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对于异构数据集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此提出了基于XML和JMS的数据交换模型。首先发送方把数据封装成约定格式的XML文件,利用JMS消息机制通知接收方获取文件,然后发送方解析XML文件,保存相应数据。在此详细介绍了数据交换过程与XML数据交换规范,同时提出了用于高效率大数据量交换的企业级的数据交换平台。JMS异步通信的机制具有异步性、可靠性、健壮性,并结合Web Service技术传输数据,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异构应用系统间的数据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了SAP的系统作为主干平台,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企业都存在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首先,很多企业在使用SAP的系统前,已经使用过其它的信息平台,旧平台中的数据不能简单地废除;其次,大型企业的下属各单位可能采用的并非SAP的系统;再次,一个大型企业往往有多个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则需要进行数据交流。所以,对于使用SAP平台的企业来讲,大量的集成工作是难免的。本文将以实例,来介绍利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SAP PORTAL与异构系统集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整合异构数据源是电力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为了能够在企业各系统间实现异构数据的挖掘、分析、交互和共享,提出了一个电力企业异构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了企业内部异构数据接入格式、数据存储以及相关服务接口标准化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实现了各异构平台数据的共享与交互,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实时数据在流程行业的应用和企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实时数据的集成和深度开发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当前工业自动化实时数据集成的一些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探讨构造实时数据集成平台RT-DI,其中包括体系结构、实时数据集成策略、平台构建、桌面工具等环节的实现方法与解决策略,解决了实时数据的应用问题。目前,RTDI已应用在石油行业的生产一线,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烟草行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打叶复烤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各系统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为优化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提出了信息系统的集成。通过MES系统与基础数据平台的集成,建立一套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复烤企业信息的规范化及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信息化手段实现的多样性,往往企业开发建设的各种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不统一,平台架构差异性大,信息系统或是应用软件的使用方式不尽相同,因此造成统一管理困难,数据集成困难。  相似文献   

7.
“企业信息化商务集成平台”综合集成了营销型企业网站建设技术、CTI语音客户服务中心系统技术、SEO优化技术和营销平台立体嵌入技术,四大技术互为支撑,互为呼应,方便了企业内信息传递,并成为企业通过互联网扩大品牌影响力并直接承揽订单的有效渠道。文章详细对该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信企业的业务发展,其运营网络、业务系统及支撑系统等生产了大量的日志数据,这些数据蕴含了大量有用信息,传统日志处理方式限制了企业对海量日志文件的处理、分析及应用.针对电信企业特定应用平台产生的大量日志文件,实践了Hadoop平台的MapReduce编程模型,该平台以HDFS作为底层文件系统,以Hbase作为可扩展的数据存储系统,更大幅度地提高了对日志数据分析的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电力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政海 《信息技术》2008,32(3):79-82
从电力企业信息集成的主要目标出发,简述了信息集成的基本策略,提出了信息集成平台总体框架以及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的多层体系结构,介绍了信息集成平台应具备的数据交换、数据集成、企业门户三个方面主要功能,并落实到浙江省电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
同创集团在继续抓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服务业,全面进军国民经济信息化领域,相继推出中小企业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这个系列方案以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包括有信息的集成、技术的集成、组织人事劳资的集成、运行环境的集成和功能的集成等5个系统,其特点是5个集成相互依赖,功能全面。解决方案的优越性是:1以企业信息化为主线,提供整体集成框架,在相关信息化领域提供基于有关网络技术的应用集成框架系统,如针对不同的制造业和工程设计业以同创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为应用集成框架,从而实现中小企业各类应用系统在异构、跨…  相似文献   

11.
杨秀谦 《通讯世界》2013,(19):22-23
企业EAI数据集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企业底层的各个数据交换平台之间的数据源、应用系统以及异构系统彼此联合又互相贯穿,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数据交换以及资源共享。该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企业的业务流程更加顺畅,在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率的提高。本文主要对企业EAI数据集成技术的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入剖析打叶复烤企业质量追溯体系应用现状,针对性提出基于数据集成的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目标。通过借鉴卷烟工业企业基于MES的数据集成经验,设计复烤企业数据集成平台。在打通数据信息链的基础上,深入梳理打叶复烤企业原烟入库、分级挑选、打叶复烤、预压打包、成品入库、片烟发运等整个生产过程业务环节点,研究确定质量追溯单元及追溯信息,建立质量追溯逻辑模型。通过质量追溯应用场景分析,并依托反向质量追溯实例,证实基于MES数据集成的质量追溯系统在复烤企业深入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严慧芳 《电子世界》2012,(3):129-132
创建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传统的网络资源相比,开放式教学平台注重交互性,资源的统一管理。本文从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以在高校中的应用实例详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的架构、功能及与高校现有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与整合。  相似文献   

14.
针对嘉兴市停车难、车位难找、部分停车场利用率低,行业信息化支撑低、停车设施资源分散、停车数据资源孤立等问题,搭建了智慧停车平台。平台对停车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了停车物联感知汇聚接入平台、停车全域监管平台三大子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平台对政府侧、车主侧、停车运营企业侧在停车设施发现、调度与规划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各地区智慧停车平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电信快报》2003,(6):42-42
1电信行业数据应用分析对于电信行业而言,数据的存储和备份已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电信行业的数据环境比较典型,其特点为:(1)应用类型多样性:例如Web、E-mail、综合营帐、短信计费和CDMA计费等主营业务,以及VOD点播等其它方面的应用;(2)数据类型多样化:在电信行业的数据应用中包括数据库文件、文本文件和各种格式的图形、表格、多媒体等文件,文件的大小也存在较大悬殊;(3)系统平台多样性:在电信行业中,使用UNIX和NT等多种不同平台的现象普遍存在;(4)存储结构多样性:由于电信行业网络的发展和延续,不同时期的不同应用导致多种存储…  相似文献   

16.
医院为了加快信息化步伐,借助数据中心的优势功能构建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各区域医疗数据系统之间的有效转换,提升了数据资源利用率。文章首先阐述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基于统一系统标准、优化闭环管理流程、提升医院数据利用率等方面的建设需求,继而对信息集成平台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设计的集成平台具有的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在共享信息和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并有效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以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信息孤岛是指相互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各系统相互独立和各自封闭,因此被称为信息孤岛.每个信息系统都有独立的信息中心、数据库、操作系统,由于无法进行顺畅的信息交流,严重阻碍了人们获取信息,制约了信息化建设.解决企业信息孤岛问题,成为提高信息资源应用水平的关键.要总体规划信息资源,建立标准化平台,通过集成平台实现系统应用的集成.  相似文献   

19.
《UPS应用》2009,(10):8-10
数据中心是对企业的业务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场所,可促进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推动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并且越来越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对计算应用的需求也迫在眉睫。而云计算是目前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则是挑战。从初步兴起到现在已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框架体系,在云计算的发展过程当中,始终吸引着相关业界关注的目光。本文简述了目前企业云平台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本文中选择VMware云计算平台作为其基础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数据存储、集成和外部数据共享功能。经过论证和试运行后发现可以为公司节省大量的投资支出和系统维护费用,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企业处理业务数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