须达到三万吨以上,才能取得一定效益,那么,啤酒企业为了自身生存,是否必须走扩大规模的道路? 杜绿君:从统计资料看,绝大多数三万吨以下的啤酒厂很难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三万吨是初具规模。1995年产量在五万吨以上的啤酒厂73家,占全国的12%,产量占全国的50%。从行业管理的角度讲,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同浙江省一样,也是以黄酒著名于世的。解放前,江苏省没有啤酒工业,第一个啤酒厂是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建立起来的,就是在南京建厂的“金陵啤酒厂”。当时既生产白酒也生产啤酒。自1958年至1978年二十年来,江苏省先后建厂的有8个啤酒厂,这便是南京、苏州、东吴、启东、如东、扬州、常州和苏州民生等。正在筹建的有连云港、徐州和无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啤酒工业正处于突飞猛进时期,各个省市自治区都在竞相新建啤酒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已有600多个厂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不下500万吨。“七五”计划期间还将有70多个3万吨以上的啤酒厂建成,而且每年都有新厂投入生产,1990年全国啤酒产量将达650万吨以上。由于各地采取不同的集资方法,等建了不少啤酒厂,产量都是可观的,因而产量将超过这个计划数字,有达到800万吨的可能。从1980年后,啤酒产量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以1981年90.95万吨为基数,1982年117.3万吨,增长29%;1983年160.2万吨,增长36.6%; 1984年224万吨,增长39.8%;1985年310万吨,增长38.4%;1986年予计产量可达到410万吨,增长速度可达31.8%。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品工业》2003,(12):58-59
<正>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燕京)从1994年至1998年,燕京啤酒以每年10万吨的增长幅度,逐步完成了一个大型啤酒厂向集团企业的转变。此后的四年中,燕京啤酒的销量更是以每年30万吨的速度,冲向全国市场,实现了一个地方企业向全国跨地区大集团的转换。 而且,在2001年,其主打品牌燕京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是先有的啤酒,后有的啤酒厂.啤酒来到中国,与帝国主义的入侵分不开.洋人来中国,喝不惯中国的白酒,要喝啤酒,而当时中国没有啤酒厂,便开始进口啤酒.最早在中国建造啤酒厂的,一个是1900年沙俄在哈尔滨建立的,另一个是1903年英德合营创办的,即青岛啤酒厂的前身青岛英德啤酒公司.后来,中国人自己也先后在北京、烟台、广州建立了啤酒厂.  相似文献   

16.
“六五”期间的主要工作目前全省共有啤酒厂67个(轻工系统42个);已形成生产能力53万吨/年(其中轻工系统39万吨)。已投产的企业共有职工16,831人(其中轻工系统12,502人)。企业分布在59个市县,复盖率为75%左右。工业总产值:1985年16,315万元,“六五”期间总产值为48,163.7万元,比“五五”期间的13,686万元增长2.5倍,平均每年递增28.6%。产量:1985年全省共生产啤酒36.6万吨(其中轻工系统为32.3万吨),是我省啤酒年产量历史最高水平,也是产量增加最多的一年,仍为全国年产量最多的省。平均人年消费量11.2升,为全国平均消费水平的4倍多。“六五”期间啤酒累计产量为120.1万吨,比  相似文献   

17.
世界五大洲的啤酒产量,亚洲占第三位。亚洲的啤酒产量,日本占第一位。日本啤酒的历史比中国早三十一年,它的第一个啤酒厂1872年建立于横滨,是美国人创办的。当时日本人没有喝啤酒的习惯,这个啤酒厂生产出来的啤酒除了供应在日本的外国人饮用外,一部分向我国上海出口。这也就是中国先有啤酒,后建啤酒厂的来历。日本政府于1876年在北海道建立起第一个自己的啤酒厂,取名“沙波罗”(Saporo),  相似文献   

18.
《中国酒》1997,(4)
啤酒对广东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行业。说它古老,是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广东就办起了第一家啤酒厂,即广州啤酒厂,当时的年产量只有数千吨。历经近半个世纪,直至1980年,广东的啤酒业仍然是“广啤”唱独角戏,产量也不过1万多吨,一个偌大的广东,只有那么一点点啤酒显然是与其身份相悖的。说它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啤酒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全国啤酒年产量3000万吨,实际消费量2200万吨。规模以上的啤酒厂有500多家,60%的产量在10万吨以下,真正的全国性啤酒品牌只有5家。分别是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雪花啤酒、珠江啤酒、哈尔滨啤酒。即便是全国性品牌,在  相似文献   

20.
《酿酒》1990,(2)
五扎幌啤酒株式会社的几个啤酒厂1.扎幌啤酒株式会社机构简介(36页)2.扎幌啤酒株式会社的啤酒厂简况此社有10家啤酒厂,分布在日本各地。3.我们参观的几个啤酒厂(1)千叶工场:该厂于1988年3月建成,生产能力为18万吨,最终产量为27万吨/年,全厂职工只有130人,生产工人为100人,是日本最先进的啤酒厂,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流的工厂,全厂占地面积为160962平方米,建筑而积为66325平方米,主要生产大瓶、中瓶、350毫升听装、500毫升听装、桶生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