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亚林  张志 《遥感信息》2012,27(3):87-92
用景观格局指数来描述景观格局及结构特征,建立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景观生态学最常用的定量化研究方法。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采用SPOT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对武汉东部城乡交错地带的土地覆盖景观进行计算,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37种常用的格局指数进行了选择并比较不同粒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景观格局指数都存在相关关系,故用一组不相互独立的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则不具有说服力。通过因子分析我们把景观格局指数简化为3个主要的公因子:聚散性/多样性指标,面积、边缘指标和形状指标。这3大类指标的具体格局指数虽因粒度大小的变化有所改变,但在每个尺度层次上都呈现相似的特点,都能较好地表征研究区的土地覆盖特征,反映城乡交错地带的景观格局特点。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不同的研究区域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来进行景观的空间格局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的湖泊水域动态变化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湖泊动态变化作为人类面临的三大湖泊环境问题之一,成为湖泊研究的重点。遥感技术作为科学、快速、大面积的调查监测手段,在湖泊动态变化研究中应用广泛。从湖泊动态变化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数据源、湖泊信息提取方法和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等几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湖泊动态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各种数据源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讨论了当前湖泊遥感动态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江苏省近35 a来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1980~2015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江苏省各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稳定性及其与人为干扰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类型上看,江苏省建设用地的破碎化程度最高且形状最不规则,但随时间趋于完整、规则;耕地和水域的斑块聚集程度和紧凑度高,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从整体上看,江苏省整体的景观类型复杂程度增大,空间连通性逐渐降低,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各景观类型面积趋于均匀化,但优势景观类型对整个景观的控制作用仍然较强。(3)江苏省1980~2015年大部分区域景观稳定性较低,人为干扰度较高,且不同时期之间的变化较小。(4)人为干扰度与斑块密度、景观分离度、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景观稳定性在15 km×15 km尺度相关性最高,与总边缘对比度指数、蔓延度指数在2 km×2 km尺度达到最高的相关性。该研究成果为解决建设用地的供需问题、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绿洲景观格局动态及其梯度分析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传胜  张万昌  雍斌 《遥感信息》2007,(3):62-66,84,I0004
以张掖绿洲为例,利用遥感与GIS技术提取了从1987年到2002年间张掖绿洲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信息,并使用FRAGSTAS移动窗技术获取了所选景观指数的梯度变化分布图。通过分析张掖绿洲内各景观类型的时空演变及景观指数的梯度差异,研究发现荒漠绿洲过渡带、人工防护林带、河流及灌溉渠系等廊道景观是景观指数梯度变化中的峰值或谷值所在,对绿洲生态安全格局起到了关键性的控制作用。利用廊道景观的空间特性和景观结构的梯度概念,本文对张掖绿洲景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验证了景观梯度理论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在绿洲植被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生态安全分析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墨玉县1990、2009年TM和2000年ETM多波段遥感影像,通过ERDAS与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提取了墨玉县66.7 hm2人工林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分析了人工林区各土地覆盖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使用Fragstats3.3对人工林的景观格局及景观指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景观格局分析了绿洲人工林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墨玉县人工林研究区以沙漠、戈壁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近20 a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很大,农田与水域面积有所减少;2000~2009年植被覆盖退化十分严重,主要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的变化、人工林管理方式及开发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景观分离度、景观破碎化程度在近20 a呈下降的趋势,景观板块形状越来越多样化,不利于管理;研究区水渠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为人工林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增大了水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利;人工林具有防风、改善土壤、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选择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的遥感影像,研究了深圳市景观空间格局的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景观多样性指数沿梯度区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城区内其值较低,在城乡结合区域因类型斑块交错分布其值较高;在城区景观斑块密度与边缘密度较小,景观异质性较低。越靠近城乡结合处景观异质程度越大。从景观平均形状指数和景观平均分维数的变化,可看出人为活动的干扰由市中心向郊区发展是呈增强的趋势。以上分析表明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与受人为干扰程度有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区域景观格局尺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磊 《遥感信息》2009,(4):55-61
无论在景观生态学还是在遥感领域,尺度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考虑景观的粒度效应,很少涉及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多源遥感影像,结合研究区的特点进行了景观分类,并从不同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角度进行空间粒度放大试验,探讨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具有尺度效应,其所反映的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在宏观上是一致的,但类型的边界、形状和数量均产生较大的差异;景观格局指数能反映不同遥感影像所记录的地表信息,从不同遥感数据源、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角度定量化判断尺度放大过程中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信息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8.
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煤炭的开采则会引发诸多环境问题,制约矿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对矿区的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时空动态监测,能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引导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义能矿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1年Landsat影像,采用景观分类方法、景观格局指数法、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法和重心迁移模型,分析义能矿区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21年义能矿区最大斑块指数下降,景观破碎度和形状指数上升,煤矿开采对矿区原有景观格局影响较大;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变化趋势;绿度和干度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义能矿区差等级和优秀等级迁移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土壤碳酸盐中碳稳定同位素是记录古气候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对吉林省西部大安市姜家甸草场土壤剖面中的δ13C值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推得C3、C4植物生物量;结合野外观察到的剖面特征,作者认为全新世晚期以来,该地区气候曾经历过从干-热~湿-暖~干-热的演变过程。现今吉林西部的干旱化环境正是全新世晚期以来气候持续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城市问题研究热点。多时相遥感变化检测能够监测到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被广泛地用来进行城市扩张研究。对于城市化引起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最新研究引入景观格局分析法,大量涌现的景观指标为景观格局定量化表达提供了基础。目前对于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的描述过于笼统,一般是对整个研究区域提取全局景观格局及其时间变化。通过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景观格局提取与时空变化检测方法,并运用此方法研究了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基于网格划分的景观格局变化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数量、位置和模式,为理解城市扩张行为以及城市扩张建模提供了相比较于遥感土地利用变化检测之外的另一种知识。  相似文献   

11.
采用GIS技术对甘肃临泽荒漠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产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荒漠临泽景观生态系统由砾漠、沙漠、岩漠、道路4种景观组分组成;其中砾漠的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是荒漠景观生态系统的基质,道路为仅有的1种廊道,廊道密度为37.66 m/km2;岩漠和沙漠是荒漠景观中的两种斑块类型;基质的成因类型为环境资源型,斑块的成因类型可以分为2类:岩漠为残留型,沙漠为干扰型。在生产能力方面,砾漠的地上生物量砾漠最高,是岩漠的6.89倍、沙漠的28.81倍;岩漠次之,其地上生物量仅为砾漠的14.51%,是沙漠的4.18倍;沙漠的地上生物量最低,分别是砾漠、岩漠的3.47%、23.91%。在植物学成分方面,三者的差异不显著,但由于水、热因素的分布差异,植被密度的差异巨大,形成了生产力水平差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理论,利用NOAA/AVHRR数据,采用SEBS模型,计算了研究区15年地表蒸散量,从年、季度和月等三个时间尺度对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平均蒸散量相差较大,最大的是1988年,最小的是1996年;月平均蒸散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形成一单峰型曲线;第二季度平均蒸散量最大,第四季度最小,其分布曲线也为单峰型。(2)多年平均蒸散量的空间分布东半部明显大于西半部,最大的是扶余县,最小的是通榆县;各市县的月平均蒸散量分布仍为单峰型曲线,在5月达到最大值,12月最小,与全区的月平均蒸散量分布曲线一致;各市县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平均蒸散量相差不大,第二和第三季度相差较大,但总体分布趋势与全区一致,仍为单峰型曲线。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区区域蒸散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强烈的蒸散作用为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芝麻为供试作物,以吉林省西部的盐化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311-B方案),通过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不同氮和钾施用量条件下,芝麻的水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水是肥效发挥好坏的重要限制因子;氮、钾、水三因素对芝麻的增产效应次序为水>氮>钾,三因素配合效应>二因素配合效应>单因素效应;水分是氮、钾二因子协调发挥作用的重要限制因素,在供水充足的情况下,适当的提高氮、钾肥的用量,可使产量增加;对芝麻来说,获得高产的氮、钾、水最佳施用方案为浇水量为380.6~405.5mm;P2O5施用量为45.0kg hm-2的情况下,N施用量为70.0~95.0 kg hm-2, K2O的施用量为77.4~101.6 kg 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86~2000年两期TM影像数据的处理,得到14年间甘肃省土地沙漠化的最新动态数据。引用沙漠化规模、沙漠化程度指数对甘肃省土地沙漠化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沙漠化发生的规模,还是沙漠化发生的程度,甘肃省沙漠化均呈现出以兰州为界的东西部地域分异。表现为:在沙漠化发生规模上,河西走廊地区超过了东部;而在沙漠化发生程度上,则东部超过了河西地区。从发生角度研究,固定、半固定沙地活化是甘肃省沙漠化的主要发生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点面结合 ,运用区域对比方法 ,剖析了福建赤红壤、红壤旱地土壤水总库容、贮水库容、有效水库容和通透库容的差异 ,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水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动词细分类和词性标注有些类似,它是在词性标注基础上对其中的动词进行更细致的类别标注。根据动词细分类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进行动词类别的自动划分,再通过与最大熵的方法进行比较,证明这种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密云水库上游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遥感监测的多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详细分析了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近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变,并借助Fragstats软件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有林地、中高覆盖草地始终是研究区的优势类型,维持着景观的基本功能,但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在近10年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0年前有较多的林草地转变为耕地,之后,大量的耕地实现退耕,林草植被增加迅速。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有增加的趋势,但对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有利的景观类型也在同步增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Mantis视景驱动的动态水面仿真方法。仿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动态水面建模和动态水面模型驱动。通过Terra Vista建立具有动态属性的水面模型,在Mantis环境下实现了水面动态效果仿真。  相似文献   

19.
抖音作为近年来新型短视频社交APP,因其代入感强、参与性高,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营销传播工具。随着抖音日活用户人数不断地创出新高,平台上的数据也迅速、大量地沉淀积累。筛选抖音上有关"西湖十景"的视频和评论信息,通过数学建模创建景点的抖音热度指数,用百度指数模拟景点的实际客流量,研究抖音短视频对提升景点客流量的影响力。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各景点的表现不尽相同,希望以此为西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