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8)
现代水墨人物画是在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传统水墨人物画和西方绘画相交融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中国画种。它同以"书画同源"为审美追求的写意人物画有着十分微妙的差异。笔墨在现代水墨人物画中不再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与造型、色彩等因素共同建构水墨人物画的演绎平台。文章分析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历程,试图寻求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形式与内容、笔墨语言、视觉图式的拓展之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
水墨人物画造型有别于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无论是在造型原理还是绘画技巧上都有很大出入。由于中西方的绘画背景和社会因素以及作画材料的差异,各自产生了不同的艺术趣味。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分支,既强调形式意味而不脱离形象的具体特征,又注重突出主观性而不排除主观对客观对象的依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7)
中国画极为重视水墨,水墨也是中国画鲜明的特点之一。水与墨相互托衬,韵味十足。墨色并不是单一的颜色,中国画有"墨分五彩"之说,指的是"浓、淡、润、渴、白",一笔下去能产生由深到浅再到无的渐变。该文通过分析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中对水分的控制、用笔的灵活性和画面整体的表现,阐述水墨人物画技法在绘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梳理画中的疏密、明暗对比和体积的表现手法,说明水墨技法的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
方增先是我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之一。浙派人物画的发展、壮大与他的竭力探索、推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方增先的人物画既有对传统文人画笔墨的传承,又有对西方艺术理念技法的融合,中国画花鸟和山水的技法在人物画上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手段。他的水墨人物画笔墨考究、用色鲜亮清新;他的人物画形象质朴、用笔豪放、不慕虚华。他执著追求艺术、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值得后来者潜心学习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3)
陈洪绶绘画以高古奇崛之风著称于世。在其人物画中,芭蕉形象主要在三类题材中出现:1.高士、仕女题材;2.历史人物故事题材;3.佛教及佛教相关题材。本文拟通过对陈洪绶此三类题材的人物画的研究,探析其人物画中的芭蕉意象。  相似文献   

6.
乔杨 《现代装饰》2016,(5):101-102
正中国水墨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以中国传统的道、儒、佛、禅思想为文化积淀发展至今。如今,在平面设计中,水墨艺术中传统技法的色彩浓淡、构图疏密、以及多变的线条等元素,已经被设计师在作品中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1)
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精神性是千百年来一直被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画的核心问题之一。美术之于社会,是一个微缩世界。中国人物画最大的画谱,即在亘古不变的精神性。文章先从中国画的方法论探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精神性,号召水墨人物画家紧跟党、国家和时代的步伐,响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努力创作出反映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作品。文章通过分析美术史与李伯安、袁武、任惠中三位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创作中表现藏族人民精神性的实际案例,探讨水墨人物画创作如何在同一民族的精神性中区别体现。同时,通过黎小强的少数民族水墨人物画创作探讨一位画家如何表现不同民族的精神性。画家首先应该熟悉掌握自己的技法语言,其次要在实际生活中深入表现人物的生存状态,用心体会他们的精神气质,最后根据自身的艺术诉求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
现代水墨人物画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表现现代人及其思想感情,在造型上借鉴西方的部分写实方法是必要的,因此,准确是现代水墨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基本要求。笔墨造型准确主要包括形象准确和神态准确。该文通过分析笔墨的形态、数量和级差变化等组织结构规律,研究写意的笔墨如何与写实的造型结合得更好,如何用变化丰富的笔墨准确表现现代人的形、神和生活状态,让作品既写实又写意,和谐而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水墨人物画相对于山水画和花鸟画而言,是中国画中起步最晚的一个画种,宋代梁楷开启了写意人物画的大门,写意人物画的时代到来。这种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追求是以书法用笔和水墨设色为主要形式,画家们追求的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造型方式。20世纪初,徐悲鸿等老一辈人物画家借五四新文化之际,将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强化中国画的造型,开始试图用中西交融的写实主义造型方式来改造传统水墨人物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
现代水墨人物画的笔墨不拘泥于传统,形象不被自然物象束缚,形式变化多样,具有较强的写意性,有利于意境的表现。能否表现出完美的意境,是一幅水墨人物画成败的关键。首先,创作前对作品整体意境的构思、酝酿很重要,意在笔先是水墨画创作的显著特点;其次,要清晰、准确地表现出作品预设的意境,需要合适、有效的方法;最后,作品的风格与意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笔墨是现代水墨人物画的载体,熟练地驾驭笔墨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准确表现意境的基础;处理好画面中的环境营造和气氛渲染等内容,是表现意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1)
中国传统人物画空间表现特点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思想和中国传统人物画空间表现特点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4)
创作离不开生活,写生是对生活的感悟。写生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加深创作者对于笔墨与形体的理解,从而探索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13.
郭二敏 《建造师》2010,(2):105-106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的精华,对英语习语的语义的理解与诠释是我们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图式是人们认识周围世界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认知层面,是人们初始的认知结构,可以作为人们理解习语的一个语义理据。本文拟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英语中的一些习语。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23)
意象图式是传统中国画在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重要体系,这也让传统中国画具有了与西方写实绘画截然不同的审美。在我国工笔人物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工笔人物画作品造型的意象处理并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表达自身的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笔人物画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我国工笔人物画的概念和特征方面入手进行概述,同时从传统绘画精神的弘扬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两个方面,对我国工笔人物画意象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7)
以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人物画是中国画各画科中最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人物画中的人物造型是画面构架与表现的核心,与其相关的创作离不开对人物造型的设计和把握。因此,对中国人物画意象造型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物画意象造型、创作的发展、创新的方向和方法以及在造型理念、造型特色、创新手段上如何表达时代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唯有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造型特色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手段、表现题材、语言的不断丰富,才能使中国人物画艺术生生不息、不断升华,永远散发着中国气息和时代魅力。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1)
工笔人物画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总体看来,其审美形态特色体现为画面气势大、写实性强、写意倾向突出、题材丰富、重彩人物画崛起、形式语言新颖。面对多变的当代工笔人物画审美形态,艺术工作者应进一步探索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使其平稳、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6)
本论文以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为例,通过两个不同的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尝试从意象图式的新视角赏析宋词,并验证意象图式对古诗词语篇分析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6)
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萌芽和发展之后进入了兴盛阶段,大力推进西方文艺思潮的东涌。这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传统水墨人物画法与西方绘画技巧在不同的方向得到融合,形成了水墨人物画的现代性。文章以分析中国水墨人物画现代性的变革为起点,详细剖析水墨人物画现代性的诸多表现,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现代性变革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陵园是以陵墓为主要纪念对象,兼顾瞻仰、凭吊及游览休息的场所,具有缅怀先人、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景观图式语言的方法,提取构筑物、地形、水、植物、墓道五个陵园景观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借助景观语汇、语法、修辞等分析技术,阐述各类景观要素的特征,揭示要素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归纳出其中蕴含的特定语意,认为广州陵园景观是纪念性精神语言、帝王陵文化语言和岭南文化语言的综合体,是具有深层文化涵意的建成环境。用图式语言解析广州陵园,既能为陵园研究拓展新的视角,又能帮助人们直观、深入地理解陵园文化,是对陵园研究成果的丰富与补充。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2)
文章对水墨戏曲画作品的艺术语言与画面形式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创作水墨戏曲画的技法经验。希望通过对创作规律和技法特点的归纳总结,对创作过程进行分析和反思,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