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枣庄城市复杂多水源供水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北方地区缺水城市-枣庄,在水库,地下水源地,处理回用水,外地区调水等复杂水资源系统下的优化供水模型,针对多水源,多用户的特点,从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考虑,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寻求资源开发最佳组合,以充分利用水资源,获取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在多水源复杂系统下的多目标模型,以解决多水源供水系统优化问题.方法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协调度,结合效益系数及费用系数计算作为约束,借以完善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利用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完成了对凌源市近期规划水平年(2015年)及远期划水平年(2020年)的协调优化配置.结论协调度概念的引入使得协调优化配置兼顾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得出的水资源调配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双层多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层多目标规划研究了基于水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将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各用水者分别作为上、下层决策者,建立了水资源管理机构以水资源总效益最大和水质污染最小为目标、各用水者以取水效益最大为目标的双层多目标规划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最后用一个简单的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漳河水库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运用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利用水资源系统的熵值与水资源利用潜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益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熵变原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成果合理性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来用水随机模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风险分析方法,并对漳河水库灌区水资源配置模型效果进行了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配置中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可知,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最大.针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必须解决的环境价值估算问题,阐述了环境资源价值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提出了区域主要环境资源识别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环境价值量评估的污染后果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某市1999年大气和水环境资料,对该区的环境价值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通过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多目标遗传-蚁群算法(MOGACHA)对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并将所配置模型及求解方法应用于优化中牟县水资源配置.结果表明,配置模型及其参数、约束条件的处理是可行的.从配置结果来看,2015年和2020年在不同的保证率(50%、75%、95%)下各需水部门的需水要求均能被满足,系统协调度也都大于0.8,从而有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竞争问题,实现水资源质与量的高效统一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动态水权的基本特点、水市场参与者利益组成,运用博弈理论建立水市场参与者效益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实现了模型优化求解,探讨动态因素影响下水市场参与者及区域的效益最优问题.经实例验证,枯水期靖边县、米脂县成为用水户,榆阳区、横山县、绥德县为转让户,转让户产生最大效益为12.3万元,而用水户及时弥补了自身用水的不足,产生效益为10.1万元,区域总的效益达到22.4万元.该模型能实现动态因素影响下的转让户、用水户及其区域内社会总效益的最大化,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引黄水、地下水、有效降雨等水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建立了灌区缺水量最小和作物产量最大的人民胜利渠灌区多水源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引力搜索算法求解模型,得出了不同水平年多水源在灌区不同用水部门及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优化调配方案.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理,针对水资源持续利用特点,建立了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公平、优先、高效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设置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目标,研究了反映这些目标的各个参数的确定思路,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和多目标决策原理对模型进行求解。经广西桂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模型实证分析,该模型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云南文山州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文山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最大经济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以文山州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对象,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先保证文山州生活、生态用水,并对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用水进行约束的条件下,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普遍存在缺水现象,其中以农...  相似文献   

11.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system played a key role for integrat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systems properly considering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design constraints.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enterprise resource,the web CAPP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Case based reasoning and multi agent system were integrated in the system.The multi agent mecha- nism was discussed in the paper.And an instance of case base was introduced.They made the system run independently and contin- uously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of process plann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2.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system played a key role for integrat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systems properly considering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design constraint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enterprise resource, the web CAPP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Case based reasoning and multi agent system were integrated in the system. The multi agent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And an instance of case base was introduced. They made the system run independently and continuously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of process plann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3.
研究炮兵系统多传感器多目标定位和跟踪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炮兵系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的总体结构,在闭环和聚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融合算法,并给出了状态估计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证明了在稀疏目标环境下,这种算法对于多静态目标定位和多运动目标跟踪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方法可直接用于炮兵C3I系统.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多目标供水水资源优化分配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引黄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采用总体供水净效益及粮食总产量最大两个目标涵数,将灌区大系统分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建立多目标供水水资源优化分配数学模型来进行的,提出了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方法及适用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多目标供水水资源优化分配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粒子群的城市供水配置模型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城市供水水量分配合理性欠缺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的供水配置模型优化算法. 该算法以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中水4种水源类型作为供水源,以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4个行业作为用水行业,并考虑供水源的开发成本,建立供水配置模型. 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佳的水量配置方案. 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为今后的供水水量分配调度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多粒度光网络中引入了一种资源预置策略,通过预置多粒度光网络中不同粒度的带宽资源,可以增加光网络的直达路由,优化选路和转接的性能,重建网络的拓扑结构.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资源预置策略可以显著地降低控制平面的连接建立时间.  相似文献   

17.
给出输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在具有负荷控制与管理措施的输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中考虑了多个目标(因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出采用递推算法多变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各站年径流的生成,同时考虑径流的年、月特征,进行模糊最优聚类分析,据此生成各月径流量,从而建立了模糊随机生成模型.该模型既反映了各站之间的时空关系,又反映了月径流生成中径流总量与其年内分配之间的关系,比较符合径流的真实特征  相似文献   

19.

考虑地理位置分布的制造资源配置优化

梁策远1, 贺利军2, 朱光宇1

(1.福州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福州 350116;

2武汉理工大学 物流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0)

创新点说明:

1) 建立了云制造环境下跨地理位置制造资源配置的模型,包括初选和优选两个阶段。

2) 优选阶段采用了基于模糊集关联熵的PSO算法解决高维多目标优化,此方法要好于NSGA-II和基于随机权重的PSO算法。

3) 考虑了配置过程中制造资源正常和出错两种情况,突显了该方法所具有的实时性,动态性和容错性。

研究目的:

建立云制造中跨地理位置资源配置模型,优化配置方案,实现配置的实时性,并能在资源出现异常情况时做出动态响应,提高容错率。

结果:

在制造资源正常和出错的情况下,基于模糊集关联熵的PSO算法均能正常得出配置优化结果,适应度值()分别达到了0.745和0.718(此数值越大表示越接近理想解),要好于NSGA-II和基于随机权重的PSO算法所得到的结果。

结论:

建立的资源配置模型是合理的,能有效的应对制造资源出错的情形。基于模糊集关联熵的PSO算法可以有效的得出优化结果。

关键词:云制造; 资源优化配置; 模糊关联熵; 高维目标优化; 供应链

  相似文献   

20.
Cement produ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great capacity, long-time delay, multi variables, difficult measurement and multi disturbances.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multi agent, the multi agent control system of cement production is built, which includes integrated optimal control and diagnosis control. The distributed and multiple level structure of multi agent system for the cement control is studied. The optimal agent is in the distributed state, which aims at the partial process of the cement production, and forms the optimal layer. The diagnosis agent located on the diagnosis layer is the diagnosis unit which aims a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ement production, and the central management unit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cooperation is realized by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optimal agents and diagnosis agent.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optimal agent and the diagnosis agent are designed. The detailed functions of the optimal agent and the diagnosis agent are analyzed.At last the realization methods of the agents are give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 agent control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multi agent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off-line control of one cement plant with capacity of 5000 t/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yield of the clinker increases 9.3% and the coal consumption decreases 7.5 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