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能源,但是在它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却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文章试图从洁净煤技术等燃煤污染控制技术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设想,希望能够为今后深入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二甲醚-解决中国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震 《中国能源》2005,27(11):37-39,31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面临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巨大压力。二甲醚(Dimethylether),简称DME,是一种无毒含氧燃料,它可从煤、煤层气、天然气、生物质等多种资源制取。本文介绍了二甲醚燃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我国首台二甲醚城市客车的研发情况。二甲醚有望成为我国石油替代的重要途径,解决我国油品短缺矛盾和能源安全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不可能改变,并且我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供应安全形势严峻,本文对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了煤炭液化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针对煤炭液化在我国能源战略中应处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如何扶持煤液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传统的煤炭消费方式给我国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危害。文章分析了我国煤炭传统利用方式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量。为了实现我国提出的生态现代化目标,提出了煤炭气化配水电解产生的氢制甲醇的煤炭现代化利用工艺,并与目前正在推行的煤炭直接、间接液化工艺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前者比后两者的能源利用率更高,对环境更友好,是拯救中国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甲醇燃料——最具竞争力的可替代能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从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的角度,指出用清洁燃料替代石油势在必行;分析了各种石油替代能源,指出煤制甲醇是最具竞争力的可替代能源;进一步分析了甲醇燃料的动力性能、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并分别比较了煤变油与煤制甲醇清洁燃料,甲醇燃料与石油燃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世界各国都将推行煤制甲醇燃料的技术路线,用于解决石油替代能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舟丹 《中外能源》2012,(4):13-13
中国是煤炭消费大国——75%的发电装机来自火力发电,80%的电量来自火电,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煤炭燃烧。作为一种高碳能源,煤的含碳量达到80%以上。未来二三十年之内,中国对煤的依赖度很难降到50%以下。  相似文献   

7.
《中外能源》2013,(11):99-99
麦肯兹一份新报告认为,到2030年中国的电煤需求预计将翻一番。在其题为“中国:用煤高峰的幻觉”的报告指出,尽管中国旨在限制其煤炭消费量,并寻找选择替代燃料,但到2030年,中国工业对电煤的需求仍将从每年15×10^8t增长至约21×10^8t。  相似文献   

8.
煤炭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论述了我国煤炭开采、加工、运输和利用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并对燃煤发电排污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粗略估算,将此经济损失计入燃煤发电成本,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进行了比较。另外,本文还就国家政策对煤炭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2010年和2020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的趋势做了预测,并对改进我国能源政策,加快洁净煤技术的应用,减少燃煤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于涛 《能源评论》2013,(7):20-25
往往在十字路口,人才会无路可走。 这句古老的名言适用于当下中国的煤炭产业。在供过于求已成定局的市场环境下,面对进口煤的持续冲击,以及清洁能源的不断崛起,煤炭行业到了走下“神坛”,另辟蹊径的时刻了。可,有多少人会甘愿如此?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煤炭一直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70%左右,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我国探明化石能源的90%是煤炭,决定了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可动摇。煤炭工业现代化是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煤矿现代化建设水平,保证煤炭的持续稳定供应,是保障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舟丹 《中外能源》2012,(5):109-109
火力发电(thermal power,thermoelectricity power generation)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热能,再通过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在高温下产生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继而发电的一种发电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与水电一样,核电是安全、环保、经济的清洁能源,是目前现实有效、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优质能源.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形势和压力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已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核电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锅炉是一种将化石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性热能转换装置。化石燃料包据: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已探明的储存量有9800亿吨,占世界的11.6%达第二位。目前年产量已有19亿吨,居世界首位。所开采的煤炭中有一半以上是在各种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中烧掉的。  相似文献   

14.
工业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有害物不仅污染作业环境、危害工作身体健康,如排向室外,还会使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人类健康。通过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通风、个人防护等措施对这种污染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连线     
《能源》2013,(4):16-16
让天然气终结中国煤炭产业吧!如果说中国天然气需求增多意味着煤炭需求的下降.那么中国的大气环境就是一大“赢家”。虽然开采和使用天然气也会污染环境,但毫无疑问,会比开采煤炭对环境危害小很多,这一点作为环境学者,同时也是山西人的我更有体会。  相似文献   

16.
资讯·国际     
《节能与环保》2014,(1):12-12
12月16日,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总部巴黎发布《煤炭市场中期报告》。报告指出,由于清洁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上一些地区煤炭用量的削减,未来全球煤炭需求增幅将会有所放缓,而目前煤炭仍是所有化石燃料中需求量增长最快的。IEA指出,未来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以平均每年2.3%的幅度成长,这比IEA此前预计的2.6%的增幅降低了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我国炼油能力达到4.78×108t/a,成为世界第二大炼油国,成品油产量和质量完全可满足国内需求并出口国际市场。预计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5.8×108t/a,成品油加工能力约3.5×108t/a,主要建成环杭州湾(含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北炼化工业区,炼厂的规模化程度、炼化一体化程度、产业集中度及集约化程度、油品质量都将进一步提高。2015年我国石油需求约5.5×108t,成品油需求约3.0×108t,成品油需求增长有可能放缓,炼油能力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十二五"期间,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着石油资源不足和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制约。生产清洁油品是炼油工业的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各类加氢工艺,采用劣质、重质原油生产清洁油品将成为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炼油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装置对高硫、高酸及重质原油加工的适应性,增加清洁燃料和石油化工原料供应,促进原油深度加工和炼化一体化整体协调发展。我国炼油行业在节能方面仍有较大上升空间,预计2015年单位综合能耗将降至60kg标油/t。同时,要科学有序地发展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18.
煤烟型污染防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的化学属性决定了其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硫、氮污染产物及烟尘和微量重金属的排放,而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程度不高又催生了煤烟型污染。煤烟型污染防治技术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来讲,包含燃用前处理、燃用中处理、煤转化和燃用后处理4类技术,实质上构成了洁净煤技术体系,是在煤炭开发利用的全产业链实现清洁化,目前在我国仍属于开发应用的初级阶段;而狭义仅是指燃用后处理技术,我国当前更需要优先考虑存量煤烟型污染源的防治,因此需加快推进燃用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污染防治必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根治",形成"深化防控,加大治理,防治结合,以治为主"的"主动型"防治总体思路。建议进一步完善以区域联防联控为重点的污染防治管理职能,加强国家环境污染防治战略与规划顶层设计,构建完备严格的法规体系,加快推进煤炭能源产业政策调整优化,建立健全多样化的金融财税扶持政策体系,推进环保技术创新与人才开发,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外能源》2014,(11):108-108
<正>在寻求替代排放温室气体的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时,还很少有技术方案能像用太阳光直接生产氢气的技术那样具有吸引力。如果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氢能在地球上经济地生产,并造成最小的环境影响,它就可以以很低的总碳排放量和气候影响为固定和运Energy Daily,2014-07-15  相似文献   

20.
《中外能源》2015,(4):104
<正>Energy Daily,2014-12-242013年全球化石燃料使用和水泥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新高。这主要是由于新兴经济体在过去十几年内能源用量持续稳步增长。但是排放量的增速(2%)明显低于过去10年的年均增长率(2003年以来为3.8%,不包括信贷紧缩年份)。这种始于2012年的增速放缓,标志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去耦合化,这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