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行混凝土首次灌注量的数学模型分析目前各个钻孔灌注桩施工单位在计算混凝土首次灌注量时均采用以下数学模型: V=πr~2×(V_w÷V_c)×H_w+πR~2×H_c (1)式中V——混凝土首次灌注量,m~3; r——导管半径,m; R——钻管半径,m; V_w——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泥浆容重,t/m~3; V_c——混凝土容重,t/m~3; H_w——孔口泥浆面距孔内混凝土面高度,m; H_c——孔内混凝土面距孔底高度.m。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钻孔灌注桩因首批混凝土灌注量不足而导致水或泥浆进入导管,影响灌注桩的质量,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公式计算的首批混凝土灌注量应乘以扩孔系数。  相似文献   

3.
汤浩波 《四川建材》2010,36(3):154-155
用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物是通过导管下口,进入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作为隔水层)下面,顶托着首批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浆或水上升。为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应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坚持连续作业,使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以前的时间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王树生 《四川建材》2011,37(3):112-113
用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物是通过导管下口,进入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作为隔水层)下面,顶托着首批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浆或水上升。为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应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坚持连续作业,使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以前的时间内完成。  相似文献   

5.
高卫国 《施工技术》2001,30(9):21-21
灌注桩在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时常遇到混凝土导管堵管事故 ,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就有可能使灌注作业中断 ,致使产生桩身缺陷 ,甚至产生断桩的严重质量事故。所谓堵管 ,是指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 ,混凝土在导管内出不去 ,轻者可加大料斗 ,增加混凝土方量进行冲堵 ,或上下串动导管或用钢管、硬棒振捣疏通后继续灌注 ,重者则需提出导管进行清理 ,重新下入导管 ,进行“二次剪球” ,再继续灌注。然而 ,由于提出导管后 ,混凝土浆面与桩孔内泥浆因无导管隔离而掺和在一起 ,因此 ,提出导管清理及重新下入导管进行“二次剪球”孔内接桩 ,在技…  相似文献   

6.
在灌注桩(连续墙)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槽)或以导管法在水中浇筑混凝土时,应进行以下两项计算。一、开导管首批混凝土用量计算水中灌注混凝土开导管时,漏斗和贮料斗内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混凝土,以保证能完全排除导管内的水或泥浆,并使导管出口埋于至少0.8m深的流态混凝土中。开导管首批混凝土用量按下式  相似文献   

7.
刘珂  薄向国 《山西建筑》2005,31(10):62-63
介绍了桩基工程采用活门法灌注首批混凝土成桩的方法,进行了灌注前的技术准备和灌注过程的研究,达到了有效排净孔底沉渣和导管内的泥浆效果,解决了其他灌注方法造成的卡塞、堵管等引起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1)导管已经拔出井孔。间隔时间较短。混凝土还未初凝。导管还能插入混凝土中。 处理方法如下:仔细测量井孔内断桩处混凝土面的深度,计算导管长度及充满导管所需的混凝土体积数,将导管检查拼接合格后下入井中。将球栓置于漏斗颈口处,球下设一层塑料布或若干水泥袋纸垫层,用细钢丝引出,连接于钻机副吊钩或其他提升设备上,当达到混凝土初存量后(即灌注混凝土的第一盘料数量),迅速将球向上拔出,这种方法称为拔球法。混凝土压着塑料布垫层与水隔绝的状态,排出导管内的泥浆而至口底,球栓多用混凝土或木料制成,球径直径可大于导管直径1.5~2.5cm。当储料斗中的混凝土表面达到制作的标志位置时,即混凝土已到达导管底口位置,导管中的泥浆已被排到口底,此时应迅速将储料斗和导管一起下放,使导管底口插入井孔内断桩处混凝土面以下50cm,储料斗内的剩余混凝土继续下灌。  相似文献   

9.
高彬彬  张涛  盘倩 《重庆建筑》2015,(11):38-40
该文以阆中市嘉陵江四桥主塔群桩冲孔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为例,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混凝土灌注施工相关的泥浆指标与沉渣厚度检测、导管拼装下放、水下混凝土制备和灌注过程控制等环节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中的施工控制要点进行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深厚海域回填区域,超深大直径旋挖钻孔灌注桩面临成孔难度大、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风险高的难点.水下混凝土灌注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质量、料斗容量、导管直径、导管埋置深度、孔底沉渣、泥浆比重、灌注标高等多方面因素.依托工程实践,就超深大直径旋挖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索及总结,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施...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建筑技术》1990,17(6):37-39,28
在各种地下基础工程施工中,灌注水下(或泥浆液下)混凝土常用的方法是直升导管法。它是将分段钢导管按浇注深度连接,送入地下成孔内,经地面向管内注入混凝土,随浇注面的渐渐上升逐步提升并及时拆除钢导管,直至全部混凝土浇灌完毕。整个灌注施工中,导管及其接头应始终密封良好,接头连接可靠,并能迅速拆卸,否则会因管内漏浆,或不能按时拆除导管而使管内的混凝土滞留、堵塞而降低浇注质量,影响进度和质量。所以,导管和导管接头的连接质量,是影响混凝土水下施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国内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的施工通常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其原理是在一定的落差压力作用下,将混凝土拌和物通过密封连接的钢管(或强度较高的硬质非金属管)入口,进入到初期灌注的混凝土下面,顶托着初期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浆或水上升,形成连续密实的混凝土桩身。导管法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为使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必须要从施工设备、混凝土配制、灌注等加以控制,以提高水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的受力状况及上浮机理进行分析,发现灌注混凝土产生的上返推举力、操作不当、混凝土品质差以及地层条件不利等是导致钢筋笼上浮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钢筋笼上浮技术措施,包括采用钢性压杆固定钢筋笼、规范制作和安装钢筋笼、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及灌注规程、合理控制钢筋笼和导管的共同埋深、混凝土上返速度、导管提升速度以及泥浆密度等,该方法在武汉市某典型钻孔灌注桩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康永兴 《山西建筑》2007,33(29):226-227
从施工准备及护筒埋设、护壁泥浆、钻孔、清孔、钢筋笼安装、导管安放、灌注混凝土、养生各施工环节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以推广钻孔灌注桩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导管法灌桩时,待第一车混凝土灌注正常后,接着连续灌注混凝土,不得中途停顿。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层上升的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上端导管。  相似文献   

16.
建筑技术开发文摘钻孔灌注桩“抬举法”清渣工艺初探根据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观察,当钻孔深度小于3m时,由于钻头的旋转孔口里的泥浆也跟着旋转,这时较大的岩渣也随着旋转的泥浆排出孔口。当钻孔深度超过3m,孔口的泥浆旋转就停止了,泥浆只是在钻杆附近成束状流出孔口...  相似文献   

17.
陶若文  梁羽 《建筑施工》1998,20(1):38-40
在钻孔灌孔桩施工时,特别是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发生导管堵塞事故,轻则耽误时间和人力,重则造成桩身夹泥、夹砂而形成断桩,甚至造成导管埋置。本文试从混凝土的和易性、粒径与级配、泥浆比重、导管及隔水塞等方面对灌注桩施工中堵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是采用钻机钻孔,在钻孔的同时排除孔内泥土,并用泥浆护壁,待清除孔底泥土后,再由导管灌注混凝土。在钻孔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坍孔、卡钻、掉钻、缩孔、偏斜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1钻孔中坍孔1.1预防措施1)护筒底部宜穿过淤泥层或砂层  相似文献   

19.
钻孔灌注桩,其钻孔和灌注混凝土大多在泥浆中完成。以循环泥浆来冷却、润滑钻具,保护孔壁,排出泥碴,密实混凝土等,因此,泥浆质量直接影响成孔和混凝土灌注质量。笔者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对泥浆比重控制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徐珂  闰德孝 《住宅科技》1991,(12):24-26
钻孔灌注桩是先用钻机成孔,后以导管在泥浆中灌注混凝土而成。桩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成孔和水下混凝土的质量。随着施工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和检测工具的广泛应用,成孔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和得到有效地保证;而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却有不少施工单位重视不够,由此而产生的断桩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本文结合某工地抽芯检查情况,着重对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