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养老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应该将老年人的知觉、心理等情绪因素纳入考虑。本文基于老年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知觉体验特征分析,围绕养老建筑内的居住护理空间环境、色彩标识导向系统、空间材质等方面对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展开研究,探讨并提出满足老年人知觉体验特征的养老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法,帮助老年人有效认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增强老年人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控制与感知能力,进而为我国养老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完善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色彩——人们观察一切事物的视觉要素。随着现代技术发展迅速,色彩已经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工作者的"专利"和"符号",在治愈空间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极高的重视。治愈空间是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主要存在于医院、养老院、精神病院等各类医疗机构中,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为关爱患者的身心,安抚患者的情绪,恢复身心健康做出努力。治愈性室内空间与普通室内空间相比增加了贴近心灵的设计,以便于使用者有更多的活动体验,情绪能够沉淀和发泄。儿童治愈室内空间中的色彩应用非常重要,科学的选择适宜的色彩来契合人们的心理,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或工作人员的焦虑,同时治愈室内空间的色彩运用可以提升空间的形象,增加空间的亲和感。因人的心理和情绪都会受到不同色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舒缓医护人员由于工作压力而产生的心理负担,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可以缓解患者由于病情造成的恐惧心理,密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此次基于对儿童治愈室内空间的研究、对色彩及色彩心理学和搭配的使用的探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对儿童治愈室内空间进行色彩研究。  相似文献   

3.
空间有界,而艺术无界.在当前室内设计中,视觉传达设计常用于处理室内空间设计色彩与材质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视觉上的感受与联想,着眼于人的审美需求与居住体验,为室内空间视觉界面赋予了自然协调的印象美感.在济南中海国际社区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强调人性化与使用感的设计理念,运用视觉传达艺术对空间的视觉界面进行了艺术化布局和处理,赋予了室内空间自由的生命力.其中灰色贯穿始终,边界收放有度,让空间呈现深邃的感官体验.  相似文献   

4.
怎样画人物室内设计中人物是以其室内空间尺度为依据的.包括空间、家具等一系列界定因素的长宽高比例及人们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5.
人与场所交互对话方式是近年来设计者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室内空间作为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场所,传递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建筑室内空间的场所精神,映射出社会环境与生产方式多维度空间行为体验逻辑价值认同的特定意义。文章结合场所精神的行为体验研究,通过对“人”的需求尊重来诠释建筑室内空间场所设计的“内在精神气质”,强化人与环境互动的双向作用生成,实现场所空间营造内在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室内空间的创造需满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与审美的体验,从家居生活到工作学习、从社交到旅游度假,我们所处的空间功能要求各有不同。空间设计中"个性"的表现要从受众群体的特征出发,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提取能够触动空间体验者心灵的艺术符号。本文从空间布局、空间造型、空间色彩来阐述室内设计中的心理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灯具是室内装饰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承担着提供照明与装饰空间的重要任务.在不同的灯具选择下,室内空间的光线色温截然不同,同时对整体空间的氛围营造的视觉效果也各不相同,能够帮助室内装饰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带来不同的情感氛围;显然,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灯具的选择凸显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为室内装饰设计增添了视觉造型符号,也提升了室内空间的空间体验节奏感.  相似文献   

8.
王立防  朱翔 《华中建筑》2020,38(8):37-40
该研究基于参数化设计的基础上,探寻商业展示空间情感体验表达的新形式,利用参数化技术设计出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多感知性的情感体验空间。结合当前参数化在展示空间运用的相关案例,从情感体验三个层次,即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分别进行设计研究。参数化设计的介入,为展示空间带来了新颖的空间造型、趣味性的空间规划和多感知的空间营造,为顾客的情感体验创造了一定条件。以参数化设计理念的多学科逻辑算法系统的构建,为展示空间情感体验的快速定位,个性化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室内空间类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室内空间设计发展到当代,界面设计已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与界面的主从关系的瓦解,给界面设计带来越来越多的独立的发展空间。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出现空间和边界模糊化的设计趋势下 ,室内空间设计中 , 室内界面也呈现出形体弱化的特征。当代室内空间界面已经打破了传统空间界面设计的固有模式 , 它通过各种设计手段直接达到界面的形体弱化。本文从常见的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的形体弱化手法入手,通过对这几种手法的探析 , 总结出室内空间界面设计形体弱化的方法,为室内空间界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综观市面上的家具专卖店,其室内空间设计与摆放的专业性不是很高,部分家具专卖店只是摆放家具,却不注重室内空间的设计原则。恰当且具有情感的室内空间设计会为家具专卖店营造舒适、温暖的空间效果,使消费者更舒适、自然地体验家具与家居氛围,从而帮助商家获得刺激消费的效果。该文分析家具专卖店室内的空间设计原则,为终端店面解决较实际的、体现品牌人文力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浪漫天堂     
碧海、枕着浪花数星星的浪漫。室内空间借鉴马尔代夫室内装饰传统.以实木装饰.既是对马尔代夫本土建筑风格的呼应,更带来亲近自然的体验。清爽的海蓝色点缀在白色为主色调的空间中,与室外碧海蓝天的风景契合,而富有本土特色的现代艺术品则为空间带来了文化的意味。  相似文献   

12.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环境感受一直是国内外风景园林领域的核心问题,但其测量却比较困难。介绍了一种依靠可穿戴生物传感器进行实景环境实时情绪感受评价的新方法。在国际相关实验技术的基础上,依靠实验方法通过心电传感器(EKG/ECG)、脑电传感器(EEG)、皱眉肌肌电传感器(EMG)、皮温传感器(ST)、皮电传感器(SC)和呼吸传感器(resp),记录实时环境行走中的人的情绪体验。数据在matlab里面经降噪、伪迹去除、时频分析、生成采样率为1帧每秒的情绪评价值,再与GPS空间位置做数据融合,生成具有空间属性的情绪评价轨迹。研究发现,结合时空间轨迹的生理情绪数据较好地反映了被试受空间影响的情绪反应,传感器采集的情绪结果与现场试验后访谈中实验者表达的环境体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情绪体验测量技术,将有助于更好地测量并理解环境体验,为未来设计提供诸多可能。  相似文献   

13.
室内环境设计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在欧美考察研究的体验为基础,概述了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代表流派及其作品,并以若干实例介绍了影响空间形式、尺度等有关问题的主要因素及创造有特色的室内空间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周凡 《广东建材》2002,(12):47-48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中有70%-80%左右的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室内空间的舒适与否直接影响心情、左右人的工作情绪,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通过对公共空间、工作空间以及居室空间等不同环境采用合适的装饰,可以从中体现出人们对自我回归及情感需求的迫切愿望,放松  相似文献   

15.
谢曦 《建筑技艺》2021,27(5):85-87
合理的航站楼室内空间尺度可以带给旅客舒适惬意的体验,从使用功能和心理需求、空间尺寸、空间比例三个维度出发,对国内新近建成的部分航站楼出发大厅、旅客候机厅和行李提取厅的空间尺度进行量化分析,提出合理的空间尺度参考值,以及当空间尺度不理想时的优化手法.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性设计理念,是近年来室内设计实践中普遍强调的设计理念.在实际中,该理念不仅满足了设计对室内空间资源利用的现实需求,还尽可能多地创造了自由、舒适的空间使用体验,使设计的资源效果和情感体验得以有效实现.本文结合近年来可持续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情況,在介绍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就该理念在室内设计中展现出的突...  相似文献   

17.
室内空间形态模块化设计是针对建筑空间的形态,依照空间环境,结合建筑物所呈现的结构风格以及使用者的具体需求等进行设计,以实现室内空间设计的科学性并合理有效。为此,在本文中就室内空间形态模块化设计的目的、优势和方法等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室内空间形态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当今社会,低碳、高效的室内空间设计成为新课题。室内空间设计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而空间形态的模块化设计对促进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3)
室内空间是指由建筑构件围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室内空间设计是充分运用物质技术条件与艺术手段创造出的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的内部环境空间。空间的设计要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令使用者身心愉快。很多时候,室内空间会反映建筑的历史文脉、环境风格和地域文化等内涵,并且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室内空间设计已从原有的重视功能性的设计向关注使用者的心灵愉悦的方向发展。人们会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创建符合自身心理追求的理想空间。这时,空间中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动态元素满足了人们对于空间文化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室内空间因用途、地理位置、文化特征不同而产生空间心理差异性,探析其中的空间色彩,空间几何元素、材料特征、空间光线这四个方面,对心理感受而带来的影响。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对事物主观反应的情绪情感,认知以及意志是以发展的形式存在的。开始,变化,消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人在有差异的环境中,时间的差异中,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这就体现在外部环境直  相似文献   

20.
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矛盾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它会让人们以建筑室内空间功能需求与空间形态存在的矛盾问题为基础,分析室内空间存在的矛盾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其规律。本文使用可拓学中的理论为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工具,即在变换为主的的思想体系与基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室内的空间理论,得出空间元和描述室内空间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为解决空间内矛盾问题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