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宁  朱育帆 《中国园林》2024,40(5):34-39
唐代王维辋川别业诗、画、园兼备,是现代园林史 研究者公认的最重要的唐代造园案例之一。以往研究多集中在 辋川诗文、绘画与二十景现地方面。由于考古数据的缺失,很 少有涉及辋川别业山水空间层面的研究。对于园林研究来说, “空间”层面的研究是无法回避一部分,以当今辋川地理山水 空间为基础,利用古文献、地理信息数据和20世纪60年代卫 星图等资料,分析王维至今一千多年以来辋川别业所在地—— 辋谷可能发生的山、水变迁内容,最后大致推测出王维时期的 “辋川别业”山水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诗、书、画、音乐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其五言律诗后人尊称为“五言宗匠”;因精通音律,官拜大乐丞,掌管宫廷乐队;又“工草隶,尤画山水”推为文人画鼻祖;平生笃信佛理,终身事佛,世称“诗佛”;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及南宗水墨画的代表人物,画坛上有《山水论》、《山水诀》两本著作流传后世。王维生活在一个佛教气氛浓郁的家庭环境中,父亲在他早年去世,母亲一生笃志信佛。王维事母极孝,特意建造了辋川别业,作为母亲奉佛修行的隐居之所,而一直侍奉到去世。由于王维的意识形态里糅和进佛家参禅顿悟的佛寂思想,所以,山庄的意境也是,萧瑟、静寂、冷洁。其静寂、澹泊、闲逸的哲学思想始终贯穿于辋川景致中。  相似文献   

3.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邀友游园时的感发。诗人面前的风景是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此亭面水而建,凭栏可观湖光山色,因有此景,激发了诗人与知音对饮的情怀。 这里园林本身是“景”,而诗人的感发是情。“景”已不再指风景之景,它是诱发游人联想,从而生情的载体;成为感染观者,引人入化的境,是如境之景。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也可诱发观者的联想,成为如境之景。情由景发,景亦溶情,赋景于意,感染他人。日本禅宗的“造境启悟” 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著名枯山水就是禅宗精神下的园林作…  相似文献   

4.
“画”与“园”的关系一直是园林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在明代中后期得到理论的确立和盛行。吴门画派画家作为明代苏州文坛上的生力军,他们不但是园林的使用、享用、绘画、描述、参与者,还是发扬文人园林文化的主导人群。通过对他们作品中的“画”与苏州文人园林的“园”内在逻辑的研究,挖掘明代文人园林的意境追求、园居理想、结构布局及格调追求,总结“画”与“园”在艺术追求与手法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邬东璠  陈阳 《中国园林》2007,23(11):89-92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文人的雅居之所,造园家通过对"景"的营造来追求"画意",景是画,画亦成景。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主要归纳为"实景"与"虚景"2大类。"实景"是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截取出自然景物中能够成画的部分,如对景、框景、夹景、借景、漏景等,均是将天然图画框选出来的技法"。虚景"是利用光影、透视等视觉效果所营造的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景象,如寄啸山庄片石山房的"水中月""镜中花";紫禁城倦勤斋的"墙里园"(通景画);以及大量利用水面倒影成景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园林常被叫作“园池”,甚至还有“林泉”、“山水”等别称,可见池泉水景与园林的联系十分密切,是造园不可欠缺的构成要素。苏州地区河港纵横,湖泊星罗,用水之便得天独厚,因此凿池引泉一直是造园的一大特色。在经历了长期的造园实践之后,明清苏州园林的理水技艺已臻完善,无论大小园林都能以水取景、纵水生晖,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一、水面布局 水原无固有形态,其性至柔,需借助岸线而成景。自然界的地质运动分割出了江河湖海、池沼溪泉等形貌各异、变幻多端的水体、水系。而园林水景则是人们依据千百年来利用和改造…  相似文献   

7.
马军 《园林》1999,(5):18-19
水体是园林中重要的构景要素之一,素与山景并称为山水。“水因山而转,山因水而活”,有山有水才能构成完整的中国园林。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由此可以说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园林中的水可以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类:  相似文献   

8.
何雅莉 《安徽建筑》2013,(4):25+106
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的境界在实际景物之中。文人园林造园的手法是写实和写意相结合,诗词和绘画的艺术手法影响了园林的形成,园林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互相启导,互相发展。中国文人园林将文化理念和艺术思想融入每一个景观要素中,将景与情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视觉经验是园林创作的基础之一,文人在园林绘画创作中从多重角度对园林的观照,是文人山水审美的综合呈现,也是产生园林空间和意境的起点。文章基于明代吴门画派领袖文徵明的园林绘画作品中呈现的文人视角,应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针对《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中的作品进行了园林空间分析、视觉经验总结及景点路径复原,并生成了明代拙政园全景式画卷,试图追溯东方古典山水艺术的视觉思维与园林境域观望的一致性[1]。  相似文献   

10.
退思园造园理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里退思园紧扣"退思补过"的立意,因境成景。针对退思园"景以境出"的传统布局原则进行研究。结合史料、实地调研与测绘,通过对其相地到布局、立意到成象的分析,挖掘其景面文心的中国园林本质。以期加深对传统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理解,为现代园林设计中文化意境的表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尤其是国画山水与古典园林犹如一对孪生姐妹,虽然二者表现形式不同,但其表现对象、创作手法、创作思路等均一脉相承。中国古典园林为中国画创作提供素材,中国画又对古典造园在位置经营与空间布局产生深远影响。无论中国画还是古典园林都要追求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远近得宜、藏露互补、动静皆宜等,用画论中的构图手法来组织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要素,构成如画的景观,表达如诗的意境。本文从中国画的构图法和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点出发,探寻中国画布局与古典园林位置经营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颐和园写秋轩的选址对于造园来说并不理想,但是我们的前辈们却能在这里创作出极富诗意的园林栖居,并被孟兆祯先生誉为典范。本文尝试结合历史文献、实地调研与测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分析其园林内部与外部空间环境、成景与得景等多方面因素,总结其"景面文心"的园林内涵,并深入剖析写秋轩假山的设计推理过程与其成功的原因。以期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山地园林造园艺术,并为现代山地园林的设计与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1)
《辋川集》为王维山水诗杰作,创造了一种“辋川模式”。《辋川集》在诗歌创作上注重绘景、造境和美感的经营,追寻着蕴蓄在山水自然中的禅机与哲理。王维喜用“空”字入诗,描绘空景,有空阒的自然景致和空妙的人造景观;辋川山水,营造空境,感觉有空中之音、相中之色和光中之影;辋川山水,洋溢着空灵之美,呈现着宁静澄明的物态和纯净自然的质感。  相似文献   

14.
王玏  魏雷  赵鸣 《华中建筑》2012,(5):105-107
中国古典园林的完成多与画家有关,许多园林理论也与画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以王维的画论《山水诀》为研究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其画理,结合辋川别业这一园林实例,探讨了《山水诀》中的相关绘画布局理论与园林布局美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山水诀》中的园林美学观点。希望通过对传统画理与园林美学的研究,在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园林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匾额楹联对园景“点题”,是诗文与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使园林景象能够“寓情于景”,随处皆可“即景生情”。正如《红楼梦》所说:“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北海作为皇家园林的典范,其集锦式园林建筑与相匹配的匾额楹联,集山水、建筑、诗词书画于一体,将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的意境,体现了中国建筑特有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人和设计者大多是文人和画家,他们对美的审视和情趣直接对园林意境的创造造成影响,园林借鉴于山水画的刨作方法,以园入画,因画成景。中国古典园林处处充斥着对中国山水画的再现表现,形成了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然而中西方园林空间构成的差异一直处于人文理念与自然的角逐中,反映出了各自人文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人写意山水派园林的传统创作方法,一般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这种创作过程。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高度结合,在我国遗存的古典园林中,以文人写意山水派园林表现得最为典型。江苏许多遗存文人园林,都属于这种类型。中国古代造园大师们,在创作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创造出一个“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相似文献   

18.
《规划师》1996,(4)
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创作历史表明,园林景观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理水”和“掇山”.俗称之“挖湖堆山”.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圣人的话,意蕴着山的品行,水的灵气,水的活力.园林山水景观中,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转,山水相映,风光无限.在悠悠数千年的中国造园史上,先人为我们留下极其丰富的经典范例,为我们今天研究园林山水景观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源泉.本文试就我国园林中水景,主要侧重于湖岛景观艺术阐述己见.“理水”,主要内容包括园林中湖、岛、堤、岸等诸方面景观的创作.“水是园林的生命,水是园林的灵魂.”上述提法,从某种意义上反映水在园林景观的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一文中写到:“……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四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芬 《华中建筑》2004,22(1):120-124,131
中国古典园林以建筑为基础,将建筑、山水和花木鬲度触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新内涵,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曹竣 《建筑知识》2013,(10):140-140
苏州古典园林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身后的积淀之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取向孕育出的产物。苏州的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苏州的风景式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曾对周边汉文化圈内的国家产生持续而深渊的影响。其中,“对景”是苏州园林构景手法中的核心,本文将重点利用实例来分析“对景”的一些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