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光志  朱辉  龚小翔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4):3367-3369,343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信息检索对网络状态稳定程度要求高,并不适用于P2P网络.目前的P2P数据库系统也存在通信量高,搜索计算量大等缺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层索引网络模型的P2P数据库的关键字搜索策略,采用双层索引模型大大减小网络通信量,同时使得在节点成员关系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也很有效.采用的关键字搜索根据相似度进行匹配,使用局部结果合并以获得更丰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P2P语义搜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语义搜索方法多种多样。首先,制定了一套综述方案,从语义描述方法、覆盖网络结构、查询扩展技术、资源聚类方式以及本体数量等5个角度对现有方法进行综述。然后,选择10种典型语义搜索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总结P2P语义搜索的主要特征。最后,指出下一步研究应探索新的资源组织与搜索机制,并着重关注P2P语义搜索性能评价、查询扩展技术完善、搜索结果排序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对等网络(P2P)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为热点,但是当前P2P网络的结构并不完善。文中介绍了几种P2P模型,并在综合这几种模型优点的基础上,针对P2P网络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分组P2P模型。该模型使用组节点管理对等点的加入和退出,有助于提高对等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对等网络(P2P)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为热点,但是当前P2P网络的结构并不完善.文中介绍了几种P2P模型,并在综合这几种模型优点的基础上,针对P2P网络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分组P2P模型.该模型使用组节点管理对等点的加人和退出,有助于提高对等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P2P网络规模大、动态性高、异构性强.有效的搜索技术一直是P2P系统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无结构P2P网络泛洪搜索机制的盲目性所导致的查询开销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P2P网络搜索方法OA.该方法给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P2P网络搜索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全局共享的节点本体来表示和组织节点知识,以提高检索质量.同时,设计了一个节点聚类算法PCA来改善消息路由.实验结果表明,OA算法比Gnutella算法实现了更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相似文献   

6.
支持语义的P2P搜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P2P系统基于单特征词搜索,且不支持语义,有一定的局限性。向量空间模型VSM技术的应用解决了P2P系统中多特征词搜索的问题;标识符空间的分割,使相似文档在邻近的节点范围内聚集,提高了搜索的速度;语义思想的应用,使P2P系统能够理解搜索请求,有利于检索性能,特别是查全率的提高。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实现了多特征词的搜索;搜索收敛的速度较快;支持语义,检索性能得到了提高;节点达到了较好的负载平衡。  相似文献   

7.
由于语义P2P系统的知识分散部署于各个peer节点上,而每个peer节点都拥有其自身异构的知识模式和本体表示,这就给语义P2P节点间的知识分享带来了困难。对语义P2P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对P2P节点之间的知识分享问题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P2P环境的高度动态特性导致了搜索性能的不稳定.针对节点的兴趣变化对搜索性能的影响,利用节点的自治和系统自组织特性,提出了一种动态自适应搜索机制SAS.基于资源的合理组织以及查询历史统计信息,通过消息转发的智能性,及时反映资源分布以及搜索内容的动态变化,从而迅速定位资源提供节点,提高了搜索的性能和稳定性.实验分析表明,SAS可以自动优化搜索性能,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P2P网络由于其可扩展性、容错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使之成为目前分布式研究的热点.但如何在用户分布广泛、数量巨大、节点行为不可控、计算能力和网络连接不均匀的复杂环境下实现高效的搜索服务是P2P应用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分组和语义相似度的P2P网络资源检索机制SSW,节点文档按语义进行分组,节点的分组之间按语义相似度建立朋友关系,搜索过程利用朋友关系实现搜索请求的转发.仿真结果表明,SSW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刘浩 《计算机工程》2012,38(24):86-89
无结构P2P网络中基于泛洪法的搜索机制会给系统带来极大的网络负载,结构化P2P网络则需要较大的开销来维护其拓扑结构。针对该问题,给出一种具有社会网络特性的P2P分层搜索机制。根据社会网络的基本原理,将语义相似度高的节点分布在同一个虚拟社区,节点在虚拟社区内能动地建立搜索链接。实验结果证明,该搜索机制能有效地提高P2P网络的资源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等网络的拓扑失配会引起不必要的网络流量,不仅加重了物理网络的负担,而且加大了节点间资源搜索的平均时延。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拓扑信息的P2P网络模型CSL。CSL模型是以自治系统之间的物理连接构成Center层,以节点的网络地址构成Super层,由普通节点形成Leaf层的三层模型,并采用相应的算法维护网络的运行。通过实验表明,CSL模型在资源搜索时可以明显降低系统的平均时延。针对拓扑失配问题提出的CSL模型可以很好的工作,特别是节点规模较大时在减轻网络负担和降低资源搜索的平均时延方面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2.
传统网络环境和P2P环境中,客户端向OLAP服务器提交OLAP查询,并从服务器获取查询结果,OLAP服务器的负载将随着客户端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设计了一种基于P2P(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技术的DQDC(Distributed Query Data Cube,多维数据集的分布式查询)算法,实现P2P网络中语义级的多节点Data Cube数据共享,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决策分析性能。  相似文献   

13.
论文针对结构化P2P网络overlay层面路由计算导致网络层面路由性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定向机制的路由优化算法。它通过重定向机制使节点逐渐收集同一子网内的节点信息,并将同一子网内的节点作为邻居,从而显著降低平均查询路径长度,而不加重网络负担。该方案能够极大地提高结构化P2P网络路由性能,从另一个角度解决overlay层面与网络层面的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资源搜索算法效率不高、搜索过程中产生的冗余消息数过大而造成的网络带宽消耗及网络拥塞等状况,提出一种基于路由搜索机制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邻节点之间的关系,生成邻节点的转发路由表.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抑制了网络中冗余搜索消息数量,减小了网络带宽的消耗,有效避开了搭便车节点,从而提高了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5.
马慧  胡子义 《计算机工程》2011,37(10):96-98
研究现有的非结构化对等(P2P)网络,结合IPv6以及人类社会资源查找方法,提出一种三层混合P2P覆盖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具有相同IPv6网络前缀的节点组成一个域,域内节点根据属性相似性划分为若干个兴趣组,组内节点管理功能由智能节点完成,域内路由节点负责跨域路由消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提高资源查找效率,缩短查找时延,减少消息路由跳数。  相似文献   

16.
P2P网络和P2P相关技术一直是计算机网络研究的一大热点。P2P网络具有大规模、高动态性的特点,这使得在真实环境中实际运行、测试一个它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昂贵的开销。而P2P模拟器具有的优势能为P2P网络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研究者们只需要将精力集中于想要关注的性能,丽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编写实验工具。文中深入研究了PeerSim模拟平台上模拟P2P环境的构建方法,并在其上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负载平衡算法。最后,通过实验来说明PeerSim模拟器的使用方法,展示了PeerSim组件化的构造思想和灵活的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17.
非结构化P2P网络拓扑结构的改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结构化的P2P网络由于方便的全局部署和支持模糊匹配,而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非结构化的P2P网络采用了洪泛的广播方式,因而导致网络的缩放性比较差,该文则在研究非结构化P2P网络拓扑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采用平衡二叉树作为非结构化P2P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相应的网络节点加入,节点退出,资源搜索等算法,并通过相应的仿真来展示改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对经典的结构化P2P路由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BSNCCC(Based Super Node Cube Connect Cycle)路由算法。该算法节点维护的信息为O(1),查询步长为O(d)(节点个数N=d*2d),在充分考虑节点性能差异性的基础上,将性能好的节点作为路由过程中的主节点。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变化的P2P网络中,BSNCCC路由算法的效率优于Cycloid等算法。  相似文献   

19.
P2P网络是一种基于对等实体的数据交换方式,在数据交换协作过程由于用户的未知性、动态性,使得另一方会面临很大的风险。而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都是基于授权在资源使用之前,应用于相对静态的系统中,对于属性值动态更改的系统不能很好地适用。首先对P2P传统的信誉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影响信誉值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提出了一种比较准确全面的信誉值评估算法。然后从现今研究比较热的UCON模型出发,利用其属性的可变性以及授权的连续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P2P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