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瞬间的悲歌     
这仅是一个瞬间,两三张烧纸,让300多亩蓊郁的山林变成了火海。这仅是一个瞬间,两个鲜活的生命,走向了永恒……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
人是地球的主宰,可以让沧海变成桑田,也可以瞬间把山丘夷为平地,我们无所不能。我们的心冰冷坚硬,残酷无情。我们的生命之琴已经覆满了灰尘。我们发现,原来地球并不只是人类的,它是所有生命的家园。生命是跳跃的,没有静止的;生命都是美丽的,没有丑陋;生命都是高贵的,没有卑微。雅克·贝汉的《微观世界》给你展示了一个微观的唯美而逼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尔虞我诈,争名夺利,没物欲横流,人工造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固守大自然的规则,听其自身的牵引,日出而作。所有的可爱的动物也像我们人类一样,从早忙到晚,奔波忙碌,有爱,有死亡。但他们都那么认真地生活着,辛勤的工作者,你不会感觉到他们的渺小。甚至会感觉到他们的伟大,就像看到我们认真劳动的老朋友般亲切,想你诉述他们一切。让我们懂得,生命都是美丽而高贵的,不管他以什么方式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体会到生命的可爱和神圣,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家的概念对于我们这个“天圆地方”国度的臣民们来说根深蒂固,因为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毕竟最牵挂的还是家。一旦这个人生避风港、航天空间站的安全受到挑战,得到的反应是热烈而持久的。然而火的暴戾会在瞬间“潇洒”地毁掉一个任何等次的家园。随着人类生活舒适度的提...  相似文献   

4.
大火无情,它可以让一个企业艰辛奋斗的成果瞬间化为乌有,也可以让一个家庭其乐融融的场景瞬间灰飞烟灭。2005年,从天灾到人祸,从草木到建筑,从财产到生命,每天都有火灾事例出现在各大网站。对手一些看客而言,它们仅仅是几个单薄的阿拉伯数字,区别的只是一位数或者两位数。  相似文献   

5.
乡土精神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论述了“乡土”不仅仅是一种风格,也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情趣。它的本质在于它所具有的“亲自然性”和“文化性”,而这两种特性,不仅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生命的本质,也昭示了人类自下而上的恰当方式。而乡土的精神……一种文化性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技术概念、能给与我们许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新馆在概念构思阶段的一张草图。当时我们的概念是"历史的瞬间",一方面强调它的历史性,它是世博会100多年绵延历史的记忆;一方面强调它的瞬间性,每一届世博会都是短暂的几个月,就如绽放的烟火转瞬即逝,而它所要记录的正是这一个个瞬间。怎样用建筑的语言具象化地表达这两方面的主题是当时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后来想到河谷和云这两个元素,以河谷表达历史,表达沉积的厚重;以云表达瞬间,表达未来的变化,有了思  相似文献   

7.
火的悲哀     
也许那些在空旷荒凉的原野上游荡的人类祖先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雷电在他们生存的土地上引起熊熊烈火的时候是惊诧不已的。这火在他们尚且空白的生命意识里点燃的恐伯只是惊俱、恐慌,让他们感觉到了肉体生命的脆弱和渺小,产生了人类最原始也最真诚的自卑。于是,火,起初以一个“神”的形象在人类的生存空间里存在着。他们以最虔诚也最纯粹的方式崇拜着火神,象所有其它给了人类神圣之感的事物(比如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座山等等)一样,可惜人类在绵长的繁衍里逐渐丧失了那最初的纯粹。人类狩猎为生围火而居的时代遥远得近似神话传…  相似文献   

8.
与春光相遇     
《家饰》2014,(4):74-77
春天的美好感染着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如何将这美好带进室内,让居家生活也充满春意活力?来个春日大换装吗?其实也不必那么大动干戈,一个角落,一个瞬间,只要你用心布置,就能以最惬意的姿态与春光相遇。  相似文献   

9.
对子女道德教育的责任柳士英一、我们怎样的受护子女?人类的禀性大家都会感觉到,视子女为自己的命根子,这是很自然的,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子女是人类生命的延续,也是人类事业的展开,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下去,人类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子女的生命也就是父母的生命。人...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与理论之间,建筑正在走得更远,其目的可能试图为生活提供更多,但我们当下的生活究竟如何?这本身却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当生活被肢解成一个又一个非常学术的问题时,我们能否摆脱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思考,让建筑回归其本来的责任,为生活提供居所。让建筑师回到他自身,而直面回到一个原初的问题:生活。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触目惊心的安全大事件依然历历在目。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留给我们的是什么?一位专家说:”用别人的教训丰富自己的头脑是最大的财富。”生命已逝,时光不返,让我们学会总结,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让悲剧远离我们,在安全的环境里快乐的工作、生活,这就是我们要把握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6)
人类生活的每一天都与物理有关,物理学的进步也使生活不断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物理教学,而物理课程也经过多次改革,是一门不仅包含了很多知识,也包含了很多生活常识的自然科学学科。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才能让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这门学科发挥出它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竹园:融合传统的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园博园的规划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于当代城市、当代园林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在规划阶段,我们已对其中的展览花园有过很多的设想。当受到组委会邀请参加设计师花园设计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又是一个机会,可以诠释我们对当代花园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吴沈平 《建筑》2008,(19):64-67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万千同胞的鲜活生命在瞬间消失,数以万计的建筑物在瞬间倒塌。在浩浩荡荡的救援大军中,出现了一支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建筑工人突击队——他们,就是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公司的援建者。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参加了广元、青川过渡安置房的建设。用他们钢筋混凝土般的坚强意志,干辛万苦,百折不挠,为灾区同胞筑就了温暖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盛梅 《景观设计》2012,(4):78-83
长久以来,人们的生活环境随着生活方式改变而变迁,进而形成人们对一个区域、地点的识别与记忆。当城市高速发展,这种由时间积淀而成的认知过程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崭新建筑组成的城市形态会让人在瞬间兴奋,但在它们中有很多因为大同小异而缺少特点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6.
邓海建 《中州建设》2008,(22):60-60
金色的威尼斯、米黄色的巴黎……我们的城市呢?这个问题似乎让我们很是忧虑于自己城市的风格与品位。城市譬如一个小姑娘,喜儿还有二尺红头绳儿呢,何况现代很多城市在经济的飞速里也攒了一些脂粉钱,但有钱从来和漂亮就是两码事。从纠偏“城市色彩流行病”的语境看,规划城市色彩总是一件善政,无可质疑。问题是,中国的很多事情一旦入了规划往往姿势强硬,急匆匆地给城市颜色定妆,学术上再堂皇、逻辑上再合理,也会让市民有些郁闷:这城市,到底是装扮给“色彩学”看的,还是供人居住的呢?  相似文献   

17.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这个时候,大地开始复苏,万物茁壮成长,处处无不显示出生命的盎然活力。然而,这也同样是一个异常躁动的季节,人的欲念一旦失去理智,极易诱发毁灭生命的事儿来。2003年3月16日,发生在浙江省新安江畔严州古镇上的一场大火,不仅吞噬了一户家庭的住房,同时也让一个壮年男子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8.
与环境讲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得麦克哈特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说过:”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为了人类表演的舞台提供一个装饰性背景的问题,也不是为了改善一下肮脏的城市,而是需要把自然作为生命的源泉,生存的环境,神圣的场所来与之和谐统一的。”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环境,关注居住空间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许多年后,回望大地,消失了的是什么?蓝天?碧水?我们的家园,带着模糊的概念和疑问,本刊特采访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郑曙旸教授。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8)
高中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很多概念,有些概念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所有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生物概念教学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进行概念教学,是我们一线生物教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让我们同行     
在年的气氛里,在春机的期盼里,我们相识。我们相识,我们相知,我们共有一个美丽幸福的家园。然而,这和平静谧的家园却受到了火灾的袭扰。无情的火灾,毁灭着无辜的生命,吞噬着宝贵的财富劫难赋予我们警惕的双眼。同火灾搏斗,保卫家园,于是成为我们志同道合的信念。谁都责无旁贷。谁都是英勇无畏钧消防战士。为了一个永远和平安宁的家园让我们同行。在1994年青岛市“119”消防中心活动中,青岛籍著名歌手唐建华在升空的消防登高车上演唱征集的消防歌曲《太阳的使者》让我们同行@思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