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以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利用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新型天然鲜味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粉酶解工艺;然后在摇瓶水平对谷氨酸棒杆菌GL-6发酵产谷氨酸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氮源及含量和最佳玉米粉酶解液添加量,然后在20 L发酵罐水平进行验证,将5%的麦芽糊精加入发酵液上清中喷雾干燥得到鲜味料样品,最后对样品进行成分检测及评定。结果表明,玉米粉最佳酶解工艺为固液比1:4,酶添加量1%,温度90 ℃,时间3 h,在该条件下酶解度DE值达到60.84%;谷氨酸棒杆菌GL-6发酵产谷氨酸的最佳氮源为酵母抽提物FIG12LS 30 g/L,玉米粉酶解液最佳添加量为50%(v/v);天然鲜味料样品MJ谷氨酸含量为43.9 g/100 g,氨基酸总含量为44.8 g/100 g,相较于不添加玉米粉酶解液发酵而得的鲜味料样品CK谷氨酸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4.0%和23.4%。此外,样品MJ富含坚果及咖啡风味的吡嗪类物质,相较于样品CK鲜味含量和营养价值均有提高,风味也更加丰富。本研究为用天然植物原料发酵生产鲜味料提供了新思路,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海豹鲜味酱油的制作方法 ,是以竖琴海豹为原料 ,经中性蛋白酶水解成酶解液 ,再添加低盐固态发酵生油而制得。该产品保留了海豹特有的风味和鲜味 ,口感和风味明显优于传统发酵酱油或化学分解酱油  相似文献   

3.
豆粕酶解物的呈味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豆粕酶解物的呈味特征及其在调味品中的潜在应用。研究表明豆粕酶解物鲜味突出,苦味明显,略有酸味,其刺激阈值为0.7g/dL。豆粕酶解物可增加调味液的厚味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固体发酵制曲结合酶法生产酶解植物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详细介绍了以米皮粕和豆粕粉为原料,利用固体发酵成曲结合酵母发酵耗糖及木瓜蛋白酶酶解生产酶解物蛋白质的工艺流程。产品与原材料相比得率为49.0%,蛋白质含量为65.6%,原材料蛋白质利用率为67.3%。产品营养丰富、味鲜并具有浓郁的酵、酱香味,无氯丙酵类毒性物质,可广泛用调味品行业,是酸解植物蛋白的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5.
以鳕鱼骨为原料制备酶解液,研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加盐量对酶解液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酶解液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酶解液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12 h、加盐量15%。在此发酵条件下,酶解液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685 g/100 mL,氨基酸总量为6177.28 mg/100 g,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通过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可以很好地区分发酵前、后酶解液的风味。用SPME/GC-MS检测发酵后酶解液中香气活性化合物明显增加,从发酵液中共检测到18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醇类6种、醛类4种、吡嗪类3种、酮类2种、呋喃类2种、酚类1种。  相似文献   

6.
赵德安 《中国调味品》2015,(3):133-136,140
阐明天然发酵以改善产品风味为目的,把握发酵调味品矛盾的总体,工艺条件是"多菌种常温平衡发酵"。能满足发酵调味品风味要求高的需要,顺应生化变化的规律自然形成。工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改进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指出盲目以提高产品主要成分为目的,用纯种发酵取代天然发酵是产生产品风味不足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酱油发酵主要原料为蛋白质和淀粉质原料。60年代以来为减少淀粉原料在制曲中的消耗,节约粮食而将淀粉原料经液化、糖化后和成曲混合低盐发酵。笔者经研究发现过量的糖化液会抑制成曲中酶的分解作用。为此提出蛋白质和淀粉原料分别酶解,然后混合后熟,既可节约粮食,又可获得分解较透彻的效果,此谓之Y型发酵。本文介绍了不同糖化液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分酿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性蛋白原料,本试验以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粉为原料,以蛋白质增加量、游离氨基酸增加量和水解度为品质指标,探讨了酶解初始pH值、料液比、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对木瓜蛋白酶酶解发酵豆粕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初始pH6.5,酶用量3%,料液比1∶10,酶解时间1 h。在该条件下,酶解豆粕中蛋白质增加量为75.633 mg/g,游离氨基酸增加量为121.932 μg/g,水解度为0.033%。  相似文献   

9.
食醋是富有营养的酸味调味品,不仅有酸味,而且还有一定的鲜味、甜味和香气.色香味的来源,主要是由原料中的淀粉质经过酶的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酒精转变为醋酸,以及原料中蛋白质等转变为其它复杂的有机物,但其中主要成分是醋酸.食醋生产可分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锈斑蟳蒸煮液进行分步酶解,分析蒸煮液和分步酶解后得到的酶解产物中氨基酸组成和滋味成分。结果显示蒸煮液和酶解液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44.07%和52.2%,均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评价标准;蒸煮液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酶解液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根据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s index,EAAI)评价酶解液为优质蛋白源,蒸煮液为良好蛋白源;经酶解后,呈味氨基酸含量提高了44.3%,其中呈鲜味特征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占酶解液总氨基酸含量的10.8%;谷氨酸的滋味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最高,在蒸煮液和酶解液中分别为3.95和7.68,谷氨酸与核苷酸在协同作用下使酶解液中的等效鲜味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值达到8.78 g MSG/100 mL,是蒸煮液的2倍多;通过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蒸煮液中发现1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美拉德反应后产生的吡嗪类,在酶解液中发现3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物质为醇类和醛类。综上所述,锈斑蟳蒸煮液经酶解后释放出更多的鲜味物质,是开发调味品的理想基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