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电工程技术》2012,(11):91-91
2012年10月18日,博世力士乐中国武进新厂正式投入运营,为拓展亚太市场再添助力。新工厂资总额近8300万欧元,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拥有近1200名员工,业务涵盖液压、线性传动以及气动元件与系统等领域。其中,位于武进新厂内的博世力士乐研发中心预计将于2013年落成,借此博世力士乐将进一步深化研发本地化战略,更好地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加快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
博世力士乐是德国博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全球工业技术市场的领先供应商,在传动和控制领域声誉卓著,2005年全球销售额近46亿欧元,拥有专业员工28200多名,博世力士乐在传动与控制领域声誉卓著。业务包括机械、液压、气动和电子产品,为全球50多万名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技术支持。帮助客户执行他们创新的、未来导向的系统和机械概念。博世力士乐的业务涉及全球80多个国家,是世界工业、工厂自动化及行走机械应用市场上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3.
博世力士乐于2006年10月31日举行了博世力士乐(北京)液压有限公司BDA新工厂落成开幕典礼暨新闻发布会,此次投资为1.85亿元人民币。这是博世力士乐继今年4月上海金桥工厂建成运营及10月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工厂扩建完成后在中国的又一重大举措。博世力士乐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工厂是博士力士乐目前在华的最大投资项目,分两期建成,总建筑面积为54000m^2。目前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3万m^2,拥有620名员工,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液压技术生产线,主要为行走机械生产企业提供各类行走、回转、卷扬减速机,以及轴向柱塞泵和马达产品等核心部件。  相似文献   

4.
《汽车零部件》2011,(9):88-88
2011年9月8日,博世集团宣布,其位于苏州的新工厂正式开业。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的新工厂将主要服务于博世底盘控制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及相关传感器在内的主要产品的生产。新工厂建筑面积达2.9万m^2。除了作为重要产品的生产中心外,新工厂未来还将成为很多其它产品如转向角速度传感器、安全气囊电控单元和安全气囊传感器的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服务中国市场,全球领先的工业技术供应商博世力士乐位于上海金桥的新工厂于4月26日正式落成。该工厂占地5700m^2,是博世力士乐继在北京和常州外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它将建成为博世力士乐中国的能力中心,担负起大量产品线的贸易业务,也是气动(包括气缸,控制面板,系统及定制阀)和线性技术(包括导轨、丝杠、铝合金结构配件和系统)的人才及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6.
《汽车零部件》2013,(4):103-103
2013年3月20日,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宣布,博世汽车部件(南京)有限公司新工厂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博世汽车售后市场业务部亚太区的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新工厂将为亚太区主机配套售后市场和独立售后市场提供火花塞、制动组件和诊断设备。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工厂总投资达11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86000平方米,目前雇有员工2000多名,计划于2015年达到3500名。  相似文献   

7.
博世力士乐,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企业,德国罗伯特·博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全球传动和控制领域声誉卓著。凭借在传动、控制以及行走机械领域内的丰富经验,博世力士乐为全球80多个国家、50多万家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是世界工业、工厂自动化及行走机械应用市场上的佼佼者。2007年,博世力士乐全球销售额近54亿欧元,拥有超过33000多名专业员工。  相似文献   

8.
博世力士乐,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企业,德国罗伯特·博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全球传动和控制领域声誉卓著.凭借在传动、控制以及行走机械领域内的丰富经验,博世力士乐为全球80多个国家、50多万家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是世界工业、工厂自动化及行走机械应用市场上的佼佼者.2007年,博世力士乐全球销售额近54亿欧元,拥有超过33 000多名专业员工.  相似文献   

9.
《现代零部件》2012,(9):15-15
2012年8月13日,博世电子驱动事业部计划与两轮电动车电动机供应商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博世占有多数股份。该公司将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一系列两轮电动车电动机产品。相关反垄断法的审批正在进行中。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两轮电动车电动机相关产品的企、忆拥有品牌POLTM。2011年,该公司销售业绩已突破百万台,拥有员工约450人。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上半年,中国的汽车产销再创新高,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季度却出现"十连降"。其实,相比于整车,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更为滞后。近一周来,多家外资企业在上海公布的零部件产业投资计划,就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去年博世在华合并销售额达到41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汽车技术业务的增速近两倍于行业平均增速。"德国工业设备制造商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告诉记者,近几年博世在中国的年平均投资额约30亿元。  相似文献   

11.
周同利 《机械工程师》2006,(12):141-141
继今年4月上海金桥工厂建成运营后。全球领先的工业技术供应商博世力士乐近日宣布,其投资1.85亿元人民币新建的北京工厂和投资9500万元人民币扩建的常州新工厂正式落成,将进一步拓展其在中国的业务。  相似文献   

12.
全球领先的传动与控制专家博世力士乐公司自197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不断将先进技术和方案引入中国,并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蓬勃发展的历程。2007年,博世力士乐公司全球销售额近54亿欧元,并在中国大陆创下3.05亿欧元的销售纪录。  相似文献   

13.
《汽车零部件》2013,7(1):33-34
2012年11月28日,博世在安徽芜湖宣布博世汽车多媒体(芜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博世汽车多媒体全球总裁陶玉望(Uwe Thomas)先生。陶玉望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博世汽车多媒体业务单元的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14.
<正>博世宣布,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未来驾舱(上海)技术中心于浦东张江正式落成启用。新的技术中心办公面积达2 500 m2,将成为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继苏州和芜湖技术中心以外在中国的第三大技术中心。博世未来驾舱(上海)技术中心将专注于智能座舱领域内产品的研发,如信息娱乐车载电脑、驾乘人员监测系统、5G-V2X车载互联控制单元等,进一步增强在未来驾舱领域内软件的综合研发能力,并为本地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工程服务。未来智能座舱技术让"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2月,博世集团与位于日本京都的GS汤浅株式会社以及位于东京的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携手成立合资公司Lithium Energy and Power GmbHCo.KG。新公司总部位于斯图加特,致力于开发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从而推动电动车在未来十年内的成功普及。负责研发工作的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说道:"我们希望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将锂离子电池的效率提升一倍,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上实现巨大飞跃。"  相似文献   

16.
《现代制造》2014,(17):32-32
2013财年,博世力士乐实现了订单额3.796的平稳增长,总额达57亿欧元。剔除汇率影响,订单额增长高达63%。同时,公司也买时进行自身调整,以应对市场的持续震荡。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博世力士乐将进一步深化在欧亚非3大洲的战略布局,同时致力于开发满足全球不同市场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5月23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举办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新基地投产庆典。新基地建筑面积8.8万m2,年产能将达100万台,为西门子在华最大的低压高效电动机生产和研发基地。随着西门子在低压高效电动机领域的产品产能、品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基地也会进一步加强西门子全集成驱动系统的市场地位。"西门子在电动机设计、制造方面有近150年的历史。"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吴和  相似文献   

18.
《汽车零部件》2014,(3):85-85
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二期扩产项目新车间自2012年5月份奠基至去年10月,经历一年多的建设,已完成所有设备的调试并全面投入生产。新车间全面投产后.其精锻件产量可达7000万件,其中汽车发电机精锻爪极5000万件,发电机转子500万台,汽车其他精锻件1000万件,产值达到12亿元,全面满足法国法雷奥、德国博世、日本电装、美国雷米、北京佩特来等核心企业的采购需求.为国内先进的汽车发电机生产企业提供优质的零部件产品。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11月28日,博世在安徽芜湖宣布博世汽车多媒体(芜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博世汽车多媒体全球总裁陶玉望(Uwe Thomas)先生。陶玉望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博世汽车多媒体业务单元的今天和明天。《汽车零部件》:能否对博世汽车多媒体(芜湖)有限公司的成立做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罗德 《机械制造》2014,(4):27-27
德国博世集团旗下品牌琢美(Dremel)携其新款电磨机系列Dremel3000藉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之际强势登陆中国市场。琢美品牌于1932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创立,并于1993年加入博世集团,其创始人Dremel先生是全球第一台电磨机的发明者。经历了80余年的交替更迭,琢美始终位居全球电磨机品牌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