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阳能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对太阳能高效平板集热器与热水型一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及热水型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成的空调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水温度为82-95℃的范围内,太阳能一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但系统效率随热源温度的下降而急剧降低;在热源温度为65-82℃的范围内,太阳能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具有较突出的优越性,系统效率几乎不随热源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太阳能平反集热器有比较好的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2.
董旭  张永贵 《制冷》2012,31(4):6-10
介绍了一种将太阳能相变蓄热技术应用于两级吸收式制冷的新型空调系统,简要分析了该系统的装置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优点.对相变蓄热装置放热过程中放热盘管出水温度随放热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实验测量,并对两级吸收式制冷系统效率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可知,该太阳能空调系统有效解决了以往系统不稳定性和间断性问题;太阳能相变蓄热装置具有体积小、蓄热量大、放热速率大、连续放热温度均匀、便于控制热源加热温度等特点,适合储存太阳能并为吸收式制冷系统提供加热热源.综合考虑系统设备简单,加工要求低的制造特点,所以吸收式制冷以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驱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串联流程的以太阳能与燃气双热源供热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介绍了当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的发展概况。对双热源制冷系统原理进行介绍,简述了制冷机内工质循环流程,并模拟分析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得到高压发生器与低压发生器在不同放气范围时系统制冷系数与双热源的供热分配情况。分析了一天内不同时段制冷系统运行特性在不同太阳辐照度下的变化特点。结果证明太阳能与燃气双热源串联流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方案具有节能高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特点入手,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以下简称DES),采用当量热力系数与一次能耗率,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与电压缩式制冷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模型,将其与家用电空调器进行经济性对比,证明应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是节能与经济的,并预测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广泛应用是我们未来发展DES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特点入手,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以下简称DES),采用当量热力系数与一次能耗率,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与电压缩式制冷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模型,将其与家用电空调器进行经济性对比,证明应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是节能与经济的,并预测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广泛应用是我们未来发展DES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设计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海水淡化联产系统,以大连、深圳、上海3个沿海城市为例,选取一栋别墅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对系统容量匹配和经济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栋别墅,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由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建筑冷负荷确定,大连最小,深圳其次,上海最大;淡水产量与建筑冷负荷呈正比关系;联产系统在上海初投资最高,在深圳运行维护费用最高,在大连投资回收期最长;相比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海水淡化联产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可缩短9.4%。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用水—溴化锂和氨-水作工质的闭路吸收式制冷系统、还对水-溴化锂敞口发生的循环系统作了分析、并与闭路循环系统作了比较。讨论了闭路循环系统中为发生器提供热量的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和高循环倍率对所需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影响。通过采用比较高的循环倍率、制冷系统每天的运行时间可以增加。  相似文献   

8.
使用地热能的吸收式制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收式制冷系统可以利用低品位的热源来制冷,相对于常见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而言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我国是一个地热资源很丰富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我们有必要对以地热为热源的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使用地热资源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9.
导出两种太阳能集热器损失关系情况下,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于最大制冷系数和最大制冷率时的最佳工作温度。实际工作温度应介于两种极限最佳值之间。  相似文献   

10.
王敏 《冷藏技术》2007,(3):57-58
太阳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对坏境没有污染,是一种最有前途的能源。如今,人们正在考虑利用太阳能制冷,因为在夏季太阳能最丰富的时候,也是人们最需要空调制冷的时候。利用太阳能对房间进行温度调节,首先要解决如何用太阳能制冷的问题。目前,用太阳能制冷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吸收式制冷,即利用太阳辐射热能驱动溴化锂水溶液或氨水溶液的吸收式制冷系统:二是利用太阳能加热通过集热器内的低沸点工质,经汽化后通入汽轮机驱动制冷机制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能源需求量增大导致矿物能源供应紧张,同时给环境带来污染,使得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研究重点。对太阳能的开发力度也不断加大,不仅利用太阳能发电,而且制冷。主要是对目前比较成熟的太阳能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原理以及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其应用与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展望了太阳能制冷在未来空调领域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太阳能制冷系统的成本降低,性能的不断改进,为太阳能制冷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太阳能制冷逐渐走向小型化,促进普及推广与商品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博 《制冷》2005,24(2):25-32
简述了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最新研究状况,分析了针对提高性能和适应性而进行的制冷介质、系统结构改进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喷射器与吸收制冷系统组成的多种喷射-吸收混合式制冷系统形式、性能参数和主要特点.分析显示,在不增加系统复杂程度基础上,混合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制冷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利用技术,利用太阳能进行制冷可以有效降低常规制冷方法而带来的巨额能源消耗,并减轻由于燃烧化石能源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太阳能制冷技术研究的热点是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和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太阳能制冷技术进行分类总结,指出其热力学局限性,提出一种太阳能制冷新模式.对光纤小碟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进行介绍,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指出利用光纤小碟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同时驱动气体透平机发电制冷和两级吸收式制冷机,实现太阳能的梯级利用,是获得高效太阳能制冷的新途径.对一个这样的综合系统进行初步理论计算,得到其净COP值为1.4,达到燃油发电制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验装置为对象,应用MCGS组态软件建立了实验装置的工艺流程,建立了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仿真计算模型,应用VB编制了仿真计算程序。通过OLE自动化技术将VB和MCGS连接,把在VB中计算的运转参数和热工性能指标传送给MCGS用户界面,在MCGS工程中实时地显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装置的工作参数和性能指标。在装置实验条件下得到较好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Solar refrigeration options – a state-of-the-art revie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tate-of-the-art review is presented of the different technologies that are available to deliver refrigeration from solar energy. The review covers solar electric, solar thermal and some new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e solar thermal systems include thermo-mechanical, absorption, adsorption and desiccant solutions.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different solutions both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Solar electric and thermo-mechanical systems appear to be more expensive than thermal sorption systems. Absorption and adsorption are comparable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but adsorption chillers are more expensive and bulkier than absorption chillers. The total cost of a single-effect LiBr–water absorption system is estimated to be the lowest.  相似文献   

17.
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流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收式制冷作为最早的人工制冷方法,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在民用和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有60多年。近20余年来,吸收式制冷在理论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在制冷机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得到国内外厂商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随着人类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及能源的高效利用。余热、废热、可再生的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利用使得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采用电驱动蒸气机械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不同,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可利用采用低品位热源的热能直接驱动,运行成本远低于电驱动系统。吸收式系统多采用H2O-LiB r溶液、NH3-H2O溶液等自然工质作为制冷剂,具有环境友好特性,同时具有安全、可无噪音运行、可靠性高等显著优点。但也具有占地面积大、初投资高,冷却负荷高,一次能源效率低(直燃形式)等不足。针对这些特性,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循环设计优化、工质对选择、系统部件热质传递强化、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等。狭义的吸收式循环是指闭式、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的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该类循环按照循环形式分类包括单吸收循环、多吸收循环和复合循环。单吸收循环主要包括基本单效吸收循环、扩散吸收循环、膜吸收循环、热变换器循环、重力驱动的阀切换循环以及自复叠循环;多吸收循环主要包括再吸收循环、多效循环、中间效循环、多级循环、中间级循环以及GAX循环;复合循环主要包括喷射-吸收复合、压缩-吸收复合和膨胀-吸收复合等复合形式。现有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且不局限于太阳能、中低温余热利用、冷热电联产、储能(蓄冷、蓄热),膜交换材料、高温下耐腐蚀材料,塑料热交换器等方面。吸收式循环现有循环结构的提出针对的是一定温度和浓度下循环,面对新的应用场景、新材料以及新吸收工质对,吸收式循环可以提出多种更高效、更宽热源驱动温度范围和溶液浓度范围的新循环。  相似文献   

18.
论述现阶段自然能源在绿色建筑的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其中,吸收式与吸附式制冷技术是可以利用太阳能与地热的主要空调技术,提高系统性能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而风能与生物能,现阶段还不能直接应用于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