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汽油微乳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考察不同醇,表面活性剂与助剂不同配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形成单相微乳汽油的影响,并进行粒径测量和流变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为最佳助剂,D0821与正丁醇在最佳配比下增溶水量最多,复配体系AEO-3/D0821比AEO-3/1831增溶效果好,此微乳液为塑性流体,粒径在60nm-100nm之间。  相似文献   

2.
微乳化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微乳化柴油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微乳化柴油的燃烧机理、配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指出W/O型微乳化柴油具有节油、节能的特点并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3.
杨楚芬 《广东化工》2012,39(8):11-12
乙醇柴油的开发有助于缓和石油系燃料的供需矛盾,同时乙醇柴油的使用可以减轻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为提高乙醇柴油的稳定性,文章采用乳化与互溶法制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的乙醇柴油微乳液,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对该体系的乳化和助溶效果,并探讨了温度对该体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表面活性剂AEO-3与正庚醇的复配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柴油微乳化技术中乳化剂的选择及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柴油微乳化研究中的应用理论,应用相似相溶原理和HLB值初选柴油乳化剂并对乳化剂进一步筛选和复配,同时确定助表面活性剂为正戊醇.利用HLB值的计算对复配得到的微乳化剂进行验证,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AEO-3、TX-4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O8/1021或D12/1421复配作乳化剂时HLB值在6-1 5.9范围内均可制得柴油微乳液;对不同复配乳化剂制得微乳化柴油稳定性验证表明:微乳化剂的组成以AEO-3、TX-4与DO8/1021三种乳化剂复配,复配比为0.6:1.4:8时掺水量达14%,且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阐述了微乳液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磁力搅拌器为分散手段,油酸、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或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为主表面活性剂,在NH3.H2O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各种醇作助剂制备微乳化柴油,并对其增溶水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体系TTAB/油酸/NH3.H2O比DTAB/油酸/NH3.H2O的增溶效果好,且在TTAB、油酸、NH3.H2O的摩尔比为1∶20∶17,复配乳化剂用量为3 g,正丁醇用量为3 mL,以0.15 mol/L的NaBr水溶液代替水相制备的微乳化柴油增溶水量最大、成本最低。所制备的微乳化柴油粒径在50~60 nm之间,稳定时间在190 d以上,黏度、密度、腐蚀性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绘制了复合表面活性剂(D0821/Tx-4/AEO-3)/正戊醇/柴油/水体系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正戊醇质量分数时的一系列拟三元相图。结果表明,正戊醇质量分数及温度对拟三元相图及水最大增溶量有很大影响,醇量太大或太小形成的微乳区面积均较小;温度升高,微乳区面积及水最大增溶量也大大减少;随着正戊醇质量分数的增大,每一个温度下的微乳区及其最大增溶水量都逐渐向AEO-3/正戊醇/油角漂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微乳柴油的组成,确定了柴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对微乳柴油的最大溶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油酸:氨水比例为1:1.8、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所占体积的5%、聚合氯化铝用量为0.7%时,其溶水量为最大,制得微乳柴油稳定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其粘度符合燃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油水法并结合超声分散法,在30℃下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二乙基二乙醇胺为主剂,以甲醇和乙醇作为助剂,采用甲醚和乙醚作为溶剂,制备出最大增溶水量为26.16%的柴油微乳液,对柴油微乳液进行了运动粘度、稳定性、腐蚀性、密度、静置燃烧等理化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柴油微乳液具有较低的运动粘度,比0#柴油具有更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室温稳定时间为205~424 d;各样品的腐蚀度均为1A级,不会对内燃机造成腐蚀。该柴油微乳液成本较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胡福田  于新 《广东化工》2007,34(9):5-8,43
以某有机酸与碱液反应作为主表面活性剂,副表面活性剂、中长碳链醇作助剂,制备了甲醇—柴油微乳化液,并对其临界分层温度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碱液、副表面活性剂、醇对临界分层温度有显著影响,正丁醇是各种助剂中最好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能发生协同作用,达到最佳效果。从理论上分析了碱液和醇类在微乳液形成中的作用机理,主表面活性剂与副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10<'#>,0<'#>柴油微乳液的组成,确定了柴油、水、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采用超声波处理为分散手段制备了微乳化柴油;并将-10<'#>柴油制备的微乳液与0<'#>柴油制备的微乳液作了对比;对制得的微乳化柴油的十六烷值、闪点、密度、黏度、粒径、凝点、热值、胶质质量浓度等理化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对比;同时...  相似文献   

12.
微乳柴油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由柴油、水及乳化剂组成的微乳柴油进行了电导率、粘度、粒径、稳定性及腐蚀性、密度和凝点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柴油体系为牛顿型流体;温度升高,体系粘度降低;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增大,粘度也逐渐增大;粘度的变化同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粒径均在100nm左右;腐蚀性、密度和凝点均符合国家标准;室温时稳定期在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m2)、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NaHSO3等多种因素对CTAB(SDBS)/正戊醇/石油醚/水体系溶水量的影响,首次探明了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形成的较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对于CFAB微乳液体系,m2在0.6~2.5能形成微乳状液,而对于SDBS微乳液体系,m2仅在0.3~1.5能形成微乳状液;加入适量单体AA、AM和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NaHSO3可以提高溶水量。  相似文献   

14.
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乳液的制备、结构、特点和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概括,并着重介绍了油包水型微乳液技术制备涂料用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纳米微粒对涂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涂料中的具体应用。最后简要地指出了纳米微粒在涂料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以多组分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正丁醇-矿物油-水体系一系列拟三元相图,并用电导率法确定了微乳液结构。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例不同对拟三元相图影响很大,随着Span80-PEG400比例逐渐增加,微乳区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液晶区的面积逐渐减小,直到消失,相转变途径由非连续(液晶)向双连续过渡。随着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降低,有大面积的乳液区出现,电导率的变化与相变化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A novel technique to prepare ultramicro spherical silica particles containing vinyl groups on their surfaces is presented. This pro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sol-gel technique and the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 technique in which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of TEOS [Si(OEt)4] and MPS (trimethoxysilylpropylmethacrylate) take place. Spherical silica particles with a size range from 20 to 70 nm were obtained and the surface concentrations of the double bonds per nm2 were from 4 to 7.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在微乳液体系中的酶促反应。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溶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对微乳液中酶促反应的影响及酶在反胶束中的增溶位置。庚烷、辛烷、壬烷是较好的溶剂 ,酶分子可增溶于反胶束中的水池 ,或吸附于油—水界面层极性头微乳液膜附近。描述了微乳液中水含量和缓冲溶液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酶活力与水含量一般呈钟形曲线 ,与 pH可呈钟形或S形曲线。  相似文献   

18.
Polar oil additives are able to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solubilization in surfactant-oil-water microemulsions through the so-called lipophilic linker effect. Long-chain alcohols (above C8) and their low ethoxylation derivatives were found to produce such an improvement.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lipophilic linker performance and to compare lipophilic linker candidates in different oil-surfactant systems. The best lipophilic linker was found to have a hydrophobe chain length as an average between that of the surfactant tail and the n-alkane oil. The experimental data agree with that obtained by using a simple model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