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邯郸市多元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耐污性强的水生植物构建了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邯郸市多元污水进行了长期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常年对污水都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系统对BOD、TN、TP去除率分别在25~65%、27~84%、30~80%之间。潜流人工湿地子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稳定性明显好于表层流人工湿地系统。系统的净化效果受气温、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基质的共同影响,其中气温是影响系统净化效果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机理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工程实践——深圳石岩一期垂直流人工湿地,介绍了湿地的结构、组成、各部分功能、工艺特点、净化机理和脱氮除磷过程,根据石岩一期的运行情况,对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净化效果、去除率、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蚯蚓作为分解者在生态环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将蚯蚓引入人工湿地,可以延长人工湿地的食物链,增加人工湿地食物网的丰富度,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蚯蚓可作为一个有效生物指标适时监控人工湿地的运行状况;蚯蚓能改变人工湿地中物质的循环途径,使污染物质脱离人工湿地系统而进入其他的循环系统,以降低人工湿地的污染负荷.优化的蚯蚓人工湿地依靠基质、植物、蚯蚓和微生物联合作用实现污水的高效净化,并能解决人工湿地存在堵塞、退化等问题,提高人工湿地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系统对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技术主要在于对床体深度、填料和运行方式的设计.首先简明归纳了床体深度、填料和运行方式的设计对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概况;然后,对目前取得较好净化效果的工程实例与试验研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思路、运行方式和工艺参数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占地指标比较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理论公式、试验研究成果、工程实例分析,探讨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占地指标范围。提出港口、高速公路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可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建议处理系统的占地指标7.0-10.0m2/(m3.d)。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氧气条件特别是植物根区氧气状况是影响人工湿地净化效率和设计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存在3个问题,主要包括人工湿地植物根区的氧气来源与其假说仍存有不确定性、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水中获得氧气是植物根系所需O2的一个重要来源特性、其特性是否是植物界对古气候大气氧环境剧烈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进化,上述3个问题的核心都与植物根系是否具有释放O2功能或根区O2来源有关。文章基于相关资料的分析,综述了植物根系是否具有放氧功能、人工湿地根区O2来源动力假说、O2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O2与湿地水的流动性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阐明了植物根系氧气来源、大气含氧量变化的生物适应性进化等问题,为人工湿地技术改进和植物界进化原理提供理论参考,展望了植物根区氧气来源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组合型生态浮床中水生植物单元(空心菜)、水生动物单元(滤食性贝类三角帆蚌)、微生物强化单元(人工介质)进行组合配置,分析不同生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单元对TN、TP、CODM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48.5%、46.7%、49.9%,均高于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单元,人工介质富集的微生物是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主体,而水生动物单元对Chl-a的去除贡献率达到了79.1%,表明水生动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途径主要为三角帆蚌对藻类等颗粒性有机物的滤食。通过三角帆蚌的滤食及排氨作用促进了颗粒有机物的可溶化和无机化,为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上微生物增殖以及植物的吸收提供了有利的基质条件,从而促进了浮床的污染物净化效能。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是人为设计建造用于处理污水的工程设施,存在着系统水力负荷偏小、占地面积大、系统供氧不足、氮磷的去除效率偏低、易堵塞等弱点。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CRI)是污水土地处理法中的一种类型,系统基本的处理机理是有控制地将污水投放于特定渗滤介质的表面,使其在向下渗透的过程中达到净化污水的过程。实验研究了将CRI作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前置处理单元改善人工湿地易堵塞的问题,并对改善原因作了分析,得出利用人工快速滤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组合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堵塞状况,同时较一般未设预处理设施的人工湿地可以较长时间运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汉江水电站库区水质,考察了跌水式人工湿地应用于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季溢流污染的治理情况,以维护附近生态环境平衡.通过与普通湿地的比较,发现3级跌水式湿地对COD、氨氮、总氮及总磷的去除率均高于普通湿地,分别高13.1%、7.9%、6.1%和6.0%.跌水型湿地具有较好的溶解氧梯度,而普通湿地末端容易形成厌氧环境.Biolog微平板试验的结果表明,跌水型湿地中的微生物对糖类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及脂类、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的利用程度更高.PCR-DGGE分子图谱技术分析表明,跌水型湿地的微生物种群普遍比普通湿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丰富,且特有的功能微生物与污染物去除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不同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中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经分析表明:第2个单元潜流湿地中菖蒲对TP及浊度的净化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了60%和70%;第4、第5单元美人蕉和芦苇对于NO3--N的去除率达到12.2%和11.9%;第5单元芦苇对TN的净化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15%;而5个单元对于CODmn的净化效率相当,第2单元对各指标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另外,该潜流人工湿地对滏阳河水总体净化效果较好,TP、TN、NO3--N、CODmn、以及浊度的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01 mg/L、3.1 mg/L、3.5 mg/L、2.7 mg/L和0.085度。按照GB3838-2002,出水水质除TN低于Ⅴ类水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到Ⅱ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移民安置带来新的水环境污染,根据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建设的施工期与运行期的规模与污水的生物性质不同分类研究污水处理方案.施工期中将生活与生产废水分开处理.运行期中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主要分为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和集中处理模式,处理方案以因地制宜,操作简单和接管优先为原则.将移民安置点按人口进行分类,人口规模≤200人为小型移民安置区,200人〈人口规模≤1000人为中大型移民安置区,〉1000人为特大型移民安置区.参考了澳大利亚的"非尔脱"技术、韩国的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美国的高藻类塘系统技术和国内的化粪池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制定了适合小型移民安置区的三格化粪池+自然稳定塘技术、适合中大型移民安置区的三格化粪池+厌氧池+人工湿地、适合特大型移民安置区的三格化粪池+沉淀池+人工湿地等三个典型复合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兼顾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安置区污水排放标准,保护移民安置区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使这一技术能够在中原地区推广应用,文章根据目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主要特点和工作机理以及中原地区的环境特点,阐述了该处理方法在中原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4种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其抗性研究是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的关键所在。对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生理生化指标与污水停留时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人工湿地植物耐污水胁迫能力的强弱,可为人工湿地植物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研究了污水胁迫不同时间(2d、4d、6d)对芦苇、香蒲、芦竹和美人蕉4种山东地区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及相关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污水胁迫天数的增加,芦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污水胁迫时间呈正相关、香蒲呈负相关,芦竹和美人蕉的叶绿素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植物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均呈负性相关;MDA的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均呈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处理能力为4.5 m3/d的3级阶梯型人工复合生态床生活污水处理中试装置,运用质量平衡的分析方法对稳态运行阶段系统内污染物迁移转化途径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87.14%,其中通过微生物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去除比例分别为68.45%和18.69%;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0.21%,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同化和植物吸收三者的去除率分别为53.64%、5.39%和1.18%;系统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59.36%,基质吸附、微生物同化和植物吸收三者的去除率分别为43.55%、12.26%和3.55%。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基质吸附是磷去除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潜流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的效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湿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方法,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废水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可以将系统设计成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天然湿地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潜能的工程系统,当废水缓慢流过系统时,BOD,TSS,NT,P及病原菌得以大部分去除,同时,通过沉淀和吸收可去除金属,主要污染物去除机理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转化,吸收,沉淀,挥发,以及化学转化等。  相似文献   

16.
滏阳河污染控制及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滏阳河的污染现状,提出一套以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生态河道相结合的滏阳河污染协同控制、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体系.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与污水处理厂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滏阳河外源污染源的顶端控制,最大限度的消减由点源和面源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物积累;利用生态浮床和生态护岸技术构建滏阳河生态河道,进一步削减滏阳河中内源污染物,加速滏阳河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恢复,最终实现河流水质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7.
新型生物膜耦合人工湿地处理尾矿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的矿山废水生态处理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利用新型天然生物质植物中空纤维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和人工湿地相耦合的工艺对某尾矿废水处理进行了小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OD、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57%、90.13%、35.25%和55.15%。  相似文献   

18.
间歇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分析了间歇流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指标为:化学需氧量300mg/L~500mg/L,氨氮40mg/L~60mg/L,总磷9mg/L~16mg/L,水力停留时间4d,各项指标去除率分别为83%,75%,40%.试验表明,间歇流可以有效利用大气复氧,缓解植物根系放氧不足的矛盾,有助于污染物的去除.床体中填充石灰石,起到了调节pH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